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5800000014

第14章 从军行

就在李二陛下到了东宫的时候,长安城南门,一身布衣的李承乾跟在人潮之中出了长安城,递给守城兵士的身份文书上赫然写着“唐庶”两个字。

看着身后巍峨的长安城,李承乾的心中一片迷惘,虽然靠着从户部弄来的身份文书出了城,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去了。他给李世民的留书里说的是为了考察民情,可是那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或者说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为了防着那几个坑货弟弟。

历史上的承乾太子因为造反被废,虽然是自己作死,可究其根本,主要就是因为身体有一点残疾,所以心里难免有些自卑,时时刻刻担心太宗皇帝会因此废了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的。再加上李二陛下那种对太子严厉,对其他儿子放纵的差别对待的教育方式,心理出了问题,最后终于走上反叛的不归路。

根据史书的记载,承乾太子小时候根本就没有跛足的毛病,因此很明显承乾太子的跛足是后天的。作为一国储君,肯定有很多人负责他的安全,据李承乾猜测,历史上那个承乾太子的跛足八成是那几个不安分的弟弟的手笔。按日子算也就是这几年了,所以李承乾赶快出京避祸去了。

走倒是很方便,可是去哪儿又是个大问题,李承乾从生下来就没出过长安地界,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哪知道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干脆想也不想,沿着官道走就是了,走到哪儿算哪儿。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贞观六年,李承乾已经在外待了一年多时间,李二陛下对于李承乾私自出宫的处理也通过李承乾手下的商号传了过来。东宫被封着实引起了一番震动,李二陛下给出的解释是太子患了恶疾,可是这种说法到底是不能满足人类好奇的本性,不到两个月,就有人传言太子犯下大错,这才被皇帝下令关在东宫。此议一出,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顿时朝野大哗,无奈皇帝好像铁了心要“惩治”太子,所有为太子求情的人都被李二陛下训斥了一顿,贬官的贬官,罚俸的罚俸,一顿棒子打下来,终于将此事平定了下来。

一年多的时间,李承乾游历了大唐大半州县,以他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还是发现了一些大唐安定现状下隐藏的危险。大唐在李二陛下的英明领导下的确恢复的很快,可是治国之道欲速则不达,大唐这种快速发展的现状下隐藏的弊端也不小,迟早有一天,这些弊端会成为葬送这个国家的毒药。这些天,李承乾一直在思考怎么解决大唐面对着的这些问题。

这一天,李承乾走到并州地界,刚准备进城,发现城门边上围着许多人,也跟着凑上去看看热闹,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发现众人围看的是墙上贴着的一张募兵告示。告示很简单,大概意思是说朝廷要打仗了,可是兵力不足,所以征召有志投军报国的人入伍,再下面就是一大堆征兵的条件了。

大唐国力日盛,百姓从军的热情也很高涨,毕竟在那个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条件读书的,虽然李承乾名下的作坊已经生产出了便宜的笔墨纸砚,可是读书仍然是一项花费颇高的举动,那些家里条件不好的人没办法通过科举博取功名,便乐于从军,从战场上拼取富贵。就算最后不能封侯拜相,但只要表现好,最少也能混个军户,免了一家人的钱粮税赋。李承乾待的这一会儿,便有不少人走到招兵的桌案前,报上自己的姓名,由一边的军侯记录在案。

作为太子,李承乾接触兵权的可能性本就渺茫,再加上李二陛下自己就是依靠军队逼宫夺位的,对这一方面更加的忌讳,所以李承乾一直小心翼翼的,对军队的事从不过问。可是每个男人对于金戈铁马,纵横恣肆的日子从内心里都有一种向往,李承乾一直对战无不胜的大唐军队好奇不已,早就想找个机会接触军队了。眼下不就是个最好的机会吗?不过李承乾并没有过于着急,反而走向一边看榜的士兵询问起来:“敢问军爷,朝廷这次征兵是什么缘故啊?既然打仗,为何不抽调府兵?”

那士兵看李承乾打扮的像个书生,倒也客气:“这咱哪知道去,上头说要征兵,咱们便征兵,管那许多作甚。”

李承乾点点头,继续问道:“不知道咱们这次是打谁啊?”

