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伙记见一对年轻的男女进来,脸有些生,估计不是本地人,但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男子儒雅,女子清丽,忙小跑着过来热情招呼“两人需要什么布料?本店布料齐全,色泽鲜艳,我们李裁缝的手艺更是研子镇数一数二的,包您满意。”
“我们是镇子东头刘府的,前几日刘裁缝去府上量了身量做衣服,今日带信过去说是做好了,所以我们过来试试。”兆蕃温和的解释说。
"哦,是的,是的,做好了。绿柳,带姑娘去内室试衣。"店伙计招了一个看起来15~16岁,身着绿衣,长得挺机灵的小丫头过来。
绿柳走过来对静娴福了福身,满脸甜笑"姑娘,请跟我来。"
静娴点点头,转头又对兆蕃示意了一下,跟着绿柳向里走去。
店伙计又招待兆蕃坐在一旁喝茶,便自忙去了。
片刻,见静娴走了出来,粉红色交领长袖上儒显得面若桃花,紫色儒裙下边一,二寸部位绣着娇艳的桃花朵朵盛开,大红色束带在腰间系成一朵蝴蝶结,更显得腰身盈盈一握,身侧的宫绦,随着走动时身体摆动,如杨柳在风中轻拂,似桃花在心中盛开。
兆蕃又听到咚咚咚的心跳声,急促而狂乱。
静娴看着发呆不语的兆蕃,心想难道是自己穿得太难看了,扯了扯裙摆,皱眉苦笑"是不是太难看了?"
"不不,很美。"兆蕃由衷的赞美。
静娴一笑,露出小酒窝,"嘿嘿,谢谢夸奖!“还双手提了提裙摆,右腿后移一步,蹲身行了个西洋礼。
兆蕃愣了愣,一般女子被人这么夸奖时,不应该是羞涩脸红,虚言"不敢当”么?她却是欢欢喜喜的接下,果然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子。
后来三套衣裙试了一番,都十分合身,而且做工精细,绣花、配色等也是别具匠心,看来这李裁缝果然名不虚传。
绿柳接过静娴换下的衣服,得体的问”姑娘可还满意?”
“都十分好,李裁缝的手艺果然是一流的。”静娴诚心夸奖。
“姑娘满意就好,那我待会送到府上去?”绿柳一边手脚麻利的将衣服折叠好,放进包袱里,一边询问着。
“好的,有劳了。”静娴点头。
一同离开裁缝铺后,李兆蕃才从呆呆的情况中清醒过来,看看心情极佳,脸上笑靥如花的静娴,举手在嘴上轻咳一声“静娴还想去哪里转转?”
“这里有书店么?”静娴手指点了点下巴问。
“文书巷有几家书局,你想找什么类别的书?”
“医书,有吗?”静娴抬头问。
这李兆蕃身体修长,静娴看他时只能抬着脑袋。
兆蕃想了想“有一家德文书斋,我记得有医书卖,不如我们先过去找一找?”
“好!”静娴跟着他拐进了文书巷。
文书巷专卖笔墨纸砚、书、画、卷轴、字贴等等,来这里逛的看起来也是读书人居多,连空气里也有墨香气。
德文书斋就在文书巷左手第二家,里面果然有不少医书,《后汉书?华佗传》、《四库全书提要》、《饮膳正要》这几本正是静娴想找来再温习一遍的,果然都有。
兆蕃介绍镇子上膳香楼的汤包皮薄汁多,味道鲜美,两人又打包了几笼汤包,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刘府。
回来才知道,刘老夫人下午回府了,之前就听说刘老夫人去庵里为孙儿清平祈福,没想到今日才回,一家人团聚又是一番叙话,直到亥时过了才各自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