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密室内,香火袅袅,烛火通明,一排排灵位整齐有序的排列着,整整占了一面墙的空间。
一位面容清癯,苍颜白发的老者,立于灵位前,目光扫过一块块刻着名字的灵位,眼神里闪烁着浓烈的沧桑之感。
这里的人都是他的故人,他的朋友伙伴,尤其是那一排有七个灵位,老者更是沉重的多看了几眼。
“大雁堂布天来之灵位。”
“大雁堂果红绿之灵位。”
“大雁堂红袖舞之灵位。”
“大雁堂风旗少之灵位。”
“大雁堂十一剑郎之灵位。”
“大雁堂十二月娘之灵位。”
“大雁堂十三先生之灵位。”
当初响彻江湖的大雁堂小雁堂,早在那场朝代更替的大战中灰飞烟灭了,陆通,那么多朋友都死了,你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老者扪心自问,心中却是一片怅然,苦闷,哀愁。
陆通是陆老头的名字,身处密室的正是陆老头。
大隋朝廷曾设立特殊组织两个,大雁堂与小雁堂,招纳江湖高手,效命于朝廷。
能进入大小雁堂者都乃江湖上的武道高手,大隋朝廷瓦解之时,这群忠义之士纷纷捐躯国难,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国若灭亡,匹夫赴国难。
君臣同心,慷慨就大义。
虽死如何,肝胆自清明。
杨氏宗族祠堂后是一片巨大的山岭,树木高大,草木茂密,地势起伏。一座石头建筑就坐落于此,石头建筑布满青苔,四周草木疯长,掩盖了原本恢宏的气势。原本的入口被藤条遮掩,隐隐约约隐藏在丛林深处。
忠义祠三个大字龙飞凤舞雕刻于建筑石柱上,历经千年风雨,顿感沧桑。
陆老头从丛林深处出来,苍老的身体疾步如飞,当经过雕刻《大隋玄义歌》的石碑时,停了下来。
目光如炬,声音雄浑,一扫疲惫苍老之态。
“好个李淳风,一卦之下,便晓天下烟云。烈日当阳顶,阳顶,不就是阳顶村么。”
五禽戏,东汉华佗根据庄子“熊伸鸟径”而发明的养生术。
五禽戏中五禽指的是:虎,熊,鹿,猿,鸟五种动物。
人通过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声音习性,而找到动物疏通血脉锻炼胫骨的方式,从而达到锻炼身心的效果。
杨虎在院子里一边翻看《五兽拳》,一边练习。
时而趴在地上,抓耳捞腮,时而手舞足蹈,上蹦下跳。
“虎子锻炼身体哪!”陆老头走了进来。
杨虎眉头一皱,自从陆老头道破他的秘密后,到没有什么好隐藏的。
反正没有事情做,不如多多练习养生术,多活个一二十年,气死这老不死的家伙。
“老头教我本事。”
“不教。”
“好你个老不死的,不知道养不教,父之过。”
“我是你爷爷。”
“作死。”杨虎暴喝一声,身形化作闪电,挥舞拳头,甩开脚尖,上下齐攻。
又是偷袭,陆老头习以为常,右拳出击,避开拳头和脚尖的攻势,一拳打在杨虎肚皮上,杨虎立刻嗷嗷直叫地倒飞了出去。
“老夫奉行的是拳脚教育。”陆老头洋洋得意。
“再来。”杨虎一个老猪打挺,弹了起来。借助背脊击打地面的力量,蹿起两米多高。
“猛虎下山。”
陆老头眉毛一挑,调侃道:“不错,还会自创招式。”随后很轻易的一巴掌拍在杨虎面门上,发力一推。杨虎立刻撞到旁边的石墙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声。
“猿猴摘桃。”杨虎吼叫的冲了过来,低下身体滑了过去。
“够阴损!”陆老头又是一声赞扬,冲了过去,一脚将杨虎的身体踢得翻了又翻。
“老头今天就到此为止。”杨虎连续三次暴起而击,已经筋疲力尽,趴在地上求饶。
看着陆老头悠悠然,气度不凡地向屋里走去,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地杨虎早在心里将陆氏祠堂里的陆氏列祖列宗问候了一百零八遍。
《五兽拳》将人的身体支配以兽的动作,兽的吐息,从而使人的力量无限接近于兽。
兽的动作威武有力,可以锤炼人的骨骼和肌肉。
兽的吐息绵长不息,可以锻炼人的内脏促发全身血液的流动。
锤炼机体锻炼内脏都可以使人的生命力更加顽强,因此《五兽拳》实际上是部养生方法,和华佗的五禽戏颇为类似。
不过经过杨虎地仔细对比后,又发现《五兽拳》的内容似乎更加详细全面一些。
《五兽拳》记述人与虎,熊,鹿,猿,鸟五种兽类的身体对比情况,把人体内的血脉肌肉骨骼和动物体内的血脉肌肉骨骼相互比较。
比如虎拳之中用到的虎骨发力,猛虎通过背肌的力量爆发腕力,从而运行利爪撕裂敌人。
人就需要在运行虎拳时,大力压缩自己的背部肌肉爆发力量,猛虎用到的是背脊上的两块肌肉,而人则运用到了整块背肌的力量。
因此人的整块背肌就对应了猛虎两块肌肉的作用。
人体的力量从先天上不及猛虎,但可以通过压缩肌肉蓄力,大片肌肉连接等方式达到相同的力量效果。
这种经验也同样适用于以力量著称的熊拳身上。
虎,熊,鹿,猿,鸟之五种拳法,各有春秋又彼此相连。
虎拳,熊拳重力量。鹿拳,猿拳重灵巧。鸟拳重速度。
如虎拳中仍带有灵巧和速度,老虎巨大而强健的身体,不光爆发力惊人,在速度上仍占优势,因此虎拳的锻炼又可与鹿拳,猿拳,鸟拳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