“还能打谁?突厥呗。你说这群突厥蛮子也是,大唐是他们能惹得起的?年年来犯。这不,皇帝陛下发火了,齐王殿下说了,陛下让咱们打到那啥王城,活捉突厥的那啥可汗。殿下让咱快点招兵,早些到草原上吃羊肉去,听说突厥遍地都是牛羊,就和我们大唐田里的庄稼一样,怎么吃都吃不完......”那当兵的看起来是个话唠,说起来没完没了的。

李承乾听他越说越没谱,连忙打断:“那么这次带兵的就是齐王殿下了?”李承乾心里纳闷,父皇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这个不着调的四叔?

“不只是齐王殿下,还有李靖将军。”那士兵在一边解释道。

“只有这两个人?”李靖号称“战神”,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投靠大唐以来大小数百仗,一次都没输过,早就已经积功封侯了。估计李二陛下也担心他再这么赢下去会功高震主,所以才让李元吉做了主帅,这样一来,主要的功劳记在了李元吉头上,李靖以后也可以继续领军,算是双赢吧。因此算然名义上是李元吉领军,可是实际主持的怕是这位李将军。

但是就算李靖号称“战神”,说到底双拳也难敌四手,自己那四叔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让他带着一万人打八千可以,如果要用一万人打一万二,估计他又得“战略撤退”了。突厥骁勇善战,几乎全民皆兵,有的时候连女人都会上战场,面对这样的对手,李元吉会怎么做,实在难以预料。

“当然不止了,还有侯将军,程将军......”那士兵又说了几个名字,都是当初随李世民打天下的骁将,听到这阵容,李承乾刚松了口气,又听到那士兵的下半句,“不过他们打吐谷浑去了。”

“什么?!吐谷浑也打来了?”李承乾有些吃惊,他记得历史上突厥和吐谷浑虽然都发生过叛乱,但是这两股势力并没有搅在一起啊。难道历史已经改变了?

历史当然改变了。这一世,由于“李承乾”的出现,很多事都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历史上导致大唐立国之初国力不振的玄武门之变并没有发生,没有了玄武门之变削弱大唐的国力,再加上李承乾又提出了不少促进生产力的主意,大唐的实力空前强大,小小的突厥自然不敢轻犯这个庞大的帝国。

仅靠突厥自己的实力拿大唐没有办法,但是野心勃勃的颉利可汗可不打算就这么放弃,想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盟友,一起攻打大唐。于是,同样有着不臣之心的吐谷浑就进入了他的视线。在颉利可汗不断地威逼利诱下,吐谷浑提前举兵,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大唐立国不久,加上之前的高祖李渊又是个没什么本事的皇帝,前隋旧部,各路反王余孽时不时的就要跳出来兴风作浪一番,牵制了大唐不少的兵力,剩下的兵力面对突厥和吐谷浑任何一方都不惧,可是两方同时来攻,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这才不得不临时招募军队。虽然和历史有些不同,不过以大唐现在的军事实力,应付来自突厥和吐谷浑的侵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有可能延缓大唐国力的恢复,想到这里,李承乾放下心来,走到一边排队等着报名。

“姓名?”

“唐庶。”

“何地人士?”

“长安。”

“年龄。”

“十八。”

负责记录的兵士抬起头来看了看李承乾。李承乾在外一年多,皮肤粗糙了些,晒黑了一点,也结实了不少,加上从小营养好,长得挺高,不过再怎么变,真实的年纪摆在那,此时看上去也就十五六的样子,可他说自己十八,倒并不是很像,所以兵士心中难免怀疑:“身份文书,拿出来我看看。”

李承乾掏出身份文书递过去,上面分明写着“隋义宁元年三月初十生”,到今年正好十八岁,那兵士将身份文书还给李承乾,继续问道:“家中可有亲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战士如果战死沙场,找个收尸的,以免做了孤魂野鬼。

“父母双全,还有两个弟弟。”一般情况下,募兵还是有一定的准则,如果是家里的独子,军队是不会收的。

“好了,拿着这个牌子去那边等着,一会儿有人带你们走。”兵士在纸上记录了一下,扔过来一块破旧的木牌,指着城墙底下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拿着木牌走过去,和周围的人随意聊了几句。之后又有一些人拿着木牌走了过来,大约有三十多人的时候,来了一个穿着十夫长军衣的兵士,带着众人向着城外的临时搭建军营走去。

