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够从别人的一句话里听出8亿元的商机,而且是隔着几张桌子的几个不相干之人的一句话?别人不能,但潘石屹能。1992年,潘石屹还在海南万通集团任财务部经理。万通集团由冯仑、王功权等人于1991年在海南创立。万通成立的头两年,通过在海南炒楼赚了不少钱。1992年,随着海南楼市泡沫的破灭,冯仑等人决定将万通移师北京,便派潘石屹打前锋。
潘石屹奉冯仑的将令,带着5万元差旅费来到了北京。这天,潘石屹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听旁边吃饭的人说北京市给了怀柔四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没人愿意做。潘石屹一听就知道这指标可以为他赚来很多钱,他就不动声色地跟怀柔县体改办主任边吃边聊:“我们来做一个指标行不行?”体改办主任说:“好哇,可是现在来不及了,要准备6份材料,下星期就报上去。”
潘石屹立即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冯仑,冯仑马上让他找北京市体改委的一位负责人。这位领导说:“这是件好事,你们愿意做就是积极支持改革,可以给你们宽限几天。”做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按要求需要找两个国有的发起单位。通过各种关系,潘石屹最后找到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和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作为发起单位。万事俱备,潘石屹打电话跟冯仑和王功权商量,最后注册了8个亿。
这就是潘石屹那个“一言8亿”的传奇故事。
再如现任上海云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有毅,他是上海洗浴业和餐饮业的重量级人物,但他也是依靠把握机会发达起来的。比如有一次,我国公安部发布法令,严禁驾驶员过度疲劳驾驶车辆:从事公路客运的驾驶员,一次连续驾驶车辆不得超过3个小时;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小时。他得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决定到高速公路旁边去修汽车旅馆,一下解决了驾驶员的疲劳问题,也让他做成了自己的又一项大事业。
所以,现实中能帮助我们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其实有很多,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的眼睛与抓住它的双手。因此在做事情时,我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机会,要懂得如何让机会帮助自己成功。
观史悟道
把握时机对事业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知道,某些机会对成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犹如哥伦布探索新大陆的眼睛,只有你把握机会,你才能发现“新大陆”,从而更好地创业。
羊祜善待对手瓦解敌军
三国后期,魏国由司马氏实际掌权,司马昭派兵灭了西南的蜀国,这样就成了魏吴隔长江对峙的局面,晋武帝司马炎称帝以后就有灭吴的打算,他任命羊祜为都督,让其统率大军镇守荆州和襄阳一带,以伺机进伐东吴。
羊祜是西晋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为人极具战略眼光和谋略,当时西晋王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吞并东吴,和羊祜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
羊祜来到前线,却并没有急于进行军事进攻,而是实行“怀柔”政策。他在晋吴边境开设学校,赈济灾民,晋吴两国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这样的措施使晋朝赢得了吴国的民心,羊祜也很快得到这一带吴国百姓的拥护。他还对吴国人开诚布公,凡是以前来投降的人,若想要再离开这里也绝不阻拦,去哪儿都可以。
两国的驻军其实离得很近,史载吴国在石城的守兵距离晋军镇守的襄阳只有七十多里路,于是吴军就常常前来襄阳侵扰。但羊祜却使计让吴国自行撤消了石城的守备,使两地能够和平共处,这样他就可以减少一半戍兵,而分出去的戍兵开垦了800余顷田地,多打了不少军粮。
羊祜刚到这里的时候,军队没有百日的存粮,后来经过他的治理,居然积蓄了可供十年之用的储粮。晋武帝听说羊祜的治理成绩后,下令撤销江北都督,设置南中郡,将这里原有的各军都归羊祜统领。之后羊祜又对晋吴交界地区进行了整体的规划部署,他在一些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带建造了五座城,终使得吴国石城以西尽归晋国所有。他曾率兵收取东吴大批肥沃的土地,但他却将这些土地交给原来就在这里的吴国人耕种,并减少税收。从此,吴国来投降的人络绎不绝。羊祜就更加提倡实施恩德信义,用怀柔政策来笼络刚刚归附的人。
两军相峙,免不了要交战,但每次和吴军交战时,羊祜都会先约定好日期才开战,绝不搞突然袭击。吴国的将领陈尚、潘景带兵进犯,为羊祜所败,两人拒不投降,羊祜就杀了他们厚加殡殓,并称赞和宣扬他们的气节。
羊祜集合部队在江沔一带演习时,一般总是在晋国境内,有时羊祜的军队出行会经过吴国的地段,没有军粮时就收割地里的稻谷作为粮食,但他会计算好收割稻谷的数量用绢或用钱偿还给东吴百姓。如果吴国人打猎后的禽兽被晋兵所得,他就让人送还给吴国人。于是,吴国人都对他心悦诚服,尊称他为“羊公”。
