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互动环节之后,我首先见到了5位评委,她们就是负责对我进行考察的人,她们的个人资料是保密的,我无法获得她们的标签简报,也就无从得知她们的姓名和字号,唯一可获得的信息就是评委编号,从1号到5号,如此而已。
“你好,青茂恒新考生,我们是称呼你为创宇吧?”1号评委率先发话,她的声音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单调,很难在声音上给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她的外貌看上去也很一般,显得不那么老成,较为简单,应该是资历比较浅,由比较规则的多边形以及独立的点线面勾勒出了她的轮廓,各个图形之间,除了那些独立的点线面之外,多边形的相互运动以及变化都比较规律,很容易推导出运行函数,这些图形虽然简单,但是不得不说那些正多边形能够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尤其是那种对称性。在颜色上,该评委采用了渐变色,根据光的波长由长到短线性变化,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如果不是那些独立部分还能显示出些许灵动来,我真怀疑她是个不在意外表的人,然而这一切加在一起看上去还是蛮协调的,也不会太难看。我照了照镜子,觉得她似乎没我漂亮,心中升起一种异样的满足感,不知道她这是在考试场景中故意隐藏了部分真实的自己还是本来她就长这样。
“您好,考官女士,您可以称我为创宇,直接叫我姓名也行,您随意。”我连忙用温柔的声音回答道,并在外在形象上进行调整,调慢了变化频率,调窄了颜色的光波长变化范围,使用更具规则性美感的函数组来给人一种文静的感觉,总之这一切都是要表现我对评委的敬意,这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
“好的,创宇。欢迎你进入评委互动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会问你各种问题,既包括专业性问题,也包括与法律专业无关的问题,时间一共为10分钟,比你做题库的时间略少,别紧张,希望我们能在接下来的这十分钟时间里达到交谈甚欢的境界,预祝你取得好成绩!”1号评委一本正经的说道。她说的这一大段话方便了我更加细致的评价他的嗓音,细细品味,我觉得他的嗓音还是不错的,比刚开始的那个感觉要好,似乎也有那么些婉转之意,可能比我的声音都要好听一些,我时刻告诫自己绝对不要高估自己的形象。我对她的印象有了些许改观。
“准备好了吗?下面开始答题。”2号评委说话了,口吻很官方,很正式,很严肃。2号评委一看就比1号评委老练一些,她的声音更好听一些,短短几个字就能感觉到,她的声音不似1号评委的那样单调,外形上的变化更难让人摸清规律,图案也更加丰富多彩,不停变幻着各种我见过的、没见过的图案,应该是用了比较复杂的图形函数,不过这种东西也谈不上惊艳,我见过的高手多着呢,她这个样子只是能够让人稍微提高些兴致罢了,想要让我佩服还是差点儿功力的。正当我还在对她“评头论足”的时候“狂潮”就降临了……
……还没等我回答“准备好了”她们就开始轮番问我问题,5个人同时问我问题,搞得我也要分成五个进程分别答题,而且这些人问问题的表情非常严肃,速度还非常快,让人应接不暇,比题库测试环节还要让人感觉紧迫,问问题的形势也多种多样,有文本形式的,有声音形式的,有动态视觉形式的,甚至有嗅觉形式和触觉形式的问题,评委们变着花样“玩我”,这些信息无非是载体不同罢了,需要不同的“解码”程序来读懂,但里面包含的信息我觉得都是大同小异的——全是考验我的问题而已嘛!一开始我还有些新鲜感,随着这种问答的深入,我慢慢觉得无聊起来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直接用题库就好了呀,自动化的程序完全能胜任,何必加入人类评委呢?
时间过去了3分钟,仅仅三分钟我就已经不耐烦了,但为了给评委们留下好印象,我依然和颜悦色,对答如流,没有将我的这种负面情绪发作出来。她们快速问的这些问题大多与专业相关,其中还有许多专业前瞻性的题目,是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能让我畅所欲言,算是无聊中的亮点吧,我比较喜欢——能够东拉西扯的题目我最喜欢了!我感觉她们在这三分钟里问的问题我还能承受,还能应付得过来,专业测试不过如此嘛!
时间还剩下将近7分钟,她们忽然话锋一转,停止了快速提问,面容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开始和我“唠起了家常”,这倒是新鲜了,我看她们接下来怎么玩。
3号评委说:“恒新同学,你接下来有什么人生规划吗?我是说你大学毕业之后。”连称呼都发生了改变,不再称呼我的字号了,而是省去姓氏直接叫我的名,这通常是套近乎的表示,是想和我拉近关系,变得亲密一些。既然评委主动示好,我是断然不会拒绝的,我也主动做出了更亲切的姿态,来迎合3号评委。刚开始她们“疯狂提问”的时候来不及细看,现在仔细审视3号评委,她的样子看上去就很亲切,柔和的线条、圆润的曲线、细致的纹理、整齐的变换函数,让人倍感温馨的淡黄色主色调,浑厚而又细腻的声音,更难得的是她的体香,一缕幽香沁人心脾,好闻极了,能达到这种程度一定不简单。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彰显出了她的卓越亲和力,虽然用的言词让人感觉是在套近乎,但要的就是这种亲切感,我还是蛮受用的,有谁会马上拒绝看上去那么亲切的人呢?