李承乾不是第一次来军营。以往奉旨巡防,也到过长安周边几个卫军的营盘,不过以前李承乾所到之处都是前呼后拥,看到的也都是下面人提前准备好的,哪有现在这种近距离接触军队的机会。

眼前的军营是临时搭建的,没有战时那么严整,但也颇有几分气象,寥寥十几顶帐篷,摆放的秩序井然。由于不在战时,营中守卫也不严谨,只有门口站了两个兵丁。看营地的样子,应该是个百人队,专门派往各州县募兵的。

此次战事紧急,李二陛下特许军队跨过州县,自行募兵,所以才有了这番景象。这次军队自行招募,在地方稍加考核便统一送往大营,再训练一些时日就派上战场。可以预见,把这些没经过什么系统训练的新兵派上战场,大唐这一次的损失绝不会小,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突厥和吐谷浑同时来犯,留给大唐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

有事则长,无事则短。转眼间已经过了一旬的时光,经过的简单的训练,新招募的士兵被带往李元吉的大营所在,实在不合格的只好让他们回家去了。

并州城离李元吉的大营并不远,众人连夜赶路,头一天卯时出发,第二天辰时就看到了大军的营盘,此次抗击突厥,李元吉带了十多万兵马,加上幽州罗艺的十万兵马,总共二十多万大军。李承乾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聚在一起,那叫一个旌旗蔽日,站在近处甚至都看不到边。一队队的士兵不停地巡逻,帐篷星罗棋布,颇有章法,只要发现敌情,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兵力,帐篷与帐篷之间的距离既能防止有奸细混入大营,又不会因为摆得太开,兵力过于分散。营门之后,一条大路笔直前伸,直通中军大帐,大帐前两根几丈高的杆子上,稍高一点的那根上一面唐字大旗迎风猎猎,好不威武,稍低一点的旗杆上,李元吉的李字帅旗迎风飘扬。

这就是大唐!

这才是大唐!

仿佛心里某个部分被激活一样,李承乾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冲动。

跟李承乾一起来的新兵也好不到哪里去,被大军雄浑的气势刺激的心襟摇动。

好像早知道会是这个样子,负责招兵的百夫长牛二并没有催促众人进营,静静地在一旁等着。每一个新兵都会经历这一步,从他踏入兵营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

等了一会儿,估计差不多了,牛二喊道:“行咧,你们还莫(没)完咧。想看以后有滴(的)是机会,先跟饿(我)找司马登记气(去)。”说完,带着如梦初醒的众人走入军营。

登记了姓名籍贯,领了衣甲兵器,李承乾等人便被带到了新兵营,刚来的新兵是没有资格和正规军住在一起的。和现在的军队差不多,刚来的新兵主要就是学习军队的规矩和一些基本的战术知识,培养他们的战斗能力,平常的任务就是训练和处理后勤,合格的人会被补充到作战部队,不合格的就被分配到火头军、后勤部队里,反正军队不养闲人,总有事情给你做的。

那时候的军队可没有老子不干了,老子要回家这种说法,进了军营,除非到了年纪,放你回乡,要不然你死都要死在军中,只要你敢跑路,逮不到还好说,逮到了,对不起,你全家都要跟你一起倒霉,最便宜的也是全家流放,最严重的那就直接满门抄斩了。

就这样,李承乾就像一个普通的新兵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军队生涯。

同类推荐
  • 北明

    北明

    那一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千里沃野变泽国;那一年,北虏破关,大掠京畿,十万百姓成枯骨;那一年,烽火四起,遍地灾民,大明江山危如卵;那一年,赵山来到这里!
  • 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惠能以白丁之身,彻悟万法皆空。承继禅宗衣钵,开枝散叶,独创南禅法门,又锐意革新,将佛禅义理撷其精要,去其冗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这一外来宗教彻底中国化和平民化。《六祖坛经》曾被列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十本哲学著作之中,而惠能本人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
  •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本书包括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短暂割据的五代十国、君主制顶峰的清朝等内容。
  • 三国十八扯