当时吴国的主要将领是陆抗,虽然双方互相交战,但两军使者常有来往。陆抗十分称赞羊祜的德行和度量,认为即使乐毅和诸葛亮也不能与他相比。有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祜了解到他的病情后,就派人给他送药去。陆抗很高兴,一点儿也没有怀疑,他身边的人怕药里有毒,便劝阻陆抗不要喝,而陆抗却说:“羊祜哪里是个会下毒害人的人呢?”接过药就服下了,药也果然没有问题。
羊祜如此对待东吴人,陆抗当然也心知肚明羊祜的打算,因此他常常告诫部下说:“如果羊祜他们专门施德,而我们专用暴力,这就会不战自败啊!现在只要各保自己的疆界就可以了,不要去追求小利。”所以陆抗对待两国军民也很好。
当时吴国的皇帝孙皓听说吴晋边境相处得非常好,便责问陆抗是怎么回事。陆抗回答说:“要管理一个小地方尚且不可以没有信义,何况泱泱大国!我如果不这么做,就只会使羊祜的名声更大,不但对他毫无损伤,反倒帮助了他。”
羊祜的目的是帮助晋朝收复东吴,他的眼光是极其长远的,在对吴国军民实行怀柔政策的同时,他也注重修缮盔甲训练士兵,作了周到的军事准备。有一次他上书给晋武帝说:蜀地平定已经13年了,现在吴国的孙皓暴虐无道,吴国的百姓困苦不堪,而我们晋军的力量比过去更加强大,应该抓住时机,平定东吴统一天下啊。同时他还对灭吴的战略战术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晋武帝非常赞同他的意见。
后来羊祜生了重病,不得不回到洛阳养病,这时他又抱病向晋武帝当面陈述伐吴大计。此后晋武帝还派中书令张华去询问他的筹划和策略。但羊祜病情越来越重,他便推举杜预接替自己,不久便病逝了。
之后不久,晋军开始对东吴全面进攻,此时吴国上下离心,民生凋敝,很快便被晋军平定,西晋终于迎来了南北的统一,朝廷君臣庆功时,晋武帝流着眼泪对大家说:“这其实都是羊祜的功劳啊!”
“怀柔”战术效率高
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历来就有以攻心为目的的“怀柔”战术,不过要真正做好它也非易事,羊祜能对敌军施以礼义,对敌国百姓提倡仁德,通过安抚、笼络,瓦解了敌军的斗志,获得了敌国的民心,为己方最后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其实,“怀柔”就是要能以宽容、关爱的态度待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能以宽容友爱的态度待人,让人享受到你的好处,那么你就能受人爱戴和拥护。
一次课堂上,老师在讲课时发现有一位同学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他便在讲完后走过去看一看,原来学生在画画,他就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自己,而且被学生丑化了,看上去非常凶。但这位老师并没有发火,他笑了笑,让这位同学课后画一幅更像的。
这位学生本以为要被老师严厉地批评一通,却发现老师并没有责备他,心里很感动,自此以后,这位同学上课再也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而且成为了学校的漫画家。正是老师的宽容唤起了那位同学的自我批评意识,纠正了他的人生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会发现有些人总是因为别人的一次冲动误解,而和别人断绝关系,或者对别人进行报复,或在背后算计别人。我们要知道,缘分能让人们由陌生人成朋友,而猜忌和刻薄的态度则能让要好的朋友翻脸成仇,因此,人与人之间彼此的谅解、包容、关爱,才能使感情长久维持。
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嫌弃,少一份猜忌,少一些烦恼,这将使我们做事更加顺利,生活也更加美好!
观史悟道
从某种角度上看,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谅解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每件事情,当你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事情的时候,也许一切可以变得比想象中的要清晰!宽容谅解乃生活之本!宽容他人!善待自己!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包容共济、兼容并蓄,才能追求到人生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完美境界。
石勒假做谦卑杀王浚
西晋末年,任大司马的王浚在蓟城(今北京)都督幽冀诸州军事。此人在幽州骄奢淫逸,民心背离,原来依附于他的鲜卑和乌桓人也都离他远去。
在这个时候,北方的大军阀石勒刚攻占了襄国(今河北邢台),力量大大加强,又被匈奴汉国昭武帝刘聪任命为散骑常侍,封上党郡公,便欲吞并王浚的地盘。但王浚的军力强大,石勒怕硬战不是他的对手。在双方交战之前,石勒想先派使者作实地观察,他征求右长史张宾的意见。张宾说:“王浚虽然是晋国的藩臣,但他一直想凭借自己掌握的军权而南面称帝,只是担心四海英雄不予支持。将军您已经威震天下,现在您可以用最谦卑的词语、最厚重的礼物去结交他,使他对您不猜疑。然后采用奇谋妙计,他也就不会防备您了。”
石勒认为张宾说得很对,就派手下的王子春、董肇等人带了大批的金银财宝去蓟城晋见王浚,并上书劝他即位做皇帝。书上写道:“我石勒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胡人,遭遇乱世饥荒,逃亡到冀州聚集些人马,只为了保全性命。而今晋国国运已衰,中原无主,百姓无所依靠。殿下是四海英雄仰慕的明公,能当帝王的除了您还有谁呢?我之所以舍弃生命,兴义兵诛暴乱,就是为了给殿下扫除障碍。切望殿下能应天顺时,早日登上皇位。”
王浚正在为手下无将而发愁,听说石勒愿意归附,自然大喜过望。但他还有疑虑,便问王子春等人:“石公也是豪杰,占据着北方的许多土地,为什么对我称臣呢?”
