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是独生子,家里成长环境是事事顺意,到了大学,住进集体宿舍才有和别人长期近距离相处的机会。
这样的孩子进入集体生活,还是不能一下子学会为别人思考,往往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还不自知。
在寝室中过集体生活,使得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矛盾容易在狭小空间里被放大。矛盾被激化后,敏感的大学生们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和同学发生口角甚至冲突。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复旦大学博士生投毒杀死同学事件,就是这样的极端案例。
有的同学的确不关心别人的感受,半夜打电话,玩手机不消除按键音,生活垃圾乱扔,袜子长期不洗,乱翻别人的东西,以为关系好就不打招呼拿别人的物品,等等。这会让一些室友难以忍受,直说怕伤面子,好不容易沟通了,没几天就毛病复发,让同学苦不堪言。
坦率地说,我对这样的孩子也没有好办法,他们从小就是单方面享受父母或家人的照顾,根本没有被要求考虑别人。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就听到一句话,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其他的事情就不要操心!
如何对付寝室缺公德又屡劝不改的同学,有两个建议:第一,了解寝室其他人意见,联合劝告,注意沟通方式;第二,告诉老师或班委,搞个主题班会讨论,不点名教育,然后大家一起总结一个寝室公德纪律。
其实,生活和习惯的不兼容还好解决,换个寝室,也许就解决了。但有的同学觉得周边同学每天就是吃喝玩乐,天天谈八卦,一点精神追求都没有,和这样的同学在一起,自己也变得颓废,不思上进,和他们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
爱八卦不意味着你的同学们将来就没前途,也许有些人和你兴趣不同,也许你根本不了解他。每个人看别人,都只是看到一个侧面,即便是自己看自己,也是如此。可以尝试去真正了解他们,看看自己是不是可能过于清高?
年轻时,我也总以为比别人清醒和有深度,但是自己忽视了一个问题,假如你认为别人在某方面不如你时,这往往是一个危险的趋势:你口头希望平等,内心却极度渴望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筹。
觉得自己的颓废堕落是被同学们感染的,是不是一种想通过贬低同学的方式来为自己找借口?我说句重话,真不想颓废的同学早就把时间用于各种能力提升上。在大学,想学习有的是途径,想上进也有的是途径,哪里有时间天天责怪是同学们带坏了自己的学习心情。
假如你真的分在一个同学都不努力的寝室,这对你的学习有影响,但不要因此就放弃努力,更不要因此看不起你的同学。有时间不妨和同学们一起去玩去疯去“堕落”,通过与不同的人交往和沟通,你会更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不以为然的态度。
人际关系处理好,也是将来做好事的必备技能。这其中的差别无非是,有些人和别人相处,缺乏“真诚”,他对别人好,是想利用别人实现自己的目的;他对别人不好,是出于各种势利的考虑。
一个人完全不势利,很难,但是一个人对人对事总是势利,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就不太好。以实用态度对待别人的人,别人对待他,也不过是实用二字。
要努力真诚对人,特别是你的同学。但也要知道有些人难得真诚,有些人时而真诚时而势利,有些人选择对一些人真诚对一些人敷衍,有些人一直保持赤子之心。
既然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就不能只用一种方式和所有的人打交道,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方式和一个人打交道,因为他会摇摆。
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相处,找到适合自己的待人之道,是不能靠回避你不喜欢的人解决的,要靠不断和各种人接触习得。
学会和人打交道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中间你会被误解,被看轻,被欺骗,被伤害。
有的同学问我,我总真心对别人,为什么他们对我都没有同等的回报?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人总是看重自己的付出,忽略别人的付出。也许你抱怨的,你的同学也同样在抱怨呢。直到现在我都是一个特别愿意相信和帮助别人的人,我并非没有为自己的信任付出代价。但是我的经历告诉自己,以我的个性,选择信任他人,尽自己能力去帮助别人,一生的幸福感会提高。
有一个最简单的沟通策略,不要为短期沟通的误解而苦恼。
一个强盗,一个无赖,你愿意和谁打交道?答案是大多人更不愿意和无赖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他坏,而是他每次都耍赖。
最后介绍一本与心理相关的图书,《象与骑象人》。了解和别人相处之道,其实也是了解自己内心的一扇门。
不妨你现在去微信“秋夜青语”回复关键词“朋友”或“三人行”就会各看到一篇答疑,告诉你大叔对同学间人际关系的看法。
实操训练
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即便他自己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擅长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向他们学习,不但可以和别人交朋友,还能吸收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反过来,别人身上的缺点也是你应该努力改进的地方,这样你就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