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完,学生出考场,老师立时迎了上去。
应居士微笑着走到学生们前方,温和地问道:“同学们,考得怎么样?无净,发挥还好吧?”
无净平淡道:“简单的题目。”
应居士听了点点头,表示满意,接着又问了几人,都是学习较优秀的代表。善无非自然是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出了校门,又是一阵喧闹,善无非好不容易找到了郁可真,好好吃了一顿清淡的,便如平日般孕气养神起来,根本看不出一点紧张。
下午,是语文科,对善无非来说,要拿高分不难,但因为主观因素的存在,要拿满分可不易。尤其是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有三个选择,一个是称赞佛名,一个是称赞佛国,一个是称赞佛法。五百字,要求表达出对选择题目的爱。
人人都说爱佛,但怎样才算是爱?
善无非想了想,便在试卷上写下了三个字:石桥禅。
这是地球上一则很有名的故事。佛陀的弟子啊难出家之前,则爱慕上了一个女子。佛祖问他究竟有多爱,他便答出了这经典名句:
我愿化成一座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愿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受这般多的苦楚,却只为一场遇见,啊难的爱,由此闻名。
善无非便以这句话为核心,在草稿上了打了简单的草稿,写完后,又觉得太平常。
对于凡夫来讲,受苦一千五百年,那是无比沉痛的苦,绝对难以忍受。但这世界,居士便能活两百岁以上,佛徒能活五百岁,罗汉更是上千岁,菩萨就待功德圆满,佛不死不灭。
这样一比较,便觉得一千五百年太少。地球的故事,在这里还得根据环境稍改一下为好。
索性,善无非又将这一千五百年苦,定为闻听佛的名号。又一千五百次受苦,才能得到佛的传法,那就是两百二十五万,数字是够大了。
这数字确实大,但在佛经中,动辄便是无量,无尽等形容词,两百二十五万年,又稍显少了。
想了想,善无非又改变主意,变成一千五次传法,才能真正踏入修行路。这便是三十三亿多年,以量词来算,绝对是够大了。
草稿打好,善无非便开始落笔。作文分为四段,前三段是为了引出形容,各一百五字,最后一段总结五十字。
写完回头一看,善无非无比满意,妥妥的满分作文。就算勉强扣一分,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骄傲。
再次细致检查了一遍,善无非便开始闭目养神。
考试结束,老师收卷。学生鱼贯而出。应居士上前询问。
“无净,考得怎样?”
幻无净依旧那副自信的模样:“感觉还行。”
“那就好,那就好,无去,你了?”
周无去:“可以,九十分以上。”
九十分,对于语文来讲,确实不低了。
应居士欣慰地点头,哪怕有些虚高,也不会太差了。自己六年教导,终于要验证成果,想让他不激动都难。但当目光扫到了善无非身上时,他又叹惜地摇了摇头,害群之马呀。
善无非对此只能无语,谁让自己逃课太多,若非老师仁慈,恐怕早开除了事。对应居士,善无非还是挺有好感的。至于现在,还是保持沉默吧,成绩出来,自然会有定论。
出了学校,学生们各自归家,老师们开始连夜阅试卷。
阅卷的老师,有佛器相助,对于选择题一类有固定答案的,根本不需人工来阅。他们要看的,是有解题步骤的数学题,需要主观判断的语文题。
佛名的试卷是最先出来的。超过三成满分,五成只错一到五个名字,一百分满分,只有不到一成拿八十分以下。
毕竟是六年所学,有这个成绩,也极正常。其他两卷,则没有那么快了。
回到了家中,直到晚上十点,善可法才满脸疲惫地回到了家里。
善无非想起了厂里的事,便问道:“爸,玻璃厂是不是正被周家刁难?”
善可法皱眉道:“谁跟你说的这事?”
善无非:“周无去说的,他说他爸压你货款,甚至威逼材料供应商,要他们给你断了供应。同时还拉拢合伙人,想要低价收购掉玻璃厂,是有这回事吗?”
周无去这人,善可法也知道,知道瞒不过去,当下叹道:“没想到周家竟然如此阴险,若玻璃厂筹不到应急款,确实会有危机。不过你放心吧,这事难不倒我的。”
郁可真也点头道:“周可仁为人不仁不义,如此行事,注定难以长久,哪怕有菩萨护佑,也定有恶报。”
善可法:“无非,你还得专注于后天供养的事,供养之物,我已帮你准备好。你对成为居士有信心吗?”
供养分财供与法供。
财供即是以财物来供养。法供则是以佛法真理来供养,也就是平时依法修行。
善无非还有一样得天独厚的供养,那就是地球的佛法。他在地球曾遍览佛经,虽然内容大多忘了,但知晓了大意,结合这世界的佛学,新编出佛经,也绝对有大价值,要过居士供养,绝对是轻松的事。
当下,善无非便道:“爸,我有自己的供养,你们不用再为我另外准备了。”
善可法皱眉道:“什么供养?”
法供不是一时能改变的,一个人修行到了哪种程度,佛眼一开,立时清晰明辨。所以供养之日,财供才是大头。
最平常的财供,便是鲜花,水果,供灯。再好一些的,便是灵草,法器,各种珍贵材料,于修佛越有用,便会越珍贵。
善无非突然想起一事,这世界,似乎没有梦幻观。
《金刚经》结尾,有一首佛偈广为流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梦幻观便出于此偈,《圆觉经》里更有详细的描述,而要修成此观,玻璃镜子正是最佳的法器。
在地球佛教,玻璃是七宝之一,但在意极乐佛国,玻璃只是寻常用物。如果善无非能推广梦幻观,玻璃的售量一定能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