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很多电影和故事喜欢探讨人性成长中非理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的一面。在他们看来,人性本来就包含着极大的善和极大的恶,你成长为怎样的人,是一个和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天性中善良的一面,而对邪恶的一面选择性忽视,甚至是压制,这种被压制的恶却会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冒出来,甚至改变你最初规划的人生。他们把这种叫不确定的、不知来由的恶。
这种说法有道理,假如你喝醉了在夜晚行走,一面是墙,一面是臭水沟,你可能倒在墙角,也可能掉进水沟,第二天早上人们最大可能性发现你在哪里?当然是臭水沟,因为墙会扶住你不让你跌倒,而臭水沟就是等着你失足。
喜欢和怎样的人交往,你就越有可能变成怎样的人。
要想成为一个爱独立思考的人,就得和爱思考的人交往,努力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
哪些人是爱思考的人?如何和这样的人建立有质量的交往?
爱读书的人是不是爱思考的人?爱旅游的人是不是爱思考的人?爱提问的人是不是爱思考的人?
爱思考的人往往爱读书,爱行走,爱交流,但是最重要的标准是: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和好朋友@萧秋水聊天就跟和很多女孩子聊天不一样,她经常会说:“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这样做。”而很多女孩子和我聊天喜欢问:“秋叶老师,你觉得我应该怎样做?”
我会听取很多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在一起会争论,会相互否决。
寻找爱思考的朋友不是希望找一个倾听者,或者找一个附和观点的人,前者最适合神父或爱人,后者最适合有求于你的人。
生活中你不一定能遇到很多爱思考的人,但在网上这样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你并不需要关注所有爱思考的人,我们可以努力识别某些圈子中你想关注的人。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开了博客和微博,把这样的人通过网络和微博上的线索加以综合,最终慢慢识别出来,这些线索是:
1.出过有质量的书。
2.如果看到你喜欢的书,记住作者,看看他是否开了微博,请耐心翻一翻他的关注,往往他关注的人里面有和他一样的人。
3.他们喜欢总结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事分享到微博或博客。
4.他们可以风格各异,但能经常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引发你思考。
5.他们喜欢读书,也经常推荐书给朋友。
6.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即便是很小的细节也能让人感受到快乐。
7.他们说话温和理性,轻易不说过头话,如果错了,肯承认自己的错,但对于自己的思考,没有充分的反驳证据,他们也很坚持。
8.他们发微博和博客都很坚持,其实一个人一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随时记录是一种自然的事情。
如何与这样的人互动呢?
首先,要避免一个认识误区:要学会独立思考不一定要认识这样的牛人,我只是说认识这样的人多了,你成为这样的人概率大一些。
第二,未必要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他们也许很忙。你可以多关注他们,在微博上听到各种不同的思考和声音时,你有可能变得更加理性和温和,慢慢学会思考。
第三,多分析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每天都保持怎样的工作节奏?他们如何克服自身惰性的?他们都爱看什么书?他们都爱讨论什么话题?他们是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他们爱转发粉丝怎样的微博?
只要学会观察,就是在学习他们。
实操训练
通过微博和一个行业名人互动
下面的方法不是要你马上去@名人,求关注、求互粉、求指导,正确的方法是:
1.找到行业几个领先人物,搜索他们的关注,一般同类关注同类,人以群分。
2.有目的性关注同类人群,加入你的微博特定分组。
3.定期定时浏览(不要泡微博!),对有兴趣的话题做高质量的评论加转发,逐步引起名人兴趣。
4.在他们的活跃互动粉丝里面找到有共鸣的人,他们也许早就和大牛互动和认识,如果你的表现值得信赖,也许他们会给你带来推荐的机会。
5.做一件有质量的工作吸引微博名人的关注和转发。
6.争取恰当时机获得各种和名人、牛人合作的机会,建立进一步的线下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