王子春回答说:“石将军确实如您所说的那样英明能干,力量雄厚。但与明公相比,就好像月亮比太阳,江河比大海啊!自古以来有胡人成为名臣的,但没有成为帝王的。石将军并不是不喜欢当帝王,而是因为帝王是不可以用智慧和力量夺取的,如果强取就一定不为天人所容。这也是石将军的智谋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希望明公不要多疑。”王浚听后非常高兴,便封王子春等人为列侯,还派使者带了土特产和财物给石勒作为回报。
不久,王浚镇守范阳的司马派密使投降石勒,石勒把密使杀了,把他的脑袋送给王浚以表示自己的忠诚。这下王浚就更加信任石勒了。
一年之后,王子春等人和王浚的使者一起回到襄国。石勒把他的精锐部队和优良的武器装备全都藏匿起来,让王浚的使者看的尽是些空虚的仓库和老弱士兵。石勒对使者毕恭毕敬,面朝北方向他行礼,又恭恭敬敬地接过王浚的信。王浚送给石勒一个麈尾,石勒假装不敢拿在手中,把它挂在墙壁上,早晚向它叩拜,说:“我不能见到主公,现在见到主公的赏赐就跟见到主公一样。”
他再派董肇上表章给王浚,并约好日期亲自去幽州蓟城,要向王浚奉上皇帝的尊号。另外又写信给王浚的亲信,请他为自己美言,希望能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牧,封广平公。王浚的使者回到蓟城报告说:石勒兵马很少力量微弱,款待使者热诚真挚,毫无二心。王浚大悦,完全了相信石勒,对他再也不作防备。
当年三月,石勒率精锐部队抵达易水。王浚的督护孙纬发现后派人飞报王浚,说石勒有入侵的可能,同时准备迎战。王浚手下的将领听说后也都请求出击石勒,而王浚却大怒道:“石公这次前来,正是要拥戴我,谁再敢说要出击石勒,定斩首不赦!”大家不敢再说什么了,王浚便又下令设宴等待石勒。
第三日凌晨,石勒带兵到达蓟城,高声喊开城门。城门打开之后,石勒还恐怕里面有伏兵,先驱使几千头牛羊入城,声称是给王浚送的礼,实际上是要堵塞大街小巷使王浚无法发兵。
这时王浚才害怕起来,坐卧不安不知所措。还没等他想出主意,石勒已经来到王浚的住处,命人把王浚抓来,并命部将把王浚押解到襄国去。王浚半路上投水自杀,护送人员又把他从水中拖出,终在襄国街市上斩首示众,其下场真是可怜。
正奇互用,示假隐真
在一些较复杂的事务中,如果我们以为已经防范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痹大意,松懈轻敌;经常见到的事物,看惯了,便不会产生怀疑。石勒的实力和王浚相比并不弱。但他却善用计谋,给王浚以软弱、可靠的假象,使王浚心中放松对他的警惕,而使自己能轻而易举地进入王浚的腹地将其生擒。
《孙子兵法》中说凡战应“以正合,以奇胜”。如今的时代这道理同样行得通,比如在激烈的商战中,情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商业间谍已经无孔不入地窃取商业情报,有时因情报泄密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竞争的双方为了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常常用“示假隐真”之计来迷惑敌方,让其上当。
当初,美国的航空公司之间竞争十分激烈。环球航空公司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票价,争取了不少客户,声誉日隆,这就引起了它的老对手太平洋航空公司的注意。于是,太平洋公司派出间谍乔装成顾客去刺探情报。
环球航空公司每周在候机大厅公布本周搭乘旅客的数字,从这一数字上看,他们的生意平稳,每周只在一万人左右。间谍将这一情况报告太平洋航空公司,他们觉得对手虽然大张旗鼓地宣传,但成绩不过尔尔,不必担心。
谁知两年后,环球航空公司突然显示每周的旅客达三万左右,并将所有的机票降价百分之十五。太平洋航空公司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宣布降价百分之二十五,对方毫不示弱,立即降价百分之三十五。结果几经周折,太平洋航空公司大伤元气,一年后,已经没有实力与对方抗衡,公司倒闭了。
环球航空公司就是以提供假情报麻痹对方,暗中却积蓄力量,待羽毛丰满后,一举出击,终于打败了对方。
在处世中,也有人用“瞒天过海”这一策略做事情,其目的主要是示假隐真,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过这样的处世策略多被人认为有些阴险,使用者不可用其做损人利己之事,不然一旦被揭穿,反作用可也大着呢。
观史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