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六点,彭西欧爬起床,洗把脸又到上房先和师父师兄修习一小时气功。扒了几口饭,匆匆跑到榆树中学上早自习,开始寻常而又忙碌的一天。
彭西欧在东北农村小学读书时,教师水平有限,加上他脑子也不够聪明,又常常打架被孤立,用在学习上的功夫不足,所以小学的基础打得就不好。后来上的初中、高中读得也都是当地镇上排名垫底的学校,校风极差,学生野得很,大部分都是动不动一言不合就轮拳头的主儿。便是女生打群架,彭西欧也见过几次。这高中的年级前几名,也就能考得一个大专,便是如此,父母都要乐得放炮请客庆祝的。
东北老家这些年,彭西欧只有李东强这一个好朋友,两人从初中起就是同班同学,一直到他离开镇上到BJ。
李东强名字虽强,性格却温和细腻。在东北校园家常便饭的凌霸环境下,受得气只比彭西欧更多。不过他从不主动惹事,遇到混子挑衅常常回避不接茬,听不惯或者针对他的混蛋话,他只当听不见,所以小时候挨得打反而比彭西欧少得多。
彭西欧和李东强成为好朋友,源于共同的爱好。两人学习成绩都不好,但是却都爱好书法绘画。那些个家境良好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不少家长花钱给他们报个特长学习班,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先有个特长熏陶再说。一次镇上图书馆清理藏书,不少图书居然只要一两块一本。彭妈路过买了几本装帧精美的毛笔字贴和素描图册。彭西欧见了居然爱不释手,让妈妈买了毛笔墨汁和铅笔,照葫芦画瓢临摹起来。买不起宣纸,就捡些报纸在上面练。彭妈见他练字画画居然定得下性来坐得住,心里也是很高兴。
李东强的哥哥李东梁在小镇上人看来,是个时髦人物。他二十出头,在一所大专艺术院校进修后,回到镇上在最好的初中教美术课。
美术课在高考制度驱动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李东梁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安逸无压力。他身材不高,但颇为魁梧。留着长发,常穿一件白色衬衫,留着上面的三个纽扣不扣,敞开怀儿隐约露着胸毛,在这初中是一道颇为醒目的风景。而他那不用费脑子的美术课,在中考的重压下,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男生没法留长发,就模仿他的做派,女生则常常聚在一起,远远望着李东梁窃窃私语,待他走近又都羞涩得背过身去,却又不时偷偷瞄几眼。
不出几年,李东梁课余之外在镇上办过几次画展和书法展。这在除了电视网络之外文化生活贫乏的小镇来说,实地感受艺术展,可是一个不小的轰动,不少人去看个新鲜。虽然看不大懂,但李东梁的油画对小镇上的人来说,已经是很高妙的存在了。
李东强在哥哥的熏陶指导下,也渐渐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虽然不如哥哥那样有才华,但写的字和画的画,比班上同龄人强得太多。他性格温和乐观,和人说话也总是笑眯眯地,笑点也不高,随便一个笑话就能配合地乐出声来。一张脸长得也老气,黑黑的皮肤,一笑脸颊上就布满褶子,本身就像个獾子般好笑。加上又有同样的兴趣,彭西欧就和李东强走得越来越近,两人常常一块习字画画,他觉得和李东强在一块,特别能受到李东梁乐观开朗气质的感染,开心而温暖。
李东梁慢慢借着一点小小名气,开始在寒暑假开授书画学习班。从初二开始,彭西欧就跟着李东强就一块去听讲学习,算是有了启蒙老师。几年下来,两人的书法和素描居然都进步不小,作品被李东梁送到县里参加的中学生书画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下了课,彭西欧有时随着去李家兄弟家里唱卡拉OK吼几嗓子。和李东强的友谊,是彭西欧在家乡为数不多的快乐记忆。到了BJ,两人通过电子邮件,一直保持着联系。自己拜师练功的事情也是毫不隐瞒,直说的李东强心里痒痒,也总想着到BJ见见世面。
在BJ,令彭西欧最头疼的就是学习了。他各门功课基础弱,又不够聪明。到了BJ之后,知道母亲不易,彭西欧一直拼命努力学习,但在昌平的借读时,在四十人的班级里,也只能排到倒数十名的成绩。到了榆树中学,基本上就在倒数两三名的位置徘徊。彭西欧学习成绩不好,又是家里困难的借读生,就难免有气焰嚣张的BJ孩子嘲笑戏弄他。虽然这里不比东北高中,动不动就拳头见真章,但语言上的歧视挑衅和平白无故的白眼,却是彭西欧最难以忍受的。他宁肯和对方互捶一顿,哪怕头破血流,也心里好过些。不过彭妈知道儿子倔强的秉性,早早告诫他:你师父为你办下来这个借读名额,可是花了面子的。先不说你怎么报答他,可千万别惹事给师父添麻烦。彭西欧就这样像李东强那样忍了一年多,居然也没和人打过架出过什么乱子。
早自习铃声响过半天了,彭西欧却有些心绪不宁,心里琢磨:“总算要挨到高考了,到时候就得暂时拜别师父,回到东北老家参加考试。自己成绩虽然赶不上来,不过不管如何也总是努力过,没啥后悔的。唉~东强成绩还不如我,如果我连个大专也考不上,九成东强更考不上。大不了拉上他一块到BJ打工,圆了他要来BJ的心愿,我也好守在妈妈和师父身边伺候他们。母亲、师父、好朋友都在身边,多美!”他自小吃苦惯了,极易知足,心里的愿望也是非常单纯。想到这里,那压倒无数中国考生的高考,在他这个学渣眼里居然也没啥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