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萨仁台冬日的早晨,是伴着牛粪火的炊烟缓缓而来的。
“萨仁台”这个地名是蒙古语,“萨仁”汉语意为“月亮”,“萨仁台”姑且就汉译为“有月亮的平台”吧。
萨仁台嘎查,草原深处一个较为偏僻的MGZ小村庄。“嘎查”也是蒙古语,“村”的意思,就像“苏木”即“乡镇”、“旗”H县”相同,是MGZ地区特有的地名称呼。
嘎查不是太大,几十户牧民、三百多人口,常住人口就要少得很多了。这里几乎家家都有野外牧场,年轻力壮的男子大都常年住在那里经营维持一家生计的产业,有的人家还是夫妻同去牧点儿,这样一来,嘎查里剩下的大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了。和外出打工不一样,不会一走就是半年一载,不会有漂泊无根的感觉。牧点儿离村庄都不是太远,最远的也不到一百公里——在广袤的草原上来说一百公里确实不是遥远的概念——人们回到嘎查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MGZ地区的村落也很有特色。这特色不是说家家住在蒙古包、出门就骑蒙古马,而是在建筑风格上、装修装饰上会体现出草原的元素、民族的文化符号。比如,院墙上会刷上白色涂料,画上美丽的草原;比如,房子高大的山墙上,会描摹出蒙古包的图案;比如,房屋的正面墙上,会在吉祥的云卷图样……当然,村庄街道上偶尔会有年长者穿着蒙古袍经过,偶尔也会有骑马的少年追风而去,民族的内容就更饱满了。
其其格和往常一样,起床后先把炉子生着,让屋子暖和起来,然后开始做饭。她现在能独立完成的还只是焖米饭,像切菜这样的“细致”活儿,还要等母亲娜仁托娅来做。
其其格姓包,“其其格”也是蒙古语,意思是“花朵”。在MGZ地区,女孩子叫“其其格”的很多,谁家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像草原上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呢?这位姓包的其其格名副其实,确实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就像草原上热情绽放的萨日朗花儿,芬芳四溢、活力四射。其其格还是位心灵手巧的“花朵”,虽不是MGZ“王府刺绣”的技艺传承人,但在这方面她还真是“巧手”中的高手呢。
年轻时的其其格的确是美丽的,准确地说五年前的她,还拥有娇好的面容,虽说已是为人妻为人母,可她美丽还会让许多姑娘心生羡慕。如今,脸上留下的疤痕让“花朵”不再貌美如昨;因受伤而有些僵硬的手指,让她“心灵”却不再“手巧”了。
屋里,娜仁托娅老人已经给外孙女海日穿好了衣服。“娜仁托娅”是蒙古语里的“霞光”,寓意人生一片光明、五彩缤纷,可老人的经历却与名字不大相称。
小海日三岁了,特别调皮,就像男孩一样淘气,早晨很少睡懒觉。用姥姥的话形容是“睁开眼睛就没有老实的时候”。
海日在蒙古语中是“爱”的意思,其其格没有给女儿起“花”啊、“霞”啊、“云”啊常见的名字,而是称她为“爱”,也是有深意的……
院子里开始热闹了,几只“幸存”下来的小鸡走出木笼追逐着觅食。之前有人给送来十多只鸡雏,却被野狗给叼去了不少,全家人分外呵护这仅存的“硕果”。远处有牛羊的叫声,偶尔也有狗叫,拴在院中的大黄狗便爱搭不理地应和几声,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房门。
之前,大黄狗是不拴着的,可以自由活动。自从小鸡被外边的野狗叼走后,其其格对大黄狗不能忠于职守很是恼火,甚至开始怀疑它了——“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不是这样的,冤枉了它。其其格的父亲包额尔德木图说:“毒蛇见洞就钻、坏狗见利就贪”,就是因为大黄狗一天天在外疯跑,才给了野狗可乘之机。不行,得把它拴起来。
