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事。”李兆蕃忙拱手还了个礼“夫人是怕静娴姑娘在府中呆着闷了,让兆蕃带姑娘去街上转转。”
唉,定是赵婶去找夫人拿琴,夫人猜到自己无聊了,她忙得抽不出身,便派了自己内侄子李兆蕃来陪自己上街玩。
静娴有些囧,低头摸摸鼻子,一脸讪讪的笑“那怎么好麻烦李公子呢?”
边说边领了他进正屋坐下,赵婶把琴摆在内屋的桌子上,便手脚麻利去给两人沏茶。
“兆蕃这几日也无事可做,正好陪静娴出去转转。姑母说你的衣裳都做好了,今日可以过去试试,或有不合身的地方还可以让他们改。”兆蕃放明了此行出门的原因。
“那好,我们走吧!”静娴欢喜的站起身,就准备往屋外走。倒是不急着去试新衣裳,而是可以出去转街了,走走看看,多好的事。
兆蕃笑了笑,点头也往外走。这丫头,还说不是在府中憋坏了,一听到可以出府,就高兴得一刻也等不及了。
赵婶追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把纸伞,一脸关切,“姑娘,外面日头大,可别晒坏了,打把伞吧。”
“谢谢赵婶,我走了啊,福宝就交给你照顾了。”静娴甜甜的一笑,接过了伞。
赵婶点头,“姑娘放心去吧,福宝交给我好了。”
说罢,兆蕃和静娴两人才出了门。
油纸伞白底上绘着一副山水图,清山绿水的相映之下,一根桃枝斜斜的从山缝中伸出,深红浅红的桃红开放着,仿佛还能嗅到淡淡花香。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看着这可爱的桃花,便想到了这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兆蕃对静娴对景吟诗已不是第一次见到,早已见识过她在诗词上的才华,已不像上次那么的惊讶,但欣赏之意,却是越了解越深厚。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兆蕃不觉也低吟了一首。
“妙哇,兆蕃兄的这首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有山有水有桃,正是符合这伞的意景。”静娴拍手大笑,眼睛弯成了月亮,微张的娇唇咧开着,露出洁白的牙齿,嘴角边还有一个浅浅的可爱梨涡,乌发上插着的蝴蝶发钗随着身体轻颤着,整个人好像在发着莹润的光。
“静娴过奖。”兆蕃看着她的笑脸,有些愣住,胸间有团火,腾的一下燃起来,脸也微微有些发烫。赶忙低下头,咳了两声。
静娴并未发现兆蕃的不自然,打着伞,两眼饶有兴致的观看的街景。
车水马龙的街市,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繁华而祥和。两人都未作声,安静的氛围,兆蕃仿佛能听到自己加剧而慌乱的心跳声。
“对了,静娴还会弹琴?”他忙找个了话题,想让自己平静下来。赵婶去夫人那里为静娴借琴,他是看到了的。人家即是借琴来,自然是会弹,不然总不会是借来看的……
“会一些。”静娴看了他一眼,笑眯眯的说。
“哦~”看到这笑脸,兆蕃忙转头看向别处,东张四望,有些不知道该接着说什么。
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就是李裁缝的铺子,心喜得不由加快了脚步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