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星回去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宿舍里上官杰在听音乐,罗堃在看书,包欢在床上呻吟。
原来今天爬山时,包欢太兴奋了,以至忘乎所以地要孟浪狂奔。一不小心“奔”趴下了,脚上划了好长一个伤口,幸好几个同伴及时把他抬了回来去医疗室包扎了一下。不过幸好包欢自小调皮,摔伤破皮早已习以为常,故而他也不算太在乎。叶星忙去安慰了一下,也算是表示深表同情吧!
接下来便是入大学的第一课--军训。这可是令大多数学生都很头痛的事。虽说中学阶段也曾有过,但毕竟没这么严格。况且,在这么靠近赤道的地方,太阳光线都是热辣辣的直射,地面上干的连气都冒不出来。大家更不情愿的是穿套不知是哪一年开始积压在仓库一直处理不掉的破军服,穿起来就完全是三十年代的八路军。
上官杰更讨厌的不是这些,他总觉得军训没什么作用,如开例会一般只是形式而已。不过就是大伙在一起走路齐一点,姿势正一点,如此而已!并不能强身壮体,更谈不上保家为国,那只是唱高调,就象喊******的口号一样。他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可不愿象个机械人那样受人摆布。
不过他期望不要军训就象期望天不是蓝的,海不是咸的一样绝望,有意见是可以保留,没人会听,军训还是如期开始了。
不管他对军训有多大成见,但对于子弟兵,上官杰还是像多数人民一样拥护的,当然不是受中学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影响。因为他清楚在战争时期,是军队用血肉之躯筑了一道又一道长城,在和平时期,还是他们在边疆,在危境,在重地,默默地奉献青春。然而,他们浴血沙场之时,达官贵人却在后面声色犬马,作威作福;他们默默奉献之际,大多数人却在灯红酒绿之所觥筹交错。芸芸众生都是平等的,本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道理让这些子弟兵如此清贫劳累,不该对他们如此不公。而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挥洒血汗,谱写壮歌,因此,对于他们,上官杰永远都是一种崇敬的态度。
或许总是跌了很多跤,碰了多次壁后,才会知道现实的艰辛,很多事总要亲身体会之后,才懂得是如何的艰难。
他发现和这些当兵的接触之后,才知道为什么巍巍老先生要称作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了。他由衷佩服自己连才两天都难以忍受的军事训练,这些同龄人甚至比他们年龄还小一点的人居然能够忍受了两三年。其实,在休息的时候,这些排长连长们的眼神里也经常对他们这些大学生流露出羡慕的神色,或许,这里也曾是他们梦想的地方,他们也曾为这个地方奋斗了好多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因而对大学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他们也都有着一种莫名的留恋~~~~~
”泥巴糊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是为了谁----”
这首98抗洪时的歌曲是上官杰所在的连最喜欢唱的,每次这首嘹亮的歌声在心中回肠荡气地响其,官兵的眼神中全是异样的肃穆,全体学生亦是热血沸腾。
上官杰与叶星所在的是刺刀连,连长把大部分时间都教他们练习刺刀。沉甸甸的老式半自动步枪,时抬时放,累的要死,每个人的手上,肩上,腰间都磨起了泡子,将身体包的密不透风的军装每天都往下淌水,但看到更为劳累的排长连长,同学们把什么都忍下去了。
何况,能够扛上枪也是荣耀,三十多个连能挂上枪的只有两个,练刺杀操的只有他们一个,无形中就会有一种优越感。有时候,能够在女生面前手挥刺刀整齐划一的做出一个个完美的动作,听到女生们“哇”一声的惊叹,心中更是沾沾自喜。
其实,自军训那天起,上官杰每天醒来时,脑子中就只有八个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近二十天的磨练终于熬了过去,叶星的感觉是“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因为他看中的是名气,上官杰的感觉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因为他注重的是技能。
最后一天是全校军训的大操练。刺刀连全连上下都激情膨胀,跃跃欲试,因为军训他们最辛苦,也就要最出色。却不想在整装待发前,团里的一个戴眼睛“自称”是政委的白胖军官,指手画脚的说这个连队的排列有问题,应从新调整,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了已深受爱戴的连长,的确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连长十分窘迫,但还是紧闭双唇没反驳一句。全连的同学才不管那么多呢,死盯着那张饱食终日的大胖脸咬牙切齿,直想用刺刀给他来几下,不过还是被连长凌厉的眼光压下去了。后来上场演练时,全连战士都怀着一脸怒火,尽最大努力结束了表演,赢得全场掌声雷动。
军训结束之后,叶星终于知道了那位朝思暮想的女生的名字。那是在军训后的一个晚会上,几个连在一起联欢,副团长点了几个人上台来献节目,其中有她,那个时候叶星才知道她叫楚卿。当时楚卿身穿绿色军服在台上一站,宛若一棵青青小树,失去了着白装那份轻盈,但更多了份清雅,她共唱了两首歌曲,一首李汶的《暗示》,一首陈慧娴的《熏衣草》,吐字清晰,珠圆玉润,十分悦耳,赢得台下一阵又一阵掌声。叶星没有鼓掌,只是将目光笼罩在楚卿的身上,久久未曾移去----
几天后,军训的官兵就要离校了,本来并未通知同学们,但一大早上同学们就自发地在路的两旁整齐地站了两列。当送别的大巴缓缓驶来时,同学们都拥着围了上去,“排长”,“连长”地喊个不停,教导员们也从窗口探了出车,不断地挥手,好多女生都哭了起来,一些男生甚至教导员也红了眼圈,依依惜别的场景总是那么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