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5800000052

第52章 祈雨

时间一晃就到了夏天,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

关中去年冬天刚刚经历了一次雪灾,朝廷还没缓过神来,今年河南又发生了旱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前隋的时候在河南等地大兴土木,黄河两岸成材的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的十分严重。到了最近几年,黄河流域经常会出现缺水的情况,尤其是今年,黄河两岸以东都洛阳为首的两州七府三十余个县几乎全部受灾。

洛阳的兴洛仓一直是朝廷最重视的几个粮仓之一,里面存放的粮食大部分是用来发放百官的俸禄的。虽然李承乾改革税制的建议已经被李二陛下采纳并且通行全国,可是真的起作用估计还得再等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官员的俸禄还是得按着以前的老法子来。所以对于兴洛仓里的粮食,朝廷也不敢不慎重。

唐代的时候农民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手段,说到底还是靠天吃饭,如果碰上了天灾,接下来可以预见九成以上是要发生灾荒了。只要发生灾荒,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会做出什么事实在难以想象,万一要是兴洛仓有失,对整个大唐朝廷的震动根本不是去年那场雪灾可以相提并论的。要是再有人在暗中兴风作浪,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李二陛下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不怎么乐观,一边每天催着袁天罡演算到底什么时候能下雨,一边安排李承乾赶往洛阳,主持救灾事宜。

李承乾到了洛阳自有一番作为,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先来说说长安这边的事。

因为老天爷不给面子,一直都不肯下雨,洛河、雒水、伊河、瀍河等洛阳周边的河流也都几近干涸,报灾的文书几乎以一天一封的速度送到太极宫。随着灾情慢慢严重起来,已经有人开始上书建议李二陛下祭天祈雨了。

祭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的上三代以夏朝作为开端,夏朝就是以巫祝文化为立国根基,再之后的商朝,祭祀和占卜也占据了社会活动的重要地位,一直到周朝,周公制定周礼,祭祀依然占据国家活动的重要地位,《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一点最好的体现。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这个“礼”说的就是周礼,既然说到周礼,那么祭祀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所以在《论语》当中才会有那么多祭祀的描写。

再到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皇帝成了“天子”,祭祀的地位自然就更加的重要了。汉武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朝代更迭,虽然周礼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是祭祀的种类和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祭祀。

总的来说,这些乱七八糟的祭祀大概可以分为常例祭祀和临时祭祀两种。常例祭祀就是不管发生什么,到时候就要举行的祭祀。至于临时祭祀就要根据现实情况来举行了。祈雨,也算是临时祭祀的一种。

在中国这种农耕社会,祈雨应该说是国家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中应用的次数最多的,除了每年固定的“雩祀”(惊蛰之后,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时不时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求雨。毕竟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老天爷就突然抽个风,旱上一段时间。只要一段时间不下雨,就要开始准备祈雨了。

除了雩祀是由皇帝祭祀,平常的祈雨要根据情况来决定祭祀的方式。如果只是小范围的不下雨,那么只要小小的祭祀一下就行,随便一个地方官府就能解决,可是要是像今年这样,波及了数十州县的大面积干旱,那就要皇帝陛下亲自出动了。

关于祈雨的方式,从上古时代就已经规定好了。《左传》桓公五年记载:“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意思是说惊蛰以后龙神就要现身,这时该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记载: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意思是可以经常招来风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了舞龙求雨的活动。此外,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

从上古时期开始,中国就一直就存在着对龙的崇拜。不过一开始的时候,龙并不具有单独的神格,而只是作为神的助手和坐骑的身份出现的。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当中记载了一种叫做“那伽”的神兽。在佛经汉译的过程中,“那伽”被一致的译为“龙”。佛经《智度论》中云:“那伽,秦(指中国)言龙”。它类似中国龙,变幻莫测;风云际会;升天潜水;兴云布雨。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也说:“难陀龙王,优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释迦牟尼)身。……天龙八部亦于空中作天伎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渚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这一佛传故事在中国又演变为九龙吐香水浴佛。由此可见,在佛教至尊悉达多太子降生那一霎起,“龙”就与他相随,地位尊崇可见一斑。太子降生后,在空中舞乐赞礼的“天龙八部”护法神,更有“龙部”存在,在八部众中地位仅次于“天”,神通广大,具非凡法力。

为了和佛教抗衡,原本作为神仙坐骑的龙的地位在道教体系中也获得了提升。自唐代以后,随着佛道两教的兴盛,龙神的地位不断地提高,最终被封为龙王,以至于各地的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以为求雨就是祭祀龙王爷,至少在唐代的时候,还没有祭祀龙王的习惯,只不过会在祈雨的过程中舞龙而已。至于《西游记》啊,各种民间传说说的唐代的龙王故事,不过是后人穿凿附会罢了。至少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唐朝祈雨的对象大多数时候是各处名山大川的山神、太庙里的祖先和寺庙道观里的菩萨神仙。

