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详细排查后,她来到长桥边对着下跪的百姓说:“各位乡亲们,听我说两句好吗?”
众人停止了叩拜和叹气,纷纷抬起头来。只见一位英俊的少年站在桥边。
“各位大叔、大婶们,今年大旱,塘栖一带尤为严重,不仅田里庄稼颗粒无收,就连河水都断流了。我知道大家好几天都没喝到水了,但是香也烧了,菩萨也拜了,还是没能求来水源。难道我们就这样把希望寄托在老天爷身上,每天坐吃等死、怨天尤人。听我一句劝,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四处找找,看有没有地方可以打到水源。”
众人议论纷纷,对着静好指指点点,不仅没有丝毫动容,还愈加虔诚地拜佛求神,好似静好刚才的话对菩萨有大不敬的意味。
“没用的,能挖的早都挖遍了,这是老天爷要惩罚我们呀!”一位中年男子说着,旁边躺着他奄奄一息的儿子。
“东庑三郎祠庙前可曾挖过?”
“挖了也是白挖,它旁边的塘河就是第一个断水的,何况祠庙比塘河地势还高。怎么可能有水?”人群中又一位男子说道。
“小伙子,你是才到这里的吧。我们都挖了一百多口井了,没一个出水的。”
“是呀!是啊!”大家跟着附和着。
“那些地势低的,平时有水往出冒的地方,现如今都打不出水来。其他地方想都别想”
“其他地方打不出水来,未必祠庙前也打不出水,不管怎样,我觉得都应该试试。”
“小伙子,别白费力气了,没有人会听你的去挖井的。”
静好看见大家对于挖井这件事都是心灰意冷,但是仅凭自己一己之力,肯定是挖不到水源的,这可如何是好?想到这里,她望了望自己的钱包,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乡亲们,如果你们不相信我,我现在就去东庑三郎祠庙挖出水给你们看,有没有要和我一起的?”
众人都摇摇头,看热闹似的无动于衷。就这这时,那个奄奄一息男孩的父亲抱着孩子走了出来,对着静好说:“我跟你去”
静好感激地望着他,并从兜里掏出几文铜钱递到了他手上。众人见有利可图,便便纷纷加入到祠庙挖井的队伍中。
静好挑了几个精壮的年轻人,便来到了祠庙前。几个人一边挖一会就冒出水了,大家兴奋不已,扔掉锄头大口大口的痛饮起来,他们真的好久都没有这么尽兴地喝过水了。男子赶紧捧了一鞠水,送到男孩的嘴边,那小孩在尝到是水后,大口的吸允着,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有的人则直奔长桥边,要第一时间把这个天大的好信息告诉村民。
“太好了,哈哈哈,终于挖出水了,我们大家有救了。”
“是呀,这井水又清又甜,”
“比塘河水位还要高好多,小伙子你真是神仙下凡呀,谢谢你救了我们!”说着几个中年男子都向静好施礼。
静好此时也捧了一鞠水正在饮用,看见大家向他行礼,赶紧扶起他们,鼓励他们继续挖下去。果不出其然,在这里挖井不仅能挖出水来,而且还打通了地下水脉。
等众人纷纷赶到时,井已经挖好了,乡亲们争先抢后的用锅碗瓢盆舀出水来喝,一个个痛饮一番,畅快淋漓后才想起这位恩人。
“恩人,请受我们一拜,”为首的村长说道,接着众人都跪倒在地。
静好那受过这等大礼,赶紧上前扶起老人。“大家快快请起,我也只是碰巧选到这里,毕竟能挖的地方都挖遍了。”
“恩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你救了我们大家,刚才桥边言语上多有冒犯,还望恩人不要介意。”
“大家也是一时心切,眼看着四处打井又寻不到水源,心灰意冷时只能寄希望予上天,我又怎会不理解呢,”静好正说着,就见那位奄奄一息孩子的父亲走了过来,二话不说就把几文铜钱塞到了她手上,之后又有几个人上前把铜钱塞到了她手上。
静好欲拒绝,想把铜钱退还给他们时,村长挡在了她的面前。
“不知恩人是哪里人?怎么称呼?都说**************,我想用恩人的名字命名这口井,”
“我姓郭,单名一个璞字”静好觉得这勘察风水的本领是跟师祖学来的,如果不是根据师祖倾尽毕生心血所研究的风水术,她定时找不到地下水的发源地,那么真要刻字留名,这份功德也应该算到师祖头上,她顶多是个借花献佛。
“好,乡亲们,从今以后咱们就给这口井就取名“郭璞井”,以报答恩人的大恩大德。”
“好好好,谢谢恩人呀,恩人一生平安呀!”大家异口同声道。
眼看着井已经打好了,也解决了饮水问题,静好便和大家告辞,继续赶路。约莫走了半个多月,来到了河南商丘,因所剩盘缠不多,静好只能在此呆上几日,好准备一些路费干粮。
她来到一家客店,算了算身上的钱,只能够住一晚上,便对着小二说道:“有没有下等的房间还空着?”