额尔德木图在蒙古语里是“有才学”的意思,这么“有才”的人说的话,在这个家庭里和真理差不了多少。于是,其其格的丈夫牧仁在一次从牧点儿回家时,听了老丈人的话,找来一条铁链将大黄狗拴起来,也为了让它好好收收心。
外屋厨房靠门口儿的墙上有一块巴掌大的镜子,是用透明胶带固定上去的。其其格随意照了一眼,用手挽了挽乌黑的头发,由于手指不太灵活,发卡掐了两次才把头发拢好。她伸手拿起准备好的牛奶瓶,推开了外屋门。
主人出来了!大黄狗兴奋得摇着尾巴又蹦又跳,打闹的小鸡们也箭一样冲了过来。要说最高兴的,还数拴在屋檐下的小山羊羔儿,冲着其其格“咩咩”直叫。这小东西出生才两个多月,一身洁白的卷毛,两只突起的小犄角。招人喜爱的它也有可怜之处,一出生就被狠心的羊妈妈抛弃了。二弟苏合把这只小羊羔儿送给了二姐其其格,她每天早晚都要准备好牛奶来喂它,给予特殊的母爱。
祖国北疆XAM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的萨仁台嘎查,已在晨曦中醒来,阳光随之铺满了其其格家的小院,并为墙根儿和房顶洁白的冬雪涂上一层金色。温馨的冬日之晨,这个特殊的家庭将开始新一天平静的生活。
雪是冬的精灵。没有雪的冬天,就少了情趣,就没了韵味。前几天的一场雪为乌兰毛都草原平添了情趣和韵味。土地由黑变白了,一条条田垄就是白色的音阶;草原由黄转白了,一片片山坡就是圣洁的银毡。河流冰封、群山驰象,冬天的冷峻孤傲,在这片草原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雪是长生天献给草原的哈达,是春姑娘到来前的美丽信使。乐观的蒙古人,在冬天里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
娜仁托娅摸了摸屋里的暖气,感觉到热度了,便把外孙女海日抱下炕。小家伙双脚一着地,便撒起欢儿来跑出了屋子。
海日在院子里追鸡逗狗,其其格的目光又被女儿牢牢牵住了——慢慢的,她的眼睛湿润了。在她的心里,又无法控制地想起一个名字——“阿斯根”。
假如,那天不把汽油桶放在屋里该多好啊,这样的话就没有危险发生了;假如,那天再检查检查把油桶盖儿拧紧该多好啊,这样的话就算桶倒了油也不会洒;假如那天先切西瓜后扫地该多好啊,这样的话孩子们吃完西瓜就能出去玩儿了;假如……
然而,生活怎么会有假如呢?
其其格觉得,这一切仿佛是一场梦。她又一想,要真的是梦该有多好啊?噩梦醒来,就一如平常了。可这一切,让她这位柔弱的牧民妇女,承受了太多的“生活不能承受之重”。
其其格渴望过平静的生活,命运却偏偏给了她一段不平静的、残酷到刻骨铭心、痛苦锥心的经历。曾经的那一场大火,带走了宝贝儿子,也吞噬了她的幸福。
此时,几个孩子背着书包,连跑带闹地从大门口经过。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背影,其其格的心头竟然升发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只是如果——如果当初先救自己的儿子阿斯根,他今天是不是也会和这几个孩子一样,背着小书包去上学了……
其其格轻轻给了自己一个嘴巴,暗暗责怪自己:其其格啊其其格,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瞧不起你!
海日看到妈妈自己打了自己,她不明白什么意思。便跑过去投进妈妈怀里,用小手轻轻抚摸妈妈还有着疤痕的脸庞。
其其格亲了亲心爱的女儿,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海日用小手帮妈妈擦去眼泪,并轻柔地说:妈妈,你咋哭啦?
其其格没有回答,而是把女儿抱得更紧了。
母爱是无私的。如今的其其格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女儿海日,但她的心底从来没有忘记曾经拥有她全部爱的儿子——阿斯根。
于是,望穿白雪皑皑的草原,其其格的思绪回到了2008年那个难忘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