    三国十八扯

    本书选读了《后汉书》和《晋书》中部分与三国人物相关的文字,从十八个方面诠释三国历史的思路大纲,包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从卖草鞋到做皇帝;生子当如孙仲谋;文人自贱始无行等。
  • 玉眼

    玉眼

    两晋末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乱世,五胡十六国,这十六个国家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鲜卑,羌……一个又一个铁血的民族,一个又一个铁打的汉子,在生存和道义之间苦苦挣扎,这期中,包括草原神鹰匈奴,他们是如何上演英勇与悲壮的,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本书围绕爱自己、微笑、选择与放弃、真诚、美德、付出、妤心态、求实与创新、放松心情、放开怀抱等生活主题,引导你每一天尝试去做一件新的事情,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人生状态,变得乐观积极起来,对他人、对世界充满爱心,对生活充满热情,从而走向幸福和成功。
  • 花痴女扑倒帅气总裁

    花痴女扑倒帅气总裁

    那一夜,误打误撞之下,她被他抱上了床。一夜缠绵后,他翻脸比翻书还快:“滚!”她掩面哭泣而去,发誓永远不要见他。却没想到,三年后,她公司居然被他的集团收购,再见面,谁还有那一夜风流的记忆?重新再相识的两人开始一段甜蜜的恋情,中间经历的波折和考验。却没想到一单建筑安全事故,他失去了自由。重获自由时,她已是他大学同学的女朋友,并且公司也被收购。他恨,他怨。却没想到她为了救她,甘愿做别人的情人......只是他的不谅解,却将她推开了别人的怀抱。有些爱,错过了便不复存在。
  • 以刀暖我心

    以刀暖我心

    “如果一开始就是两条相交线,最终是否能变成平行?”而她亦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爱一个人,是从人生的开端就已沦陷。
  • 无限异世录

    无限异世录

    有人说这里是天堂,有着无穷金钱和美女。有人说这里是地狱,有着无尽的恐惧和死亡。卑微的生命,告诉我你的答案是什么
  • 睥睨九重天

    睥睨九重天

    天欲倾,地将覆;谁可见天涯自有英雄怒;英雄怒,江湖路,仗剑长歌千里万里红颜不负;四海五湖做战场,谁将君临天下?八荒六合起战歌,我来中流砥柱!战天下,何吝此身铁骨?热血燃,且让我仗剑而去。冷眼江湖,这一生,岂忍虚度?这一去,便是刀山火海不回顾;这一去,便是九死一生江湖路;这一去,便是傲笑天下从此始,这一去,便要直上九霄莫回头。这一去,管叫苍天从此逆;这一去,定让命运再轮回!这一去,伴你轻舞笑红尘,这一去,必将掀翻九重天!
  • 等一场,久别重逢

    等一场,久别重逢

    不知道有没有人甘愿用自己的整个青春去喜欢一个人,即使分别。可能还会再见,也有可能从此山高水长,再不相遇。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隔八年,徐阳再次见到顾念川,记忆中的那个少年终于长成了她陌生的模样。可是,终会等到那个比彩虹还要绚烂的人。他能包容她的不好,看透她的伪装,心疼她的坚强,喜欢她,不需要改变的模样。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了选择,你才能拥有美满的人生。仅仅学会了选择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懂得放弃。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其实有时候,你会发现,放弃也许让你离目标更近。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也需要一种勇气;放弃不是失败,而是寻找成功的最佳契机。当你真正学会了选择,懂得了放弃的美,或许你就得到了寻回自我、重获自由的又一次生机。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指南针,放弃是智者对生活的选择。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鸾歌续命杯

    鸾歌续命杯

    一路向南,状况百出,到底是单纯的案子,还是背后藏有巨大的阴谋?一只酒杯,到底是真有传说中的神奇,还是有人故意传之?
  • 混混女追男学霸

    混混女追男学霸

    这是一个混混女爱上男学霸的故事。开学第一天,混混女凌姊对高冷男学霸一见钟情,而后开始实行倒追男神计划......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当高冷男学霸遇上野蛮混混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