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在位时期,尽管政局颓败动荡,但以蔡邕为主的蔡氏一族可谓满门荣耀。但是令蔡邕最引以为豪的,是自己的独生女儿——蔡琰。
蔡琰生为女儿身,丝毫不逊色于男儿。自幼熟读经书史略,通晓音律歌赋,深受其父影响写得一手好字。最广为流传的还有她那九岁听音辩弦的故事。
尽管深知这个时代在家族中生为女儿并非幸事,蔡邕却为这个女儿倾尽一切。为保障女儿日后生活,蔡邕在女儿年少时期,就与河东望族卫氏一门二公子——卫凯,定下婚约。
蔡氏一族与卫氏一族同为名门之后,累世交好,两家联姻更是美中乐事。
汉历中平一年,蔡卫两家结伴出游至边塞。收到时局不稳的消息后,立刻找寻安全之所就地避难。
蔡琰从来都是聪慧稳重的孩子,但十一岁是避免不了好奇心的年纪。自幼在父亲教诲下洞悉当今局势的蔡琰,在来到边塞后更是对汉匈交界处的实情充满好奇。
“阿琰,你去哪儿?”
蔡琰好不容易在长辈忙着部署守卫时单独溜出来,结果还是被发现。好在发现的不是别人,而是年长她五岁的未来丈夫——卫凯。
卫凯今年十六,也算一个风度翩翩的儒家子弟。最令蔡琰满意的,还是卫凯非常顺从自己未来夫人。可是,蔡琰从心里对这门亲事不抱有好感。
蔡琰看着对自己笑容满面的卫凯,灵机一动的拉住他:“好不容易来到边塞,总是呆在哪里都一样的地方,很无聊的。”
卫凯太了解蔡琰的小心思,虽然违背长辈不好,但是他无法忍受蔡琰的请求。
“外面这么乱,听说很快会有战乱。边塞向来不稳定,我们也别跟着添乱。”为了蔡琰的安全,卫凯最终还是负责任的开解蔡琰:“等风平浪静之后,我们再来。”
蔡琰一脸嫌弃的甩开卫凯,埋怨起来:“卫凯你是没有自信保护我,真失望。”
蔡琰悲哀自己的未来丈夫竟然是个这么懦弱的人,真心无法忍受。
无措的卫凯焦头烂额的时候,卫氏一族的嫡长子——卫焜正好路过,抓住不听话的两个人。
卫焜自小就很依着疼爱蔡琰,蔡琰借机对卫焜央求。卫焜受不了蔡琰的一番“无事论”,最终答应帮忙隐瞒长辈。但是蔡琰一个女孩子去真的很不合适,卫焜指名让身为未婚夫君的卫凯跟着。
柔弱的卫凯在蔡琰心中一直没有什么男子汉气概,好不容易哥哥帮自己找机会,当然不能再畏首畏尾,保证会好好照顾蔡琰。
边塞的城镇有许多不同民族的人聚集,很是热闹,根本没有恐慌。不过这也和边塞居民习惯了战乱有关系。
蔡琰对所见的一切都很新鲜,厌烦卫凯对自己的管制,可是卫凯也不是草包,与蔡琰斗智后依旧紧紧跟着蔡琰。
天不逢时,本来热热闹闹的小城镇忽然之间被没有任何征兆的战争阴云笼罩。驻扎在临近的大批汉军进攻汉匈交界之处,远远的可以听到匈奴军队策马而来的滔天声势。
没有事先收到消息的边塞居民、商旅,全部被混乱的局面慌了心神,四处逃窜,根本无人来估计年幼且陌生的蔡琰。
蔡琰在书本上了解过战争的可怕,亲眼见到后完全被真正的战争场景震撼。她恐惧害怕,聪慧的头脑在此时也根本派不上用场。
“小心。”被忽视的卫凯在蔡琰发愣遇到危险时,冒着生命危险推开蔡琰,还不忘大喊:“快跑。”
蔡琰被推倒在地,只见一队又一队军马阻绝视线,扬起的尘土令眼见的一切变得更加呼啸恐惧。
灰头土面并且受到惊吓的蔡琰被逃散的人群推搡着来到城外的空地,辗转后不幸陷入战争的屠杀阵营。
各个民族的人与军队混成一团,根本不在乎谁的身份,有武器的见人就杀。
蔡琰知道战争就是这样,可是看到保卫汉人的军队在不由分说屠杀汉人时,蔡琰只能够一边哭喊着一边逃命。
蔡琰穿着红色的衣服,像燃烧的火焰一样,哪怕混在被飞扬沉屑笼罩的人群中也格外显眼。
嘶喊的声音、哀求的声音、笑声、哭声……不论男人、女人、小孩子,无一幸免。明明耀眼的太阳就在头顶上方,为什么眼中所见尽是昏暗的黄,与触目惊心的红?
