陈玉梅、邵醉翁、邵逸夫
陈玉梅到香港之后,即告别银幕,安心相夫教子。
邵醉翁的夫人陈玉梅,既是天一的老板娘,又是天一的台柱,曾经主演过不少影片;陈玉梅,原名:费梦敏,15岁时进入邵氏‘笑舞台’训练班,16岁进入天一影片公司,被力捧,1926年,出演处女作《唐伯虎点秋香》,素有‘老板娘’之称。
陈玉梅从影较早,1923年,商务印书馆影片部摄制《松柏缘》一片时,她作为配角首登银幕,但是,未能引起人们注意,1926年,天一公司老板邵醉翁与裘芑香联合执导影片《唐伯虎点秋香》,邵醉翁大胆起用了年仅16岁的新人陈玉梅扮演秋香一角。
影片公映后,反应热烈,一举成名;此时,陈玉梅已是天一公司排在胡蝶、吴素馨之后的一名主要演员。
陈玉梅有个外号:节俭明星,据说她拍戏时,身为老板兼丈夫的邵醉翁舍不得用名贵的布料为她制作戏装,所以,她总是穿一些旧戏装凑合着演。尽管如此,由于她的演技不错,又频频在银幕上露脸,从1930年起,陈玉梅已经成为上海滩屈指可数的大明星,陈玉梅拍的影片,大多数是与当红小生孙敏合演的,这段时间是陈玉梅走红的时期。
此后8年内,主演了《生机》、《挣扎》等30余部电影,被杂志评为电影皇后;1933年,陈玉梅主演《生机》、《挣扎》等片,正是从主演《生机》、《挣扎》等影片后,陈玉梅的作风改变,充满着前进意识,她不再做封建势力压迫下的女性,而是奋斗抗争,做一个表现革命的新女性。
创业之初,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邵氏兄弟下决心买来一部摄影机,1924年,出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该剧原是邵醉翁编导的一部话剧;其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即深受上海市民欢迎;天一公司成立后,第一部影片是《立地成佛》,接下去是《女侠李飞飞》、《忠孝节义》,三部影片都是邵醉翁自己导演,使他赚了不少钱。
由于拍电影能赚钱,一时,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上海一地多达40余家;影片内容大都雷同,很快失去市场。
于是,邵醉翁另辟蹊征,专拍以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为兰本的古装本;如《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珍珠塔》、《孟姜女》等;故事内容观众比较熟悉,因此,很受欢迎,特别是在南洋一带。
1927年,又设法在南洋建立和发展电影机构;后改名天一青年影片公司(1928年下半年复原名);于是,邵醉翁便把发行重点放到南洋,并与南洋制版商开设的青年影片公司合资拍片,把天一改名为天一青年影片公司;拍摄了《刘关张大破黄巾》、《西游记女儿国》等近10部这类影片。
复以天元公司、天生公司名独资拍摄《七侠五义》等;在这期间,邵醉翁还以天元公司、天生公司名义,而独资拍摄了《宏碧缘》、(连续4集)、《滑稽空城计》、《裁缝店》、《狸猫换太子》、《五鼠闹东京》、《七侠五义》等连续集。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决定坚持下去。同时,邵逸夫也意识到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状态定将被淘汰,于是,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邵逸夫从美国回到新加坡后,在他的电影院瑞安上了有声设备。
邵逸夫拍摄了中国最早的有声粤语电影《白金龙》;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有声时代;1932年,他高价请来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
1933年,一部并非在香港拍摄的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登陆港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是香港电影第一次开口说话,更让一大批上海和海外的技术人员和投资者看到了香港这片土地对电影的热情。
香港电影一直到有声片的出现,才真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次繁荣。1933-1945年,第一次繁荣;联华香港分厂一向都是拍默片,虽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人却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片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汤晓丹执导拍成,就是《白金龙》。
有一次,在泰国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天一公司在1933年上市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投入制作成本是一万元,收入达到60万。这部电影,为邵逸夫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轰开了道路,影片成本一万元,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如此反差之下的诱惑,挡不住一拨又一拨的疯狂淘金者;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让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1933年初,天一公司除原有的摄片部外,又增加了代摄部、播音部、机器部、唱片部和印刷部。这一年,天一公司共拍了10部影片,为适应尚未改装的无声电影院放映需要,拍了4部无声片,6部为有声片。其中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挣扎》,深受左翼电影评论界的赞扬,但是,也引起帝国主义分子的不满,被上海租界当局禁止在租界上映。当年,天一公司还为百代公司拍摄了由谭富英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纪录片《四郎探母》。替香港公司拍摄了有声故事片《白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