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年,寒冬,朔风凛冽,席卷大地;鹅毛飞雪,片片而下,顷刻间,大地银装素裹。
姑苏城外,寒山寺中一名法号为修元的老和尚,在其禅房中默默地圆寂了。第二天,前来打扫禅房的小沙弥发现后,大惊。随后整个寒山寺知道了,方丈也大惊失色,立即安排下去,一面上奏朝廷,一面令撞钟三组,每组九音,再等待朝廷的御旨。三天后,御旨下,追封修元禅师为“护国禅师”,风光大葬!
修元禅师,何许人也?为何圆寂后能得此殊荣?待吾慢慢道来:
修元禅师,俗名钱万康,姑苏人氏,出家前,家住姑苏城外寒山寺下花溪村。
寒山寺脚下,有一村落,名为花溪村。因其每逢春季,村中大小溪流都漂有从上游野花坡落下的各色花瓣,看起来蔚为壮观,因此得名“花溪村”。
花溪村方圆十里,近千顷良田的地契都在大地主钱万康手中。钱万康虽是大地主,但他不像教科书说的那般不堪。其祖上三代曾在康熙、雍正朝中担任过三品,甚至二品大员,三代下来家中也颇有富贵,就置下一些地产,买了几座山林,作为家中底蕴。
但是到了钱万康父亲一代,情形有些变化。其父钱明志,从小娇生惯养,虽生性纯良,但在长辈的溺爱下有些纨绔子弟的味道。不务读书,只知玩闹,又因是单传,就这样继承了家业。之后变本加厉,被诱骗下,迷上赌博,十年间竟败坏了家中近半数的家业。
后来还是其妻看不下去了,暗藏了一部分地产,保存了一线希望,在钱明志因酒色而死后,这暗藏的地产和剩余的少得可怜的几间店铺,就归于钱万康继承。
由于前车之鉴,钱万康之母,宋氏,很是注重儿子的教育。在打点家中上下,给儿子创造良好环境的情况下,请姑苏城中最好的夫子给儿子启蒙授课。生活处处,考虑周全,无微不至。最后钱万康也不负其母宋氏所望,以二十岁之龄,考取了江南府乡试第一名,成为解元,廪生,举人老爷。后来在接下来的会试、殿试中都取得一榜前三名的绝好成绩,最后成为榜眼,被乾隆召入翰林。
在为官十载的生涯中,钱万康以前美好的世界观正在渐渐改变,官场中的种种黑暗给于他巨大冲击,但他不改初心,坚持以苍生为念的为官理念。为此在京中得罪了不少权贵,不久就被赶出京城,外放岭南。但是这并没有击垮他,逃离了京中的泥潭使他松了一口气。
在地方为官一方虽然也会有各种地头蛇,势力的阻扰,但他已不是吴下阿蒙。京中三年的历练,使他懂得妥协和计谋,在协调各大小势力的情况下,励精图治,他所治下已日渐繁华。各种考绩都是上佳,京中权贵就是想昧上,也要考虑行不行!乾隆可是很明智的!五年任期满,被乾隆回召回京中,任大理寺三品大员。
虽位高权重,但不懂得官场中的人事往来,为和珅所不满,被和珅打压,两年后,钱万康最后不堪受辱,向乾隆上交辞呈,三次以往,才被准奏,受赐一些金银细软,就衣锦还乡了。和珅虽不满,但钱万康也没有得罪死他,再加上钱万康的官声和名声都很好,乾隆爷也知道,所以还是放了钱万康一条生路。
回到姑苏,钱万康移居花溪村,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又在寒山寺附近,佛光普照之地,是一方福地。在花溪村置下千顷良田的地产,分予花溪村村民,每亩只收其收成的三成,再加上在村中建学堂,修桥铺路,接济穷苦人家,被当地百姓称为“活菩萨”。
待到其四十岁时,钱万康已是儿孙满堂。突然有一天,钱万康感念佛祖的召唤,处理好家中事务后,只身前往寒山寺出家为僧。据后来为钱万康剃度的寒山寺方丈静持回忆,第一次见到钱万康时,晚霞漫天,夕阳的红光照射在钱万康身后,就如降世佛陀一般。
钱万康出家剃度后为“修”字辈,法号“修元”。此后世上再无钱万康,只有寒山寺中念一天佛经,撞一天钟的比丘僧修元。
也许,修元真的是与佛有缘,再加上未出家前的几十年儒学底蕴,佛经在修元眼中是生动有趣的。念诵着佛的经典,观想着佛陀一生中修行的点滴,并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地模仿佛的言行,出家十年后,已是一方大德高僧的修元,决定出家云游,遍访天下高僧,体悟凡尘疾苦。于是装好行囊,与方丈师兄说好后,就云游天下去了。
开始行至花溪村,前去看了一眼后人的情况,得知后人生活的很好后。就了无牵挂的离开了。
云游天下三十年,行程五十万里,走遍华夏的山山水水,遍访当下的高僧大德,看遍尘世的悲欢离合。救济过无数难人,辩论过无数高僧,看过奔腾汹涌的上天之水,黄河,见过千帆过尽的涛涛碧水,长江。也经历过瘟疫的灾难,人性的纯善与险恶。甚至在云游二十年后还远渡重洋,东渡日本,在幕府统治下的异域风光。也与日本的高僧进行过激辩与探讨,其高僧大德之名也曾响誉日本。
十年后,修元回渡东土,回到大清,回到姑苏,回到了寒山寺。
回到寒山寺的修元,闭门谢客,回门静修。在禅房里每日打坐,冥想,想想这三十年的云游生涯中的得失、功过、体悟,总结每次与高僧大德辩论的感悟,回想日本异邦的优劣,就这样,每天都总结一点写下来,总结了九年,再有一年时间整理成册。一共三千卷,共九十万余字,修元将这取名为《静善经》。
《静善经》完成后,修元便在寒山寺中隐居起来,晨钟暮鼓,静诵佛经。但是,远在京中皇城的乾隆爷却没有忘记他这位曾经当朝的榜眼,如今的高僧。于是在乾隆爷三次下诏的催促下,修元终于应邀前往京城,这个他阔别几十年的地方。如今已是九十八岁高龄的他,被皇帝特许乘坐龙撵入紫禁城。在隆重的仪式后,修元入住紫禁城,担当大主持,总领天下寺庙事宜,为皇家在佛前祈福。
几年后,修元送走了乾隆皇帝,在乾隆皇帝的葬礼上为其念诵《往生经》,据传闻当时乾隆爷的金棺在修元念经时发出八彩佛光,场面甚是震撼。为此,修元颇受后几代皇帝的敬重。修元先后陪伴并送走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任皇帝,并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于光绪元年有感自己归期将至,向光绪帝请辞回寒山寺料理后事,静待归期。光绪帝不忍,三番五次的诚恳请求,最终准许了。
回寒山寺后,修远再一次隐居起来,每日诵读佛经,参拜佛神,于光绪三年寒冬一个夜晚,在自己的禅房中,静静圆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