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9900000028

第28章 察人与待人(5)

此举使余下的几个下属胆战心惊,原来知府大人心里明亮如镜,以前只不过是试验自己罢了。从此小吏们都一改拖拉、懒散之风,积极地工作,没有人敢徇私舞弊。

在况钟的治理下,没过多久,苏州便得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都赞扬况钟是个大清官。

况钟60岁时卒于苏州知府任上,去世之日,郡民罢市,如哭私亲,苏州七县的士绅,俱奔赴哭奠,就连邻近的松、常、嘉、湖的百姓都络绎不绝地前来吊丧。次年春的归柩之日,苏州倾城出送,白衣白帽,两岸夹舟,奠别送出苏州之境,还有奔程路祭的,一路不绝。朝廷也赠他正议大夫资治卿,祀名宦祠,准许城邑建祠以祀,春秋官府致祭。

示人愚拙,见机制敌

况钟为了看清下属们的品质,先用示愚的方法蒙蔽了刁钻的下属,待到时机成熟,一下展现出其睿智的本相,终将一批不良的小吏正法。况钟的做法就如同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在探明了对手的虚实后霍然“亮剑”,一招制敌,干净利落,让怀有不良之心的人为之胆寒。

古代大儒孟子就认为:只有点小聪明,而不知道君子之道,那就足以伤害自身。就是说故意显露一些小聪明,其实是最不明智的,不是早有“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枪头鸟”的训诫么?与孟子同时代的一个叫盆成括的人做了官,孟子却断言他的死期到了。后来盆成括果然被杀了。孟子的学生问孟子如何知道盆成括必死无疑。孟子说: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却不懂得君子的大道。这样,小聪明也就足以伤害他自身了。小聪明不能称为智,充其量只是知道一些小道末技。小道末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

再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的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他们的才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处就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聪明一定会招来灾祸。这样的人是聪明吗?显然不是。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掌握聪明的“度”,懂得过犹不及,在适当的时候会装愚守拙,深藏不露。

明朝思想家吕坤的《呻吟语》中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作用。古今得祸,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人之唯恐精明之至,乃所以为愚也。”也是在说最好的处世方式就是内精明而外深厚。

现在有很多人都认为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精明等等,这其实并非智慧的处世之道。真正聪明而长久的处世之道是用真诚的心对待他人,用正义的心立身处世,能这样做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观史悟道

在陌生环境下,示人以拙的处世方法是很具智慧的,因为如果不懂隐藏,做事时偏要显山露水,显摆自己的聪明和棱角,让对手看得一清二楚,那么就不但不能击败对手,还有可能被对手瞅见空档而击败。

张居正任人唯能重振明朝

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是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字叔大,号太岳,在任期间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政权人事,巩固社会基础,使奄奄一息的大明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可谓一代名臣。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昏庸且不理朝政,至万历时,明朝统治已衰败不堪,张居正能将其由衰败中起死回生,与他能提拔贤才,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他的用人方式,可说既实用而又富有特色。

有人研究后认为:张居正用人能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所谓循吏,是指勤政利民,敢于任事的官员,但行事有时难免偏于严苛,刻薄寡恩,这类干部虽然人缘一般,但勇于开拓、甘当重任,属于中流砥柱型的人才。所谓清流,是指那些遇事不讲变通,一味寻章摘句的雕虫式人物,这些人讲求操守,敢与官场恶人抗抵,这些人往往名声极好,但他们好名而无实,缺乏慷慨任事的大气,可以担任政工类职务。

张居正担任宰相的十年间,大胆起用了戚继光、谭纶、李成梁、王崇右、方逢时等当时在群众中颇有争议的人物,而对于像清官海瑞这样的道德模范却不屑一顾。因为在他看来,治大国如烹小鲜,像海瑞这样的清流不仅难当治国重任,还会把“鱼”给烤糊了。

中国人大都知道《海瑞罢官》这部戏,大都知道海瑞抬着棺材给嘉靖皇帝上书的事。在那时,海瑞就已经成了一个清官形象的代言人。嘉靖皇帝看了海瑞的万言书后,非常震怒。不过他没有处死海瑞,但也不放过他,就关在大牢里不闻不问。嘉靖皇帝死了以后,是徐玠把海瑞从监狱里放了出来。

海瑞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物。鉴于海瑞的名声,徐玠决定予以重用,他让海瑞到江南,当了应天府的巡抚,管南京周围几个最富的州府。海瑞在那两年期间,“当地的赋税减了三分之二,大户人家都跑了,没有了税源。”他自己非常清廉,八抬大轿也不坐,骑驴子上班。因为他是一把手,既然他骑驴子,那二把手能坐轿吗?因此都想办法调走。富人都很怕他,穷人和富人打官司,不管谁有理,肯定是富人输。但海瑞对行政管理的确缺乏经验。工作搞不上去,海瑞气得骂“满天下都是妇人”,后愤而辞职。

