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回到屋里炕上,熟睡的小立新大概做着什么美梦,脸上的表情甜甜的……
姚爱心里还在怦怦乱跳,景睿的话吓得她不轻,气还没有喘匀。
她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又盯着小立新看起来……
这个不该过早出现的孩子……
不!也许压根儿就是错误地降临于世的孩子……
“小爱!你确实是铁了心要留下这个孽种?你是不管我们怎么磨破嘴皮子也不打掉他!是吧?”爸爸从来没有像这样生气过。他嘴唇发青,还微微颤动。
妈妈未曾开口,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哥哥不知说什么好,小爱小爱地叫着。
妈妈强忍着不哭,泪眼望穿秋水地哀求:“小爱呀!听听大人的话,打掉这胎儿吧!趁着它还没长成人。”妈妈说不下去了,又呜咽起来。
哥哥一边实在忍不下去了“小爷爷发话了,要你趁现在人们都不知道,赶紧把胎打掉,嘛事没有,等传扬出去,丢了家人的脸,你就会被撵出家门的。”哥哥想了想又补充说“小爷爷说了,除非等他死了,你永远都别想再踏进姚家堡半步!。”哥哥看姚爱还不吱声又说:“小爷爷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谁都不许破坏’。”
姚爱想着自己当时蜷在炕犄角,听着他们的话,横下一条心,不言语。沉着,镇定的她,豁出去了,誓与肚子里的孩子共存亡!她任凭他们怎么说教,就是没有任何回应。
爸爸气得腾腾几步出去了,又腾腾几步回来了,手中多了条鞭子。他近乎嘶喊:“我们都是对着老柳树说话吗?你的皮难道比老柳树的皮还厚吗?”
爸爸故意把手中的鞭子扬了又扬。
姚爱不是不害怕,心中一抖,吓得拱起了腰。
妈妈吓得筛糠了。
爸爸真地气急了,“信不信我这鞭子可不认人,打到老柳树身上也会去层皮。”
他高高扬起手中的鞭子,脸憋得如同猪肝——“成子!把他给我拽过来,我看看她能不能听听这鞭子的。”
爸爸尽管气得如山神爆跳,可还在虚张生势,高扬着手中的鞭子……
哥一只胳膊拄着炕,蹭到了姚爱跟前,“小爱,你快答应吧!爸给你气坏了。”
姚爱记得清清楚楚,她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妈妈一说话就要哭,又忍着说:“小爱呀!听人劝,吃饱饭,你为嘛这么犟啊?”
“你们都给我一边去!”爸爸伸了伸胳膊,铁青着脸,抬腿跨到炕上,看着姚爱,喝呼一声“趴下!”
趴下就趴下!姚爱后背朝向了爸爸。
“哎!孽子!”爸爸咬着牙,鞭子一下,一下,又一下,落在了她的身上……
虽然没多大的力度……
虽然还隔着几层衣服……
爸越打越气。
妈疼得只会哭。
哥则嗷嗷地叫……
不停地鞭子落在姚爱身上,她感到了像火灼一般疼痛。她只觉得眼前一黑,心如死灰。
爸爸实在打不下去了,“不要给她饭吃,饿她两顿,让她清醒清醒。”
劝说没有得到的结果,鞭笞也没能解决问题,不给饭吃同样没用。
她就这样坚持保住了肚子里这个小生命。
姚爱又看着睡得香香的额头冒了汗的儿子。
是什么让她非留下这么个小小人儿?姚爱自己也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不过,现在她记住了一个简单明确的道理:绝不再让此类事发生!绝不能再让这人为的苦情戏重演。
姚爱昏昏欲睡……
忽然,街上有人尖叫——
杂沓的脚步声传来……
是有人来回走动!
一会动静越来越大!
人越来越多……
姚爱有种预感:有事发生,一定是大事!否则不能惊动这越来越多的睡晌觉的人。
姚爱起来了,她换上衣服,穿上鞋,下了地。
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想喝点水镇静下自己慌乱不安的心。可手不应心,水洒在杯外一半。她握着杯子刚要喝……
村里的喇叭突然响起……没有了以前的前奏曲,“嘘嘘”两声直接喊话:民兵连长高大壮注意了!赶快起来,不要歇晌了!赶快组织全村民兵到村西河口处集合。听到广播的,互相转告一下。越快越好!越快越好!越快越好!
姚爱听着通知心里想这一定是个十分火急的事,不然,村长不能急得一连说了三个“越快越好”。
屋外的动静越来越大,人的脚步声接连不断。
姚爱心中一阵不安,果然出事了。她想把手中的杯子放在桌上,没有放稳,杯子一骨碌,滚到了桌子下,破碎之声随之响起。
姚爱没有去顾及它。
她推开门,走到街上……
果然,很多年轻人都在往河口处走去。
姚爱见着人就问:“发生什么事了?”