关于百官上书请求李二陛下祈雨的事很快就通过了,考虑了现在的情况,李二陛下觉得也没时间再派人去名山大川求雨了,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还没死,李氏的太庙里现在也不过供着小猫两三只,求了也没什么用。想来想去,和几位大臣商量了一番,李二陛下决定就在长安周边的几个寺庙道观里举行祈雨仪式就行了。

确定了祭祀的地点,由钦天监选好了祭祀的日子,接下来就要按照祭祀的要求开始斋戒、素服、减膳、独居。希望自己的诚意能够感动上天。

《旧唐书·志第一》记载: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及宗庙为大祀,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上古五帝等)、岳镇(五岳及其它山脉)、海渎、帝社(农神后稷)、先蚕(教民育蚕之神,由皇后主祭)、释奠(至圣先师孔子)为中祀,司中(星名)、司命(星名)、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为小祀。祈雨在唐代的祭祀中只属于小祀。

关于小祀,唐朝的礼制是这么规定的: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散斋之日,昼理事如旧,夜宿于家正寝,不得吊丧问疾,不判署刑杀文书,不决罚罪人,不作乐,不预秽恶之事。反正就是跟李承乾当年代表李二陛下祭天的时候一样,怎么苦逼怎么整。

祭祀前三天,李二陛下开始斋戒,并且昭告天下,将宫中的宫女发放还家,赦免一些罪行不是太严重的罪犯,求不求的到雨先不说,样子还是要做做的,也好让百姓安心。

自汉朝以来,一直都宣扬的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认为天象的变化就是上天对于人间万事万物的感应。天子受命于天,当然是最容易引起天象变化的了,因此每当气候有了什么改变,百姓都会把它和皇帝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

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在“明雩篇”里写道:“六国之时,政治不同,人君所行赏罚异时,必以雨为应政令。”意思就是说:国家政令实施的好与坏,通过天象就能反应过来。

本来按照前世的历史,即使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大的自然灾害,李二陛下也不会担心。可是偏偏这一世李承乾穿越来了,而且偏偏刚刚提出了改革的计划。就在他提出这些计划之后,去年关中遭了雪灾,转过年来河南又遭了旱灾。这些如果朝廷不能处理好的话,只怕刚刚推行下去的改革计划就要胎死腹中了。

李二陛下也知道这次祭祀的重要性,生怕触怒了上天,所以很严格的执行了斋戒的要求。等到祭祀这天,李二陛下一身素服,安步当车,带着文武百官,前往事先选定好的兴善寺举行祭祀。

李二陛下出宫,长安大街都已经戒严了,所有的百姓都被千牛卫的人远远地拦住。李二陛下所过之处,路边皆垒起了土龙,台上供奉着风伯雨师和各路神仙,不得不说唐朝的时候这些神仙真的是乱七八糟的,除了每年都要祭祀的那些,其他的那些估计连李二陛下都不认识,也不知道礼部从哪找来这么多神仙的造像的。

到了兴善寺,李二陛下主祭,秘书少监虞世南拿出一篇祭文,抑扬顿挫的当众宣读了一番,将祭文投入炉火中烧了。然后,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行雩礼祝祷,祈求上苍降雨。

李二陛下求雨之心不可谓不诚,祭祀的程序不可谓不严谨,就连虞世南那份祭文也写的催人泪下,可是好几天时间过去了,洛阳的灾情文书还是不停地送到李二陛下的龙书案上。

李承乾去了河南大半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李二陛下也是有点气不顺,直接把袁天罡找来骂了一通。

虽然骂人很解气,可是这事还得干哪,这个时候李二陛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李承乾这边能有所收获了。安排人给李承乾传了份圣旨,催着他动作快点,剩下的,李二陛下也只有等待了。

希望这次的旱灾不会对改革造成影响吧。目送着传旨的千牛卫离开,李二陛下的心里少见的有些忐忑。

同类推荐
  • 旌旗遍天下

    旌旗遍天下

    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这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里不是生就是死!!生存有多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去生存?死亡有多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去死?且看生活在这个时代原锦衣玉食现如草芥一般的少年墨云他是如何做的选择。PS:非推荐期间,每天一更,时间是上午的11点45分,加更会另行通知!
  •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没有中断;国之瑰宝,五千年来熠熠生辉。文明孕育了国宝,国宝延续了文明。国宝是中国历史凝固的精华,是供世代传承和观赏的智慧。它们的身世离奇,它们的故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中始见它们的精彩。因为国宝的璀璨,更显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也正因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方显国宝的耀眼。
  • 天佑大周

    天佑大周

    如果后期的张士诚没有那么不问世事,如果张士信不再愚不可及,如果朱元璋没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接下来的历史该是怎样的,而世间没有如果.....
  • 大明逍遥游