染血的刀锋那么刺眼,在蔡琰恐惧央求的注视中飞快的靠近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思考,闭上眼睛等待曾嗤之以鼻如今却无法逃避的命运。
只听见一声厮杀,自己并未感受到任何疼痛。蔡琰惊愕的睁开双眼,昏暗光芒下骑在马背上耀眼的男人映入眼帘。
是一个雄壮的匈奴男人——狂放披散的黑色长发、印刻着古老图腾的发带、染血的锋利弯刀、冷峻肃杀的面孔、不同于汉人浅色的眼眸。
落魄的蔡琰还未来得及站起道谢,那个匈奴男人就策马淹没在混乱的厮杀之中。
重得生机,蔡琰没有犹豫起身便开始逃命。祸不单行,蔡琰撞到了一个穿着比自己还要耀目的红衣女孩。
女孩晕倒在蔡琰面前,令心善的蔡琰无法坐视不管。蔡琰一筹莫展之际,蔡家的护卫来到。蔡琰顺势将晕倒的女孩带回安全的地方。
惊魂未定的蔡琰回到安全的住所后,得知同样被救回的卫凯在战乱中受了重伤,此刻正奄奄一息的躺在床榻之上。
蔡琰并没有被严厉责备。借卫家的言辞来说,毕竟年龄还小,而且也受了惊吓。可蔡琰感受的到,父亲的担忧与失望。
当蔡琰看到因为自己的任性、临危还不顾生死保护自己的卫凯奄奄一息的样子,蔡琰清楚的明白自己这一生都别想再弃他不顾。
按照医师所言,卫凯即使能够保住性命,将来的人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床榻之上度过。为了让卫凯更好的恢复,蔡家和卫家作别各自回府。尽管卫家的人没有埋怨什么,敏感的蔡琰却感受到卫凯母亲的敌意与怨恨。
蔡琰从边塞带回来的红衣女孩醒来后说出自己的身世。她本是汉人,名叫任雪,父母都是商人。两年前迫于生计父母将哥哥转卖,自己则随着双亲到匈奴经商,不想被匈奴人扣押。父母带着自己好不容易逃回边界,赶上汉匈交战。父母在战乱中去世,自己要不是被救,也早已不在人世。
蔡琰很喜欢这个女孩,加上身世如此可怜,实在不忍心这个拥有美丽容颜的美女坯子流离失所,请求父亲让她留在府中。
蔡邕了解任雪的身世后,让任雪成为蔡琰贴身婢女,还让她和蔡琰接受同样教育。并且蔡邕答应帮忙寻找任雪失散的哥哥——姜冰。
不久后,“太平道”的张角率领民众,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爆发,衰败的朝堂更加行将就木,宛如垂死老朽。
任雪不但容貌出落的越发漂亮,诗书礼仪、音律歌舞也都尽善尽美。蔡琰非常信任她,把她当做自己的亲妹妹倾尽所有爱怜,还从她身上学到很多身处闺阁没有见过的东西。
蔡琰十四岁时,蔡家的族人在朝堂上被排挤。蔡邕为了不让蔡氏一族受到牵连,劳心劳力。有一日蔡琰经过父亲与人议事的厅房时,无意间听到父亲要把任雪送到宫中。
蔡琰知道这是政治上时常出现的交易,但她坚决不同意牺牲任雪,与父亲理论好久。也是这个时候蔡琰才知道,父亲当初肯留下身份不明的任雪还给她好的教育,就是看中任雪的容貌,为了让任雪在必要的时候成为一颗棋子。
明明都知道这些阴暗面,亲身经历才知道是多么可怕。正如当年边塞之乱,要不是有人救了她,现在蔡琰也不会存在于世上。蔡琰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任雪,明明好心救她,最终却是害了她。
虽然只有十二岁,任雪很明白事理,自愿为对自己有恩的蔡氏一族入宫当侍女。
愧疚的蔡琰没有和任雪作别。从那以后,蔡琰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置身事外,只当一个清醒的旁观者。
对于任雪,蔡琰只知道她入宫后受排挤被贬至冷宫……然后,蔡家遗弃了这颗棋子。
她在任雪命运上明白什么是女人。如果不想成为下一个任雪,蔡琰必须坚强——坚强到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束缚她。
蔡琰十五岁,取字昭姬,行成人礼。一月后,河东卫焜来到蔡府,带来卫凯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卫焜希望蔡琰嫁入卫家,与年满二十的卫凯履行婚约。
蔡琰一直都知道父亲为自己许下的这门婚事,是为了保护自己,加上从小到大卫凯从来都为自己奋不顾身,答应完成婚礼仪式。
这几年蔡琰探望过卫凯,他因为当年的伤势整日躺在床榻上,命不久矣。可面对蔡琰的时候,卫凯永远笑的那么轻松温柔。
卫凯强撑身体与蔡琰行成亲礼,结果回到房间后就瘫倒在床榻之上。蔡琰充满愧疚,卫凯却非常开心的和她谈起过往之事。
“你不用对我愧疚,是我对不起你。”卫凯还和以前一样的云淡风轻:“你正是大好年华,又是蔡邕的女儿,如今却嫁给我这个命不久矣的人。”
蔡琰微笑的面对卫凯,说:“从小到大,除了父亲,你对我最好。我还记得,每次出事,你都会挡在我前面。”
“这么好的夫君,我很满足。”明明知道卫凯的身体,蔡琰却只能强撑笑容:“那我们休息吧。”
卫凯笑着说:“我的身体我清楚。我想过解除婚约,但我还是自私的希望,你在最后的时刻能够陪陪我。”
蔡琰和卫凯相视一笑,坐在一起聊了许多的事情。很奇怪的是两人以前经常在一起,但感觉如此亲近还是第一次。卫凯知道蔡琰一直以来很嫌弃懦弱的自己,但是只要能够呆在蔡琰身边,就非常满足。
被人如此热切的爱着,蔡琰应该是开心满足的,可是为什么看着在交谈中眉飞色舞面色渐渐红润的卫凯,蔡琰的心中渐泛酸楚。
“起风了。”卫凯看着被拂起的纱帐,淡淡的笑着。转头看着身着美丽新娘装的蔡琰,说:“爱情真的是个好奇怪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后悔。阿琰,什么时候我能看到那样的你呢?”