张居正当了首辅之后,让每一个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向朝廷推荐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写信推荐海瑞。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博就这个问题还专门找了张居正,希望他起用海瑞。但张居正就是不用他。为什么呢?他觉得海瑞是一个很好的人,道德、自律都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的标准是让朝廷放心,让苍生有福。海瑞做官有原则,但没器量;有操守,但缺乏灵活,因此有政德而无政绩。张居正不用他,还有一层原因:海瑞清名很高,如果起用,就得给他很高的职位,比他过去的职位还高,这才叫重用;如果比过去的职位还低,那就证明张居正不尊重人才。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给他更高的职位,他依然坚持他的那一套做法,岂不又要贻误一方?张居正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不用海瑞。

张居正用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张居正在还是副宰相的时候,就向当时当宰相的高拱多次举荐殷正茂出任两广巡抚,但受到了高拱的抵制,理由是殷正茂和张居正是同学。当时主持两广工作的是高拱的学生李延。这个李延贪鄙成性,中饱私囊,弄得人心大乱。张居正认为殷正茂处事果断,大有方略,乃栋梁之才,故不顾同学之嫌,极力举荐。最后终因李延案发,高拱丢车保帅,撤李换殷。殷正茂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重振两广地区。

有个叫张佳胤的人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也是有名的能臣,是宰相高拱任用的人才,并且两人关系相当密切,而高拱却常常和张居正作对,张佳胤也常跟着起哄。高拱离任后,张佳胤怕遭到张居正的报复,办事有些消极,张居正接连去过两次信劝慰,他才打消疑虑,认真为国家办事。

张居正敢于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起用人才,起用人才时,他主张“论其才,考其素”,对才能和品德进行全面考察。同时,他又注意到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被他选中的各级干部都在改革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万历四年十月,明神宗审览了关于山东昌邑县官孙凤鸣贪赃枉法的报告后,问张居正:孙凤鸣科举出身,为何这样放肆呢?张居正说:孙凤鸣正是凭借他出身的资历,才敢这样放肆;以后用人,当视其才,不必问其资历。明神宗表示赞同。

经过张居正十年的苦心经营,大明王朝终于重新振兴,史称“万历新政”。

用人之道:辨才而任,各尽其能

如果你要创业,或者是位组织管理者,那么你就要知道有了人才还不能说万事大吉,关键还要看如何识才和用才。就像下棋的高手过招,就是看各自的棋子是否放在最有用的位置上,用人也是。

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是两条对立的用人路线。历史上各个朝代,用贤还是用亲,时有侧重,完全视帝王是明还是昏而定。在历史上,明君必任人唯贤,而昏君必任人唯亲。

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同父亲李渊举兵起事后,好多有才能的人纷纷向他投靠。李世民都能认清他们的才能和长处,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上各尽职守。

在收伏了瓦岗寨起义军之后,李世民也得到了不少的武将,那么如何用好他们呢?他在心里非常清楚,要想把这伙因占山为王而自由惯了的人才打造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就得让他们各司其职,就得让他们能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义务。为此,他还制订一系列文臣武将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他们所应该做到的事情,让他们各司其职,人尽其才,这样这些人便都得到了很好的任用!

唐太宗在贞观初年曾对臣下说:“以天下之广,岂能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为了能广选天下贤能之士,唐太宗不计亲疏、门第,广开才路。他还对臣下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计,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同类推荐
  • 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本书共为五个部分,讲解了如何消除你的忧虑、如何改变忧虑的习惯、如何培养快乐的心情、如何获得快乐的生活、如何减少疲劳保持活力。
  •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妙笔生花,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青少年们,赶快来阅读此书吧,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成功。
  •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讲述了一路青春,一路迷茫;一路高歌,一路追梦。当偶尔迷失方向时,有人将纵横的道路当作迷宫,与上天玩起了智力游戏;当偶尔经受苦难时,有人将万般的困阻当作礼物,以解道路上的沉闷无聊;当偶尔体力不支时,有人将梦想与纯真当作食物,尽享汗水与荷尔蒙的盛宴……也许,我们都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即使受伤,也要面带微笑;即使迷茫,也要勇敢上路!
  • 关于幸运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幸运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关于幸运的格言》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了幸运是什么,幸运不是上天给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本书以名人的口说出了关于幸运的真谛,道出了幸与不幸有时只是由于自己某一瞬间的决定造成的。
  •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妥协,是一种谈判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僵局,从而促使双方谈判成功。《学会妥协懂得进取》针对谈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在运用妥协策略时,如何最有效、最切合实际地去解决问题。进取,工作中最令人激动的力量,即“全力以赴”,它是推动企业进步的真正动力源泉。进取,是奋斗的目标,是指引命运之舟的灯塔:是积极的心态,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巨大的潜能,是自动自发的动力源泉;是开拓的精神,是积极人生理念;是综合的素质,是成功人士必备的要件。
热门推荐
  • 迷雾少年——沙罗著