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
姚爱不由自主地跟着这些人往河口处走去。
河口处已聚集不少人了,姚爱看见了村长正匆匆朝这边赶。
她又看见有几个人围成一团,在说什么,姚爱贴到近前——“姚老师!”一个孩子转脸看见了姚爱,马上和她打招呼并走到姚爱的面前“姚老师!景老师为了救章立军和赵小峰到现在还在河里没有上来呢。”
姚爱一听顿时两眼直冒金花,腿一软,就要倒下。身边的小伙子一下子抱住了她,她才没有倒在地上。
姚爱脑袋里如雷在轰鸣,好半天她才清醒。然后,上前抓住了这个孩子的手。她认识,是经常跟军军,立新几个玩儿的小伙伴儿——小祥!“小祥!你快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祥又按原话重复了一遍。
姚爱彻底堆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傻掉了。
这时,二嫂也来了,赶紧拉起姚爱。“姚爱你别着急,村长和高大壮他们正在找人找船呢,他们一定能找到景睿的。”
姚爱脑子不转个了,木木的,不知回应,也不哭。
二嫂却无声地流着泪。
她能不流泪吗!他儿子军军,就是景睿第一个救上来的。另一个孩子是村长的侄子,姚爱班赵小刚的弟弟,赵小峰。因为落水时间长,他还在卫生室输液呢,但已确定脱离了生命危险。二嫂心里很难过,俩个孩子都没事了。她到姚爱家一看,姚爱不在,把立新接到家中,就赶到这来了。她知道姚爱在这呢,也一定需要她。二嫂扶着大脑空空的姚爱,寸步不离。
“我看见景老师过来了,就拼命地叫喊!呼救!
景老师跟我到了那地方,什么也没说就跳到河里救出了军军,军军吐出几口水没事了。
我又说:“景老师!赵小峰还在河里呢!”
景老师一听我说,就到河边一看,不远处,赵小峰还在水中挣扎,他又跳进河里,那地方水很深,水流又很猛,景老师几次都游不到赵小峰的跟前。后来好不容易游到了赵小峰跟前了,他抓住了赵小峰的衣服,搂着他的腰游啊游啊!景老师费好大的劲把赵小峰推上了岸,可他自己就没有再上来……”
小祥一字一板在向周围的人叙说。
村长已领着一些人弄了条船到河里施救去了。
高大壮这时也匆匆赶到,把在场的所有人组织在一块,快速分了工,沿河两岸寻找。
姚爱和二嫂跟着这些人在找。
姚爱边找,边不断地呼唤着“景睿——”“景睿——”
他们一路寻找,姚爱一路地呼唤——
没有回答。
二嫂紧跟着姚爱,可她跟不上。姚爱她忽地上左找,忽地上右找,像只没头的苍蝇……
二嫂越来越跟不上姚爱的步伐,进入亢奋状态的姚爱,已经不顾一切了,寻找并呼喊着……
这些人们已经寻出好远了,仍然没有找到景睿的人影。
呼唤声依旧,依旧没有回答声。
太阳就要沉下了,人们心头也有如一块巨石在心头沉下。
姚爱仿佛失去了灵魂,只知道拼命呼喊,她那沙哑的声音,疲乏踉跄的脚步,让二嫂终于崩溃了,二嫂失声大哭。她坐在地上嚎啕起来……有小伙子把她掺走了。
一个小伙子赶紧过来扶着姚爱。
天完全黑了下来,前面的人开始回转。
姚爱还要往前去找,姚爱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一个劲儿摔倒。衣服裤子剐了许多的口子,她被几个小伙子强行掺回了家。
“景睿一定是昏倒在什么地方了,我们应该再仔细找找。”
“你说得对,姚老师,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景老师找回来的。”
姚爱回到家里,别的什么也想不起来做,先点上了灯。她觉得,点上了灯,景睿回来后就能敲门了……
她就这么坐着等着景睿来敲门。
二嫂来了。二嫂端来了滚热的米粥,姚爱晃头不吃。
二嫂哭得眼睛像红桃。
姚爱却没有眼泪,她坚信景睿一定在什么地方躺着呢!他在哪休息呢!
二嫂哄着姚爱躺下了,姚爱不许吹灭灯,她说:“不定哪会景睿就该回来了,要是看见灯灭了,以为我睡觉了,他就不敲门了”。
油灯一直调亮着,姚爱不断地起来给灯加油。
两个女人,两种思绪,一夜无眠。
第二天,天蒙蒙亮,又增添了许多壮年人跟着,进行地毯式寻找……
这天下午,景睿妈妈来到了柳泉村。
一连几天沿河两岸寻觅、打听,皆无音讯。
然后是一连两天的大雨,更给寻找工作带来了困难。
大概是顺河流入黄河了……有人这样猜测。
“就这样吧!不要再繁劳乡亲们了。”景睿妈妈景然阿姨发话了。
姚爱一听这话顿时失声痛哭……
此时,才让人感叹生命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更让人领略了水火无情这个警示!是景睿用生命作代价换来的深刻的警示!
景睿当面临危险时,做出的抉择是忘记自我,换来了两个孩子的生命的延续。这应该是人类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吧!
景睿感动的不止是两个家庭,也感动了全村,全公社和全县的知情者。
现在村里所有的人都说景睿是真正的美男子,从内到外都完美,是最帅的男子汉。
村里决定给景睿在村里河口处立一座纪念碑,以寄托哀思。公社要在全公社范围内宣传他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县里准备组织全县知青,在柳泉村开现场会,学习并弘扬英雄之壮举。
景睿妈妈都不同意。她说“景睿不喜欢!”她的理由简单真实。
失去儿子悲痛不已的景睿妈妈,又做出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带走姚爱母子。她说:“景睿喜欢!”她的理由同样简单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