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妮在街上转悠了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她还要去县一中找找阿华。
阿华的父母是原供销社职工,他的老家是别的乡镇,但父母当年在饮水乡参加工作,就在饮水乡成了家,生了阿华和她弟弟。
大妮在饮水乡中心小学读书的时候,和阿华同学三年;后来大妮转回到万户村村小就读了三年,就和阿华分开了;再后来上了初中,大妮和阿华又一起同班同学三年。
有一年秋末冬初,阿华的父母被派到外地交流学习供销管理经验两个星期,家没人人安排生活,母亲就把她和弟弟托付给了供销社里一个职工朋友帮忙照顾。
一天晚上,阿华敲大妮家的门,大妮妈妈林德青听到动静,起身开门,阿华一见到是大妮妈妈,就喊了一声“阿姨好”,接着说自己是大妮的同学。因为自己家的钥匙,在她出门倒洗脚水时,被反锁在屋里了,而弟弟是在妈妈的职工朋友家睡的,那家早就关门睡了,还说弟弟已经给人家添麻烦了,她不好再去吵醒那家人。
最后,就说现在自己没地可去,问可不可以留她在大妮家过一夜。
林德青一听说是大妮的同学,就连忙喊:“大妮,快起来,你同学来了!”
再说,林德青看到一个小姑娘半夜三更来敲门,样子怪可怜的,除了对花长开,她对谁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她自己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与同情,但她喜欢帮助落难的人,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爱心与同情。
但凡有上门讨米讨钱的乞丐,林德青多少都会给一点,更何况现在还是女儿的同学来求她收留一个晚上呢。
林德青把阿华一把拉进屋里来,看到阿华双脚没穿袜子,脚趾丫在凉拖鞋缝里冻得直发抖,她连忙叫大妮拿一双新一点的袜子给阿华,还叫大妮从开水瓶里倒一些开水放在洗脚盆里,再兑一点冷水,调好了水温,让阿华把冻得冰冷的脚泡一泡,就这样,阿华和大妮三妮一起挤在一张床上,睡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穿了大妮的袜子和鞋子去上学,中午还在大妮家吃了一顿饭。吃完饭,阿华回供销社,在一个和妈妈熟悉的职工叔叔家的门面里,借用了电话打给爸爸妈妈,说是家里的钥匙反锁在屋里了,妈妈就在电话里告诉她,在她家右边窗户台子的角落里的一个破花瓶里,还藏着一把备用钥匙。
阿华家住的市供销后面院子里的社职工宿舍,那就是她的家所在地,职工宿舍都是单开门左右两边各有一扇窗户,阿华家里占了两间职工宿舍,一间做厨房和客厅用,另一间从中间做了一个三夹板隔断,蒙了印花纸,分成了两个卧室,后面是爸爸妈妈的,前面是她和弟弟的。不一会儿,她就按妈妈的指点,找到了备用钥匙。
下午,她把鞋子还给了大妮,又在大妮家吃了一餐晚饭,就再也没来大妮家了。
这段经历,妈妈林德青记得比大妮还清楚,时不时还问大妮,那个阿华怎么最近不到家里来玩了啊,还说大妮是不是和人家闹矛盾了。
大妮哪里有时间和人家闹矛盾,只是人家阿华的父母回来了,他们家虽然住的职工宿舍,但地理位置十分高朗,家里还算明亮整洁,哪像大妮家,人多农具也多,屋里阴暗潮湿,最主要的是人多得转都转不过身来。
阿华偶尔会约了大妮和几个同学去她家里做作业,但她一般是不会再去大妮家的,那天晚上只是情非得已。
不过,此刻在县城的大街上瞎转悠的大妮,要去找阿华,也实属情非得已。
她一路问路摸索而去,走了大约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找到县一中,其实县城里有那种载人的机动小三轮,俗称“麻木”,但上车起步价一块,按距离远近还要再加钱,大妮已经问过了,到县一中少说也要三块钱。
大妮摸摸自己的口袋,她已经超出预算太多了,还得留车费回学校。于是,就只好辛苦她的两条腿了,边走边问,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县一中的门口。
距离是有点远,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远,只不过是穿过两条街而已,为什么那三轮车师傅要收三块钱呢,难道是看她一副不熟悉路的样子,又是学生模样,欺生不成。
事实上,县城里三轮车司机欺生宰客的事时有发生,他们故意绕个圈子,再把你送到目的地,其实,有时候,真的只要几步路的距离,或者是过两个路口就能找到的位置。
大妮心里想,真是天大地大,做人做事不厚道的多得去了。
县一中的管理还是比较规范的,大妮在门口就被门卫室的老大爷给拦住了,他详细盘问了大妮的身份和来历,还叫大妮在一个来访人员登记本上签字画押,然后打了一个内部电话传到县一中的宿舍管理处,不一会儿,阿华就来大门口了。
幸好大妮记得阿华是高一几班的,开学的前两天,许智慧来找过大妮,和大妮玩了一会儿,她告诉大妮,她不准备复读初中了,许家爸爸已经给她交了择校费,办好了县一中指标就读手续,而且八月初的时候,连班级都分好了,过两天她就要去一中报到了,另外还说了阿华会和她约着一起去,许智慧还说了她和阿华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班级号是多少都说给大妮听了。
当时,大妮正为自己不知何去何从而懊恼,许智慧那天说的话,让大妮听了心里更难受,这真是同人不同命,出生好什么都要好一些。
现在想想,还得感谢许智慧,要不然大妮怎么能找到阿华呢。
阿华带着大妮到了她们住的寝室,因为是星期六,她们学校的规矩是周一至周五上全天课,也是三个晚自习,但是一般双休日上午上半天课,下午组织看电影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再就是每个月放一次假。
大妮来到县一中的女生寝室门口,同样是有一个小院,但小院里是一个小二层的宿舍楼,两层楼已经住满的学生,看那楼道走廊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晾晒着的女生衣服就知道了。
大妮再一次感觉到,人的命运就是如此不同,眼前阿华她们的学校名声和住宿条件,都是县里最好的,但不知她们这帮同学,以后的人生又会怎样,大妮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和她们似乎已经不是同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