    迷雾少年——沙罗著

    痛苦,我不想要痛苦!那些记忆,我都不要了!——落穗,时间:2009年。这样完美的生活,没有痛苦,没有伤害,但是你觉得它们好吗?它们真实吗?——迷雾少年,时间不详。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公司能够帮人弄走不开心的记忆吗?落穗丢掉了让她落泪的过去,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新的生活。生命里有新的惊喜,新的让她开心的人。直到那个树林里迷雾少年的出现,质问她:这就是你要的生活吗?离开这里,你还可以离开!不要像我一样永久地留驻!迷雾少年到底是谁?落穗以为噩梦已经苏醒,谁知梦才刚刚开始——心痛和感动的迷雾之梦。
  • 女王寻夫记

    女王寻夫记

    梦是疲劳所幻想,还是前世未完成的心愿,今世以梦呈现。她经常梦到同一个梦,梦中的她为了一个人,甘愿用九世的生命换取他来世的生辰,换取来世和他相续,和他相爱,与他一同回到故土。梦醒,为了寻求答案的她,离开了师父,来到凡尘之间,寻找那个令她梦回千转的梦中人。她是否能找到他,他是否还愿意为她抚琴,愿意为她创曲,愿意守护她,珍惜她。
  • 与魔齐舞

    与魔齐舞

    一位被禁锢的魔王想要回到五百年前,苦苦寻找轮回戒指的历程。一位回到十五年前的青年,想要找回失去的世界以及没有完成的梦想。…………一个有钱人未必是魔法师,一位魔法师却必定是个有钱人。想要成为伟大的魔法师,好吧!那就请你先成为一个伟大的有钱人再说吧!
  • 神医司徒灿

    神医司徒灿

    话说在宋朝年间有一非常有名的大夫叫张公,因为经过他治疗的人没有不痊愈的,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大病小病,所以被百姓称作《医圣》张公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有名大夫,他自幼和父亲学习医道,他们家的医术是祖传下来的!张公有两个徒弟,大徒弟叫李秉硕,是张公亲戚家的孩子,二徒弟叫司徒灿,是张公年轻时出外行医时所救下来的弃婴,自幼和张公学习医术,如今以23年了!张公还有一女,对医术毫无兴趣,一直对司徒灿有所倾心。
  • 致初中三年

    致初中三年

    青春时期的一群小伙伴们,心里的相法个个不同,但是相同的一点都是有颗浪荡不羁的心。一群女生的闺言蜜语,一群男生的游戏世界,互不相合却连接到了一起。
  • 王牌杀手在校园

    王牌杀手在校园

    一代杀手回校园,定将校园搅个天翻地覆。无名的王者,校园里面各种花,校园外面各种美女,全都来贴身。男儿两行泪,一行为苍生,一行为美人。
  • 上古世纪之战龙

    上古世纪之战龙

    罪恶深渊的灵魂在恐惧中颤抖吧。大陆的文明将迎来崭新的一篇。坠落在深渊的救世主醒醒吧,让一切都开始燃烧,沸腾。陆,海,空,谁主沉浮,若是英雄,一起执手走天下。
  • 异世杀神系统

    异世杀神系统

    一代宅神穿越苍穹大陆,却奇获系统。杀怪升级,终成杀神。茫茫宇宙,谁主沉浮?而我便那主宰,谁又奈我何!若不屈我,我便要杀天,杀地,杀苍生!若天不公,我便杀尽这天!若地不依,我便戮尽这地!若这天下苍生不服,我便杀到让你服!我本纯情少年郎,奈何,却要断了那七情六欲。世界倾情,红尘不断。却只不过是一缕斩不断的丝罢了!杀尽苍天,我便功成杀神,任你天道地道,却不如我这般造化…………
  • 我当蛊师那些年

    我当蛊师那些年

    晋中地区有个名叫“乱水村”的偏远山村,我跟着女友回家见丈母娘被骗到了这里。这个村子里只有女人,处处透着怪异,可惜那时贪图美色的我没能及时逃出去,被迫踏上了一条诡事连连的惊悚之旅。
  • 六道共主

    六道共主

    轮回盘碎裂,六道失衡,为弥补过错,他踏上了灵魂自赎的征程。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随着散落到各处的轮回盘碎片陆续被寻回,一个惊天阴谋也随之浮出了水面,露出了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