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是高阳公主大婚的日子,驸马是房玄龄的二儿子房俊字遗爱。皇帝之女嫁给宰相之子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桩门当户对妥当得不能再妥当的婚事。
这日,晋阳早早地就醒了不过她却没什么心思去高阳的寝殿凑热闹。除了本身喜欢清静之外,便是觉得高阳日后会和辩机在一起说到底是包办婚姻的不幸,知道这是不幸的让她喜气洋洋地陪笑真是难以做到。
吃完早饭后她便如往常般背书临帖,下午临川公主便来了。原来临川公主是个极细心的人,高阳要出嫁作为姐妹的晋阳迟迟不去看看是要惹人多心的,所以她特地来找晋阳。
这时晋阳正自己和自己下棋,临川来了见着笑道:“你原来在下棋啊,一个人下多没意思,我们去看看高阳吧。”说着便拉起晋阳,又笑道:“今晚我们可要好好打打那房遗爱那才有意思呢。”晋阳听了便不大明白了今天人家房遗爱可是新郎官哪能打呢,但是她也不好多问,也无可拒绝便随着临川一起来到高阳的寝殿。
高阳的寝殿已是十分热闹了,要说皇帝们子女非常多有有一个好处,就是什么喜事稍微那么一聚人数都是可观的,到处都是姐姐妹妹的姑姑嫂子的,不过晋阳却得万分小心人生怕叫错了。
要说这一点她不得不佩服她的祖父李渊了,她祖父的大部分儿女都是在大唐建国之后出生的,甚至不少是在当太上皇的时候有的,其实就是两父子生孩子的时间差不多,以致是没法凭年龄来分辨辈分。
有一次晋阳在路上碰见了个服饰排场应该是公主的小女孩赶着上去叫了声妹妹,结果使得所有人都大笑,那被降了一个辈分的丹阳长公主听了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还有一次是去两仪殿的时候刚好碰上李承乾和汉王李元昌出来,也是上前问两位哥哥好,结果本来一脸阴郁的李承乾顿时大笑不止,还和李元昌说道:“看,不止我一个人不想叫你叔叔吧。”
正在晋阳想着以前的尴尬事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时候,同安大长公主往她手里塞根擀面仗似的棒子,晋阳心里迟疑手上赶忙接过了,再一看公主们的侍女们都拿着呢,心里想着干什么用的由墨香接了过去。
和临川进了内殿,那里杨淑妃正主持替高阳梳头化妆每一个动作都要说些吉祥话儿,只见粉不知涂了多少遍眉不知描了多少回,各种花钗在高阳的头上比来比去,真是很精心。
这时听到巴陵公主跑进来道:“新郎来了,新郎来了。”大家赶忙出去。
晋阳刚出来,一眼便见着被几个年长的公主用擀面杖打得抱头鼠窜喊饶命的房遗爱。而其他所有人都笑得特欢有的还起着哄,丝毫没有上前相帮的意思,看来是一种特殊的风俗了,晋阳看着平素一群正经不过的人如此嬉闹也觉得有趣。
公主们打闹够了之后,襄城公主和巴陵公主端着一杯酒上前慰劳房遗爱,但推来推去房遗爱就是不肯喝,原来酒里放了闹肚子的药,房遗爱自然不肯喝。如此过关斩将,房遗爱来到高阳梳妆的窗前已经气喘吁吁。但是可不能歇气便要朗诵催妆诗,诗应该是早预备好的,夸赞新妇仙子临凡,不须沾染铅华,便美貌无双。朗诵了数遍,高阳总算妆扮停当了,一行人拿着障扇挡着高阳的脸坐步辇去了早准备好的大殿,进了设好的帷帐坐在马鞍之上。
开始举行什么奠雁之礼,由新郎房遗爱那边扔过一只大雁来,这边李恪和李治接住然后用红绸缎紧紧裹住大雁,还用五色丝线将雁嘴缠住,这雁等礼成后仍旧要放生的。
这时候可怜的房遗爱又要开始念却障诗了,可能是被折腾得不浅,他只念了三句,最后一句怎么也接不上,急得冒汗。幸好傧相经验丰富的,替他圆上了,气氛照常热烈。帷帐轻轻拉开,简直如仙子下凡,众人都有些出神,房遗爱也是一下子看呆了,众人啧啧夸赞新郎好福气。房遗爱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憨厚的笑,接过仆从递给他的大雁进了帷帐,半跪着将大雁献给高阳。
房遗爱自是为抱得美人归心花怒放,高阳却已经憋了一肚子的气。她所盼望的是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伟岸丈夫,而不是像房遗爱这般愚钝平庸的纨绔子弟。高阳冷冷扫了一眼房遗爱便不再看丈夫一眼,接过大雁后立马便交给了身后的侍女。
一会高阳被扶起来和房遗爱一起立在阶下李世民在阶上嘱咐道:“戒之敬之,宫室无违命。”而杨淑妃也嘱咐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
高阳和房遗爱跪下叩拜后,便由人扶着上了彩车,李世民一直送女儿到承天门。晋阳陪着李世民看着高阳渐行渐远的彩车各自心情不同,李世民的心情是女儿总算成家了有些欣慰但更多的是空落,而晋阳心里的滋味则是说不上来,感觉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了很是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