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微博时,在上面经常看到各种让人愤愤不平的事情,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被情绪裹胁,没有办法做到就事论事,用我的一句话就是:“很多质疑和回应都不是高质量的质疑或回应,都是用谩骂回应谩骂,用立场回应立场,用情绪战胜情绪,用抱团战胜抱团。”
在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网络环境里,偏偏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训练,就是建立独立思考、理性沟通的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你很难成为一个理性的公民。
其实,我30岁前也算是一个愤青和口水党,现在回头看当年的很多思想和言论,自己也觉得天真可笑。到了30岁我才慢慢有点理性,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会理性思维的艰难。
我一直提倡要独立思考,要尊重客观事实。特别是在网络,不要被情绪裹胁,判断一个网络热点事件应该忠于事实,不是站队抱团攻击谩骂。
比如网上有一条微博转发很高。你不知道的数据,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1970年第82,1976年第84,1980年第94,1990年第105,2008年第106,2010年第127;但中国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1990年第10,1995年第7,2000年第6,2007年第4,2010年第2。把全中国人工资收入加在一起,除上这个国家的GDP,中国是8%,全世界最低!
但是这条微博没有告诉你1978年世界人口42亿,中国人口9.6亿,2013年世界人口70亿,中国人口13.4亿,同期中国GDP增加了90倍。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变少了,GDP在世界上的比例变高了,怎么会人均收入世界排名还下滑了呢?答案很简单,1964年新加坡还没有独立,1991年仅仅是因为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世界上就多了20个国家。虽然微博最后一句可能是事实,但是前面的数据和推导明显具有误导性。
在微博上,很多大V并不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讨论问题,他们更多只是挑拨民众情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与其说他们是公知,不如说他们是利用公知这个身份做商业化推广。时间长了,对这样的公知失望的人也很多,但是这不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而是伪公知而已。如果你们想问我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我可以推荐两个人:一个是顾准,一个是王小波。
大家以后看微博,不要看到风就是雨,冷静想一想,不能总是让情绪控制,一个人要走向理性就得学会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外,大家学会一点宽容的心态,遇事想想魏征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社会就会少很多戾气,不至于任何事情都划分立场派队互掐。
我个人是很害怕这种不宽容的心态,非常不喜欢那种要把不同意见的人打倒说服、搞到发臭,不应该求同存异吗?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我对大家的建议是:
上网看到让人愤怒或着急的事情先别急着表态,请多查证下相关信息的新闻源。
我现在微博转发就谨慎很多,没有可靠新闻源的一般不转发。因为很多都是假的,或者无法证实的,我会先在百度上搜索,看看有无交叉报道,来印证新闻的可靠性。
事实上,自微博繁荣初始我就判断,在中国,微博只会助长非理性沟通,因为微博长于观点交锋,赢在语言犀利,而非提供扎实的证据和论证。
在140字的空间里要想获得关注,挑动情感无疑比理性分析要更见效,所以,从绝大部分人逐名逐利的本性考虑,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博只会对网络发言的非理性繁荣继续提供动力。
如何彻底规避微博的弊端?我个人的应对方法是把微博定义为一个分享渠道,分享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思考,这样总可以为自己沉淀一些好东西,也能帮助到一些人。
也许不久的将来,微博不再是新媒体,那些放弃写长博客,变成段子手的人,会很遗憾地发现,你在微博上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另外如果你看到不明真相的消息时,可以去看看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他们的另一个网站“科学松鼠会”我也很喜欢。我推荐你们经常去看看。
最后推荐一本书给你们看看,法国人勒庞写的《乌合之众》。
实操训练
如何判断一条新闻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