    大明逍遥游

    企业高管徐修成穿越至明嘉靖年间,因一时贪念混入大户人家当起了书童,原本只想潇潇洒洒生活在明朝,谁料却是被稀里糊涂一场阴谋之中。交徐渭、斗严嵩、震倭寇、平土司、镇边关、剿淫贼……这些都不在话下,真正让他感到头疼的倒是家里的几位夫人。我是心又急来,心又苦,几个老婆如豺狼饿虎,别人当我是享尽齐人福,谁料……跪求推荐、收藏,业界良心保证,更新有保证!(本书阅读办法,具体参加星爷的N部电影,向传奇致敬)
  • 绝代公子

    绝代公子

    他不缺红颜知己,但他从不滥情。他没有盖世才学,却被世人敬仰。他风流却不下流,他就是——绝代公子!
热门推荐
  • 至强狂医在花都

    至强狂医在花都

    带着绝世武功和逆天医术重回都市!一次偶然,方玉意外来到武道世界,十年时间练就绝世修为,再回都市,凭借起死回生的医术龙腾花都。
  • 火瀑

    火瀑

    距离上次“神选战争”已经过去了百年的时间,人类已经失去了原有对混沌风暴的警惕,对于稀缺资源的需求让人类再次处在了战争的边缘。韩飞最大的梦想就是跟自己的女神一起考上“荣耀”军事学院,可过于肥胖的身体却使得他内心痛苦不堪,就在他处在一个人生低谷的时候,一个陌生的世界却对他敞开了怀抱。
  • 辛风

    辛风

    辛风国覆灭三年后,汉元帝国在与苍月帝国的较量中被辛风遗民所趁而覆灭。大陆第一强国天化帝国与苍月帝国同时由南北两路发起入侵汉元帝国的战争,并在与赵天羽所率辛风兵民对峙的过程中,天化帝国收到来自大陆西域四大帝国联盟的援书——异大陆入侵战争由杰拉菲特大陆率先拉开序幕。十万年前的大陆秘辛部分被逐渐公诸于众。大陆东域的内部战争终止,与战各方迅速缔结大陆同盟,开始全力备战大陆战争。天化帝国集结百万先路大军驰援西域诸国。赵天羽及其麾下四十余万辛风将士与苍月帝国百万大军严阵以待东海以外华兮大陆的到来……
  • 咫尺红颜:泪倾天下

    咫尺红颜:泪倾天下

    那一年,她穿越而来,他着墨色长衫,沐月光而立。他说,她闯了他为王妃种的海棠花林。一年后,他的王妃病逝,她成了公主,却甘愿留在他身边做个婢女,只因,她爱他。三年,她把心交付给他,他却是已经谋划三年,只为设局杀她,让她身败名裂。他说,他根本不爱她,只是为了替他爱的王妃报仇……
  •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本书以挖掘和激活青少年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为主线,以培育青少年精心挑选了2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配有一则精练的名人名言,后面配有精彩独到的智慧点拨,挖掘故事深层的内涵,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比翼劫

    比翼劫

    你我相遇得比他早不知多少光年,却生生的不知错过了多少光年。若是你我不曾错过,那么现在会不会有个不一样的结局。你我忘记了不知多少光年的记忆,到最后······也只是无可奈何。
  • 怡然爱慕

    怡然爱慕

    全市顶级娱乐圈热点,当红歌星何伊然为自己放假三年,宣布不足三年誓死不回娱乐圈了。上千上万的粉丝拥堵家门,成堆的帅比同时手捧粉色香水百合求婚。然而,第二天,全市顶级娱乐圈热点第二波,当红歌星何伊然面对各种低调求婚之后,下策每星期允许一点儿狂热粉丝与美女偶像品抹茶蛋糕,直到寻到心仪boyfriend为止。第三天,全市顶级娱乐圈热点第三波,当红歌星何伊然门前踩踏事故媲美上海外滩。“姐,那谁不错。”妹妹显然被那位潇洒总裁贿赂,用小勺子舀下大块哈根达斯,放入口中,“潇洒总裁配影星,绝世无双!”
  • 基因帝国

    基因帝国

    璀璨的星空,如同无数的欲望在闪闪发光。这些闪烁的光芒当中,有一颗属于火星联邦一个小矿工郑昆。因为一瓶基因药剂,他被迫成为一只基因变种狗的打工仔。在无尽的欲望驱使下,开始稀里糊涂的成为联邦通缉犯、臭名昭著的信用点劫匪、星空强盗舰的头子,流离失所的猎兽者,以及……基因帝国,就在他这浑浑噩噩的脚步下,一步又一步被缔造了出来。
  • 守护甜心之吸血复仇

    守护甜心之吸血复仇

    你们真的不愿相信我吗……”她。日奈森亚梦,单纯而又害羞。却遭遇不幸,守护者的不相信对自己的内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以为回到家与这家人的安慰自己也能得到满足。可是,连他们也不要自己了。“终于归来了,游戏正式开始……”
  • 蛮心传

    蛮心传

    猪脚的出生只是他的父亲荷尔蒙发作后的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