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静娴之所以站出来说,也是想到新娘子家里人可能也有顾虑,只是不敢问,如今说给大家都听了,也好让他们放心的将女儿嫁到刘家来。
清平一脸正色,对岳父及新娘家人说“素梅善良贤惠,娶她是我刘清平的福气。在此我向大家保证,一定好好护她,爱她,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庄父热泪盈眶,憋着嘴,抽嗒着,“姑爷……”,居说不出话来。
其他人也纷纷感动不已。
清平又令大伙将聘礼抬起小院里,打开箱子,村里人一看整整十六箱的聘礼,里面装满了布匹绸缎,各色成衣,鸡鸭鱼肉,喜糖喜饼,各色干果,茶叶海货,几十大坛的酒,几十斤的糯米和砂糖(给女家做汤圆的,以取其圆满,甜蜜美满之意),还有几匣子的金银珍珠首饰。
众人都是两眼发光,上庄村还从来没有哪家的闺女有这么多聘礼,出嫁能有这么风光的……
新娘的父亲送了一碗百合汤给清平,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
清平派来的喜婆去了内室给新娘子穿上吉服,戴上凤冠,披上霞帔,盖上大红盖头,缓缓的扶了出来,新娘母亲垂着泪,不舍得隔着盖头与女儿说着体已话。
一个中年妇人在一边劝道“大婶子,不早了,别误了吉时,这村子里到镇上,有差不多10里路呢。”
“是哇,若是误了吉时,可不好啦~”喜婆在一旁劝慰新娘子的母亲。
新娘子父亲过来说“老婆子,别哭了,咱闺女嫁了这么好一户人家,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
“是啊,是啊,姑爷可是中了秀才的人,你闺女嫁过去就是官太太了。咱们村可是头一份呢,”庄海媳妇撇着嘴,语气中带着些酸,只恨自家的闺女怎么没这好的命。也不想想,自己闺女才不到十岁。
一个中年胖胖的妇人也走过来劝,“回去时得走与来时不同的路,那可是伏虎下脚下的一条小路,费时得很,大婶子,你可别哭了,让他们早点走吧。”
喜婆将新娘子扶上了轿子,鞭炮燃起,鼓乐奏起,吹吹打打,又热闹了起来,清平拜别了岳父母一家,一行人离开小院,往村外走去。
来时的路,是通往外面的大路,起码也可以八人抬着轿子行走。但回去时的路,需从伏虎山脚下弯上一大段,这路平常走的人不多,就细窄了很多,走得也慢了下来。
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鸟儿不时发出一阵阵动听的“喳喳”“啾啾”声,还有婉转的黄鹂鸟在林中唱歌,不时有鸟儿展开美丽的翅膀从这个枝头,向到那个枝头,欢乐而自在。
林中传来“沙沙”,像是树叶被风吹过,静娴仔细听了听,又感觉这声音似乎大了些,而且像是由远及近越来越大声,正向着婚队而来。
慢慢的近了,才发觉的确不对,这不是树叶声,而是脚步声,很多人的脚步之声,稳健、快速、落地有声,还夹杂着人声。这一切,使得了无人际的树林小路有些突兀。
心里不安的感觉更加强烈了,静娴走近清平,想让他提醒大家小心些,但一切已来不及了。
林中猛的窜出十几个扎着黑头布的凶恶大汉,光着膀子,拿着大刀,面有凶光,迅速包围了婚队。
看这打扮,静娴心想,难道是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