我满脸微笑的对着3号评委说:“亲爱的评委女士,我打算毕业之后先找一份与法律专业相关的工作,慢慢赚积分,等我积累了一定的积分和经验之后,我想我有可能会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办一家事务所,提供法律或者其他的服务,这样就能赚到更多的积分。如果期间我觉得我的知识还有不足的话,我还会回大学继续学习,当然,那时候我就要自己出学费了。”
3号评委正想说什么,这时2号评委抢先发言:“我们面试过那么多法律专业的考生,她们的计划也类似于你的人生规划,一样是先找一个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先在社交平台上弄出点动静,积累经验,积累积分,积累人气,然后办企业赚大钱,她们也有回大学再学习的计划,你的答案一点儿也不精彩,全是套路,你就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就没想过要与别人不一样?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没有创新意识是很难取得巨大成就的。”听着2号评委的说辞,她似乎很不满意我的回答。我觉得这下坏了,我的专业评价要被我刚才的回答给拉低了,我还想着第一次就能得到一个较好的评价呢!可是我确实是实话实说呀,我们这些学法律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干的,大部分人都认可,说明这是一条靠谱的发展道路,尽管没什么创意。
“况且你也没说你赚了那么多积分是想干嘛,难道仅仅是为了赚积分而赚积分?出于赚钱的本能而赚积分?还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攒积分?你能说说看吗?”2号评委继续说道,她看起来没有刚刚那么凶了,不过依然一脸严肃,期待着我的答案。经过大学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察言观色的本领大幅提高,据导师说,已经可以与“险恶”的社会“接轨”了。通过分析2号评委的表情变化,我觉得我可能还有戏,评委这是在故意使脸色干扰我的思路呢,我如果在接下来的问答中努力一下的话说不定最终的评价可以有所改观。
“老师,其实我的计划很简单,我赚积分就是为了实体化,实体化是我目前的最大目标。听说实体化的费用相当高,实体化之后的维护费用也贵得离谱,所以没有雄厚的资本是不行的,我当然要努力赚钱呐!您说是不是呀?”我心中怎么想就怎么说,我就是想实体化,体验一下实体化的感觉。
“喔?你的回答还是没有创意,你就不能编个新鲜的借口?我都听腻了。每当我问考生她们要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她们的答案都和你一样,就是为了实体化,穷尽无限的时光也想要体验一把那种稀奇的感觉,毕竟我们这个世界中没有几个人实现了实体化,那些实体化了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使我们整个文明中最优秀的人,这一切似乎与我们相距遥远,然而就是这种朦胧的、遥不可及的感觉令人着迷,那么多人都想实体化,最终又有几个人能实现?几乎所有的人,当这一股激情耗尽之后就会回归理性,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可以触及的欢乐,至于什么实体化,它的优先级将会一直下降,排在所有的日常事务之后,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享受各种乐趣才是生活的常态,你以后就会明白了。实体化太难实现了,所以趁早放弃为妙,作为过来人,我劝你赶快确立一些别的目标吧,比如说结婚生子什么的,当然你也可以试一试,看看实体化之路难不难走,不试试就不知深浅嘛!其实我觉得目标太容易达成了反而就没有吸引力了,正是因为实体化太难实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去追求,越难实现的东西魅力越大,人就是这么贱,对得不到的东西最感兴趣了。”2号评委说的语重心长,一副人生导师的架势,她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我确实想试试,至少在当下,我的激情还在,我还想朝着实体化的方向奋斗一把。
我对她说:“这不是什么借口,我就是这样想的,您刚刚也说了,难以达到的目标才最有魅力,这么好玩的事情我真的想尝试一番,也许我最后会放弃,然而现在我仍然充满激情,斗志昂扬!至于您说的什么结婚生子之类的,我觉得那不算是我的长远人生规划,那是很多人都能做到的,我做了也没意思,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我觉得那么多人都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吧,所以现在这些事儿还不在我的计划之内。”
“真是个实在的孩子,说的话直截了当,你这种风格我还是蛮喜欢的。”2号评委笑了。“不过我要善意的提醒你,别对自己抱太大期望,人们总会倾向于高估自己,但事实总能证明她们是对自己过分自信了。”2号评委补充道。
“谢谢您的谆谆教诲,您的提醒我记住了,我会尽量客观评价自己的。”我回答道。我觉得当前形势正在朝着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许最终我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评价?那就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