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张彻、李翰祥
1995年,张爱玲在洛杉矶公寓去世,遗物则交由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电懋的宋淇来找他写剧本,这人兴高采烈地当场应下;结果就在第二天,邵氏的邹文怀也来找他,张彻又心动,无奈已经许了前边那位,只好应道:只在电懋签一年,一年后,返邵氏;他的措辞是返邵氏哎,还真没拿自己当外人;顿时想起来《大刺客》里,王羽跟田丰表忠心,“我虽然没有答应过你什么,可我心里早就许了你了”之类的,感人肺腑。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王羽、张爱玲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上文或下文《王羽》、《张爱玲》。
有人劝他歇手,他不干,可是,李祖永一意孤行,咬紧牙关,也要坚持下去,并还决定进入彩色世纪,准备大量摄制彩色电影打进国际市场,换取外汇;为此,李祖永派出厂长钟启文到美国科达公司学习;谁知,没等到钟启文学成而回国,‘永华’气数已尽,天天债主盈门,度日如年。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柯达公司、李祖永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下文《柯达》、《李祖永》。
1954年8月13日,永华片库失火,损失惨重,10月9日,永华债权人新加坡陆氏集团代表欧德尔登报要求香港政府拍卖片厂,并率律师、会计师进驻清理财务产权,延至1955年3月29日,陆氏财团正式入主,永华改组,名存实亡,李翰祥不欲追随新主,自谋出路。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李翰祥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下文《李翰祥》。
1947年,李祖永创办香港永华影业公司,钟启文任厂长;1948年4月,陆运涛在新加坡成立国际戏院有限公司并设立多家戏院,为了稳定片源,于1951年,在新加坡成立国际影片发行公司,1953年,它的子公司登陆香港,简称:国际;1955年,国际接管了李祖永建立的永华影业公司;1956年,陆运涛把永华和国际合并,改组为:电影懋业公司;1956年,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成立,陆运涛担任董事长,聘任曾在永华担任厂长的钟启文任总经理;由于陆运涛长期在新加坡,香港的业务先后交给欧德尔和钟启文掌管,决策权却还是掌控在陆运涛的手中;1964年,钟启文终于不堪忍受人事纠纷和传闻困扰离开了电懋,淡出娱乐圈。
后来,张彻真入了电懋,眼看着邵氏换了彩色阔荧幕,而自己的公司还停留在黑白标准荧幕,思前情,想往事,他的肠子就这么悔青了。老板钟启文没事儿就诅咒邵氏崩溃,比如“邵氏投资太重,一定会崩溃”之类的,他可能也觉得不太科学。
最重要的是,在剧作上难有作为,这个太影响前途了;张爱玲在洛杉矶公寓去世,遗物则交由电懋的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因为同期为电懋写剧本的人中,还有个叫‘张爱玲’的呀;一年后,电懋约满,张彻返了邵氏。
1956年的张国荣,1954年的成龙;由此看来,1926年的李翰祥,对待1924年的张彻这个新人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朗:鼓励他、打击他、打击他、打击他;但是,他那天走得太急,全然忘记了,张彻还在晚报写影评这件事。
从此,张彻更加笔耕不辍,每天都对李翰祥口诛笔伐、无情抨击,几乎变成一个诗人,产生了不少好句子传颂至今,比如“李翰祥是一代霸才,然而亏在太有算计,好比一个锦衣银甲的霸王,腰间却露出半截算盘”之类的。
这件事也开启了李翰祥的文学生涯,美工出身的他,也开始往那家晚报投稿了;总之,这两人骂来骂去,最后,是邹文怀挺身而出,熄灭战火;嗯,也太难看了,这两位邵氏同事。
周迅与王菲,对于李亚鹏;或张柏芝与王菲,对于谢霆锋。
李丽华与严俊于1956年在香港结婚,两年后,赴美国生产;1956年,与严俊结婚(严俊是周璇前夫严华的侄子),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生了一个女儿。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周璇和严华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下文《周璇》、《严华》。
同辈能压她的,都羁绊在了内地,如上官云珠,而晚辈:夏梦、林黛,论经验、历练都及不上她。于是,青黄不接中,李丽华是当然的一姐。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夏梦、上官云珠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下文《夏梦》、《上官云珠》。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邵氏女明星虽多,但是,基本只能争夺一下排名靠前的月份,封面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肯定是林黛和李丽华的,邵逸夫都为之头疼,每年印年历之前,先请两位吃饭,然后沟通,今年林黛做封面,李丽华是一月份,明年换李丽华做封面,林黛做一月份女郎,可见,这两人当时的人气和市场号召力。
大家还记得上文提到的邵氏的一幕吗:封面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肯定是林黛和李丽华的,邵逸夫都为之头疼。
李丽华和林黛,谭咏麟和张国荣;林黛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亚洲娱乐圈一枝独秀,而获得第四、第五、第八、第九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两次蝉联,是邵氏头牌;林黛凭借《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不了情》四部影片分别在1957年、1958年、1961年和1962年获得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谭咏麟、张国荣的风流韵事,那么,请详见下文《谭咏麟》、《张国荣》。
李丽华也不弱,两届;李丽华当称20世纪50年代的小咪姐,两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65年,李丽华凭借改编自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的电影《故都春梦》中歌女沈凤仙一角,而荣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四年后,她又凭借在悬疑冒险间谍片《扬子江风云》中的精湛演出,而二度获封金马影后。
第3届、第7届是李丽华;第4届、第8届是归亚蕾;第9届、第12届则是卢燕;第13届、第17届是徐枫;1961年,第1届是尤敏,第2届是乐蒂,第5届则是江独青(前夫刘家昌),第6届是凌波,第10届是翁倩玉,第11届是上官灵凤,第14届是陈秋霞(前男友钟镇涛),第15届是恬妞(前夫万梓良),第16届是林凤娇(成龙妻子)。
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卢燕、徐枫、乐蒂、江独青、刘家昌、凌波、上官灵凤、钟镇涛、恬妞、林凤娇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下文《卢燕》、《徐枫》、《乐蒂》、《江独青》、《刘家昌》、《凌波》、《上官灵凤》、《钟镇涛》、《恬妞》、《万梓良》、《林凤娇》。
许多年后,李翰祥仍孜孜不倦地写着,其短章在《东方日报》上连载三年,最终,出版《三十年细说从头》。这人不仅长了一张黑脸,还长了一张黑嘴,什么破人烂事,都敢诉诸笔端,整本书简直可以改名叫做《三十年睚眦必报》了。
1957年,张彻由台湾至港,把文艺片《野火》拍得两袖清风一身绯闻,颓丧之余,便用笔名‘何观’在报上写影评,没想到,反而引起电影公司瞩目。
唯独对张彻,一些事件被选择性地隐匿了,李翰祥甚至一脸慈爱地写道:“我推荐当时仍以‘何观’为笔名的张彻,进入邵氏审阅剧本之后,就研究和筹备拍摄起新式武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