“下等的房间?这位爷,杂货铺可住的习惯?”
“多少钱一晚?”
“呵呵,不贵,只要50个铜板”
“等一下,老板,你再给我拿5个馒头,”
“好勒,爷,你先回房间等着,馒头随后就给你送到。”
静好来到杂货间,比她想象中的要干净些,可见肯定也有一些落难的秀才、江湖人经常住在这里。只是设施比较破旧些,墙角处还有老鼠洞。不一会小二就送来了馒头,静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填饱肚子再说,便狼吞虎咽起来。
待解决了温饱,她才开始发愁下一步的盘缠为题。她打开包袱,想看看还剩多少银两时,忽然瞅见了一个彩绘小陶俑,陶俑中的女子着红色的汉服,正专心致志的吹着笛子。这个陶俑是她师傅某次下山采药时,在河水中捡到的。师傅曾说过山间有一处汉代皇后的墓地,那么这个彩绘小陶俑多半是因几天前的那场大雨从墓穴中冲出来的。见她对这个小陶俑喜欢的不得了,师傅当场就送给了她。所以这次临走的时候,便也带在了身上,眼下只能靠它换点盘缠了。
第二天一大早,静好就来到了当铺,当她把陶俑取出来拿给老板看时,那个老板顿时眼睛就直了。
“这位公子,你先等一下,我去里面取个东西。”
“好的。”老板走后,静好还在心里琢磨着到底能当多少银两?
“公子,你这个陶俑虽然很少见,但是还是有瑕疵,而且颜色也在慢慢地褪掉,依我多年前的鉴赏经验,你这个陶俑最多值五十两,”老板爱不释手的摩挲着陶俑,但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道。
“五十两,太少了,一百两行不行?”静好本来觉得五十两已经够多了,但见老板开口就五十两,她怎么得也要多要些。
“这样吧,八十两,不能再多了,再多你就要到别处看看了。”
“好的,八十就八十。”
静好从当铺出来,心里美滋滋的,再也不用为盘缠发愁了,
但还是尽快到达平城的好,才能这能打探出妹妹的下落。她一边想着一边往回走,就在她拐进一个胡同时,二个黑衣人拦住了她的去路。
静好一看,形势不妙,自己肯定不是黑衣人的对手。灵机一动,从随后的钱袋里掏出几文铜钱朝前面仍了过去,黑衣人并不为金钱所动,看见静好朝后面跑去更是穷追不舍。
“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行凶,再过来,我就要喊了。”
“你喊吧,任你喊破喉咙,也没人救你。”一个黑衣人手持利剑咄咄逼近。
“你们既不为财,临死前总该让我知道,我到底得罪了谁?”
“怪就怪你……”
“把她带走”另一个黑衣人打断了他的话。
静好听到此处,便知她现在没有生命危险。拼命反抗起来,和歹徒撕扯间,忽然发鬓脱落,发带跌落在地,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随之飘散开来。
“呦呵,还是个女的,”
“老大,不如我们先……”歹徒一脸的淫笑。
“办正事要紧,带走”
“放开她”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只见一位风度翩翩地公子出现在面前,浓眉大眼,手握长剑,气势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