蔡琰不明白卫凯的意思,只有以笑容来回答。卫凯睡意涌上,让蔡琰帮忙关窗子。
蔡琰起身之后,思维清晰好多。自从任雪的事情发生,蔡琰时刻都在严格要求自己。而在与卫凯回忆这段青葱岁月的时候,是那么的轻松。或许就这样留在卫凯的身边,是正确的选择。
可当蔡琰关上窗子回到卫凯身边时,卫凯带着淡淡的满足微笑却再也不会睁开双眼,热切的注视她。
卫凯去世,嫁入卫家失去蔡家大小姐这个身份的蔡琰,受尽了白眼,好像是她害死卫凯。蔡琰并没有计较,因为卫凯的死的确与她脱不了关系。
在卫家人眼中,没有以泪洗面来哀悼善良二公子的蔡琰处于众矢之的。要不是卫焜还在帮扶她,她堂堂蔡琰已经沦落的和婢女差不多的地位。
朝堂动荡,蔡家在朝廷的势力日渐削弱。蔡琰有着自己的傲气,以前不会找家人帮忙,现在自然也不会。而且连这些都不能忍耐,以后该如何?
蔡琰以为自己足够坚强,直到有一日醉酒的卫焜闯入她的房间,向她诉说自己多年的爱意。还说出当年是自己嫉妒卫凯,才借着汉匈战乱想要除掉卫凯。蔡琰知道真相,想要告知卫府的人,哪知被府中人“捉奸在床”。
卫焜为自保声称蔡琰不甘寂寞勾引他不成,陷害他。蔡琰辩解无人相信,骄傲的她毅然离开卫家——没有卫凯的卫家,根本不是她的归属。
好在董卓掌权后,蔡邕受到重用,蔡琰回到父亲身边,不至于漂泊无依。好景不长,天下各路诸侯结盟攻打董卓,蔡琰跟着父亲西迁到长安。
也是到了长安后,蔡琰重见当年的任雪。她拥有足以撼动一切的绝世容颜,却也变得冰冷无情,声称自己乃司徒王允的女儿——貂蝉,不是任雪。
蔡琰知道逝去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没有追索下去。更何况危机并未解除,蔡琰要为自己留有后路。
不久后,司徒王允使用连环计,利用董卓身边的得力干将吕布,共同诛杀董卓,貂蝉也被许给吕布,风光无限。蔡琰想着和父亲从权力漩涡中脱身,哪知父亲因为感念董卓得罪王允,被打入牢狱。蔡琰想营救父亲,父亲一心赴死,只是嘱托女儿一定要活下去。
蔡氏一族彻底没落,蔡琰为保全自己请求貂蝉念在昔日情分帮自己脱身。貂蝉表面上并没有答应,私下却派一个名为董祀的男人保护蔡琰逃出王允的势力范围。
被权力冲昏头的王允派人追杀蔡琰,董祀为了保护蔡琰一个人留下阻截追兵。于是蔡琰带着父亲生前留下的珍贵文作独身逃到相对安宁的边塞,住在乡下的祖屋中。
历经风霜的蔡琰只想着活下去,决定忘记过去的一切投身于书本中,继承父亲大文豪之英名。
建安一年,九州尽是战火的大汉边患问题再起,蔡琰没能逃脱,被野蛮的匈奴人掳到匈奴。也不知是福是祸,有途经匈奴的汉商,认出她是蔡邕的女儿。
匈奴人不敢得罪蔡琰这个身份高贵的汉人,将她随同其余汉人俘虏送到匈奴的掌权者——左贤王所在的东王庭。蔡琰知道匈奴局势,也知道匈奴的左贤王性情残忍,尤其仇视汉人。蔡琰曾经被匈奴人救过性命,想着或许会有善良的人帮助她。可是前往东王庭的路途中,蔡琰所见只是徒消希望。
到达东王庭,为取悦左贤王,押送的人都强迫女俘虏换上匈奴的服饰。可是左贤王都没有出现,便下令将汉族的男人诛杀,女的则在犒劳过辛劳将士后斩杀,不留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