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成绩出来的这一段时间明明很短暂,我却感觉备受煎熬,我到底能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呀?
“短短”的50分钟之后,考试成绩公布了,同时也被发送给了我,我一看,哇呀,评价居然是“良”,比我预期的要好得多,要知道,我可是有一道题没有做完呐,而且考这个企业管理的人特别多,可以说是集中了全世界最有干劲儿的人才,毕竟最近很流行创业,做生意可是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到处寻找机会,寻找创业伙伴,寻找职业经理人,等等,都是为了在创业大潮中大赚特赚一笔,和原来的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简直是两个画风!真的是因为那些产品导致她们的生活重新有了追求吗?这改变也太大了吧!
人的脑海中即使没有远方,也有当前和脚下,所以如果有一个可预期的目标,人们就会努力奋斗。曾经,实体化这个长远目标对于大家来说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而现在,除了这个“高大上”的目标以外,人们还有退而求其次的目标,这些目标努力一下说不定就可以实现,比如说通过“真实触手可及”这件商品感受一下实体世界,或者再奢侈一些,直接操作灵魂躯壳做一个“跨世界”的人。
有了这个企业管理专业评价以后,我就有资本去更多的公司应聘高级管理职位了,多一份工作就多一份赚积分的渠道,如果儒馨知道我现在打算身兼数职的话肯定要狠狠地骂我,她很不赞成我们分心搞别的工作,当时创建神经元公司的时候她就率先垂范从公司辞职了,逼得我也不得不紧随其后,从法律事务所辞职,她是非常专注的人,做事情也一丝不苟,想的很周到,我是达不到她这个水平啦,不过现在公司由我一个人负责也没出什么纰漏,一切都照旧,只是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各种创意层出不穷,日子不好混啦,公司最辉煌的时候早就过去了,现在我也是勉强维持产品的更新,日子平平地过,公司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频繁跳槽,而且往往也是兼职好几家不同行业的公司,要不是法律还禁止人们同行业兼职,想必她们不但是神经元公司的一员,还能在我的竞争对手那里谋一个职位,还好法律考虑到了这一点,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公司管理这个问题我是时时刻刻面对的,可能这也是我在考核中能得到高评价的原因之一吧,可是,当前公司面对的种种问题比考试中的题目还要复杂,现在儒馨又不在,我可不想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败在我手上。
为了改变公司面对的发展困境,我进行了一次人员整理,贯彻儒馨当年对我的要求,不要兼职。于是我辞退了那些到处兼职的人,只要那些做一份工作的人,当然,对于那些只做一份工作的人,给予她们更高的工资也是必需的,否则她们为什么只做一份工作呢?我在全公司这样梳理了一遍,最终只留下了7名员工,加上我这个“老板”,一共八个人,剩下的那几十名三心二意之人全部被我打发走了,那里面甚至还有好几名公司的老员工呢,我是狠下心进行这次改革的,要知道,辞退的那些人里面有很多是公司的骨干,我还给她们配备过实体设备,现在有一部分设备是收不回来了……不过改革嘛,总要付出点代价,反正这也是尝鲜,是对公司发展新的尝试,和别人同质化竞争是没有出路的,市场只会越来越拥挤,既然在产品上和营销上无法创新,那我就在公司体制上创新,精简公司人数,让公司全体员工更加专注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经过我的这次改革,公司的人力成本降低了一些,做事情的效率却提高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心理错觉,我只觉得各种工作衔接更流畅了,指挥也更加方便,决策也更快,我与这几个员工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更融洽了,她们现在的工资是改革以前的3倍,工作自然也更加积极了。在这个基础上,我还搞了股权激励,让她们也升级成了“老板”,有了公司主人翁意识,现在这玩意儿除了我们以外还没别的公司实施过呢,这个主意是我在古书上无意间看到的,我总感觉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现在高多了,当时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规模庞大的公司集团,然而这些东西全部进了历史的尘埃,我们再也无法一睹巨型企业的“芳容”,也无法感受到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难怪有些历史学者对往昔不胜唏嘘,我们原来还一直嘲笑她们就该被历史扫进远古的垃圾堆去陪那个早已逝去的黑暗年代,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留念的。
这次改革之后,公司的运营似乎有了起色,那剩下的七个员工都把自己当成了公司的新合伙人,和我一起卖力地处理着公司的各类事务,筹划着公司的未来,大家同心同德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把公司经营好。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已经成为公司主人的大家就会主动地为公司着想,创意自然就被激发了出来。
一位名叫鲍黎曼的员工说道:“我说老板,我想到了一个新的业务方向,不知可不可行。”她是一位很有干劲的员工,很年轻,形象上还有很多修饰的不到位的地方,当然,这些都是年轻所造成的,等她经验丰富了自然会好起来的,她来公司的时间不算久,但在上次改革中因为没有兼职其他工作而被留了下来,算是7名员工中在本公司工作时间最短的一个,她来自于23号国家,我对那个国家的印象其实不多,23号国家给人的最典型印象就是广泛的移民,这个国家的人全世界到处漂,而且对其他地方的适应性很好,几乎都能融入当地人的交流圈子里,就像这位鲍黎曼,在我们2号国家就适应得很好,平时的工作也比较尽心尽责。
我闻言大喜,说道:“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我把所有员工都叫了过来开讨论会,一起研究她的创意。
她得到鼓励,说道:“我们都知道,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管生产什么产品,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跟上,哪怕是有专利也会被别人以各种方式绕过,即使别人交专利费,法律也规定了缴纳上限,所以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她故作神秘地一笑。
我看在眼里,心说这小子有两下子,她到底想到了什么呢?我说道:“不要停,继续说下去。”
她接着说道:“我观察了一下,市场上的这些企业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它们开发各种产品卖给消费者享受,然而现在企业越来越多,消费者虽然比以前更有钱了,但收入赶不上企业的增加速度,这样一来,企业就陷入了激烈竞争,消费者需要的无非是能带给她们新鲜感的东西,企业想不停地开发有创意的东西,那难度可想而知,灵感不是说来就来的,大部分情况下也就是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修修补补,重新包装一下,改一小点东西又拿出去卖了,我们现在也是这样。”
她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她到底什么思路,我强忍住急切的好奇说道:“嗯。那你的新思路是什么呢?”
鲍黎曼保持着节奏说道:“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市场,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我们不如把我们的目光上移,把注意力集中到服务企业的市场上,看看这些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可以为大量的企业提供服务呀!”她满脸得意的神色,显然是对自己的想法非常满意。
“好主意!好主意!”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吝表扬,称赞她的过人智慧。
“这么年轻就这么有想法,不简单呐,小鲍!那在你的设想中,我们应该为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它们最需要什么?”我问道。
“为企业提供它们需要的信息,各种信息,我们的公司原本不就是信息咨询公司吗?这也算是回归主业啦!”她俏皮地说。
“之所以叫信息咨询公司,是因为当时最早推出的产品就是与信息检索有关的,是一个特制的信息过滤器,后来我们又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了许许多多的自动化信息分析工具,现在不是还在卖吗?销量一直都不错。”我给她解释道。
“是呀,我观察过了,这些处理信息的分析工具现在越来越好卖了,这不正说明了卖信息更有出路吗?我们可以为别人、别的企业提供她们需要的特定信息,做到精确化服务,我们不是一直有这样的服务吗?原来我们是帮助她人搜索特定信息,现在我们要更进一步,不但寻找和整理对方感兴趣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就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得出科学的分析结论,让那些信息更有价值。”鲍黎曼侃侃而谈。
“好,非常好!”我赞叹道。我没想到我公司里居然有如此能人,真是远超我的预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