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馨已经去了实体世界,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走完这个“倒数据”的过渡期,不过按照我们以前收集分析的资料,意识的转移大概平均需要1年的时间,每个人的具体时间各有不同,有可能长一些,也有可能短一些,取决于每个人的“肉体设置”和本身具有的意识复杂程度。儒馨是一个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她的思想深度显然比我高,估计她用的时间也会比平均时间多一些吧!
过渡期也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系统稍微出点差错,数据迁移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一个人死亡。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危险期,经过那么多年的改进,这一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已经相当安全了,我们找了那么多关于实体化的资料,只发现过2个失败案例,那还是200多年前的事情,最近这200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失败案例,所以,想实体化的时候,这点是不用再考虑了,还是多想想自己的积分账户吧,那个才是最需要考虑的。
在这一年左右的过渡期里,儒馨等于是既不存在于虚拟世界,也不存在于实体世界,凭空消失了!最好的情况是儒馨在一年之后与我联系,然后到了那时我告诉她我已经积攒够了积分,可以实体化了,让她再等我一年,再告诉我她的地址和详细情况,我也好选择出生地还有身体参数之类的呀,等我过渡期结束就去与她见面。我可不想等她实体化完成的时候我也正在实体化,那样的话她不知道情况还以为联系不到我了呢!当然,我也不愿意等她实体化都完成了之后还没有攒到足够的积分,那多丢人呐!
现在的问题是,我能在一年时间里积攒到足够的积分吗?我现在才30多亿积分,目前的行情,至少要35亿积分才能实体化,那我最少要存40亿积分才保险。
万恶的虚拟世界,居然取消了远古时代的金融市场,要是可以借贷积分该多好哇,可是这年头,系统本身就严格禁止借贷行为,法律中也有明文规定,古时候的那种金融中介根本建立不起来,积分借出去了基本就等于送出去了,非常不安全;再说人们平日里也没有多少余钱,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基本上存不到什么积分,每天有钱就去潇洒,没钱就去不花钱的地方潇洒,在虚拟世界里做一些大事也不怎么费钱,开公司、造场景、买工具都不需要多少钱,很多甚至是免费的,投融资需求不迫切;真正需要用大钱的地方就是与实体世界搭边的一些事情,比如说采购实体设备,这种毫无性价比的东西也只有那些有特殊癖好的人才会感兴趣,受众面太小,而实体化无疑是最费钱的,全世界也只有少部分人能实体化,如果是想靠借贷实体化的,那实体化之后怎么还钱呢?实体化生存本就不易,估计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来还本利,随时还可能“撒手人寰”,就这样子,谁愿意借钱给别人实体化?凭什么借给别人?为啥别人不借给自己?反正大家都差不多,没什么闲钱,那还不如自己花自己的钱爽爽呢!没什么人想投资。
我们的世界崇尚最简单的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安全可靠直观易懂,远古时期的史料显示,复杂的金融市场经常发生剧烈的波动,不利于系统的稳定。
可是,对于我们这些有很多钱想要进一步资产增值的人来说,投资的需求就显现了,在我们暂时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积分实体化的时候,把手头的积分融出去产生利息,岂不是比闲置更好的选择?可惜没有这样的投资渠道,几十亿积分只能平静地“躺在”自己的账户里,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
我觉得,有我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我应该做点什么,那该做什么呢?
像古代的时候一样组建一家金融中介公司?当今法律有明确规定不准“非法”集资,我一个学法律的这点还是知道的,虽说还有点运作空间,但人们借出去的积分也不受法律保护呀,积分本身都是无记名分布式保存的,安全性是足够,但离开了自己的账户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又何德何能让大家相信我把积分投到我这里呢?我用集资的积分实体化有产生不了任何收益……想到这里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在实体世界“敛财”的手段,那就是向虚拟世界筹资,然后通过倒卖稀缺物资赚钱产生效益归还本息!绝妙的主意!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居然想到了一个这么快速的发财之路,实体世界里的人都是傻子吗?她们除了硬件计算存储设备之外就不卖别的了?这东西销路也太小了吧,利润虽高,但受制于规模,根本吸引不到多少投资者嘛!
唉,搞金融中介都是“邪路”,还是要走正道。趁着这段时间考试季,我想继续“升级”我的专业技能评价,稍作准备之后我就又参加了一次专业考核,希望能得到“优”的评价。可结果却让人失望,我获得的评价还是良,和大学毕业的时候相比一点提升都没有,那么多年都白混了?
“是不是这么多年我没有多少在事务所从业的经验?”我心里这样想着,要不要去找我曾经的大学导师补补课?算了,总学法律也没什么意思,我干脆考个别的专业评价玩玩,换换专业才好玩。
那么,该去考什么专业呢?一定要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专业,不然到时候得一个“惨”甚至“不可接触”的评价就真是丢人丢大发了,可是我除了法律以外还熟悉什么专业呢?企业管理?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玩意儿,我自己都创办过企业,现在也还是神经元公司的负责人,要是考企业管理的话还不是驾轻就熟?这么多年以来我也学了很多企业管理的知识,毕竟手下一大帮人呢,没有管理那是会出问题的,越想越觉得考企业管理比较靠谱,于是我就自信满满地报了名,还报了个补习班打算突击学习一下,这是为了提高获得高评价的概率。
在突击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接触到了大量有关企业管理的最新知识。这段时间,人们越来越活跃了,有了赚钱的渴望,大部分人想多体验体验真实触手可及,有部分更有志向的人还想体验贵得多的灵魂躯壳,那种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的人越来越少,许许多多的人要么身兼数职地打工,要么创办企业,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经营活动实践,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很快,我之前都是自学,那些数据库都是零散的,没有接受过企业管理的系统教育,大学里学的也只是基础,毕竟我不是这个专业的……话说,即使是学了这个专业,要是这些年没有跟进的话也没什么用,这些学问发展的太快了,理论经常变,因为人是常变的。
给我讲课的老师水平真不错,把死板的数据库内容说得很生动有趣,看得出,她是个非常有经验的讲师,长得也很养眼,气质上乘,钱果然不会走错路,花了20000积分的“至尊级”补习班效果就是好,讲师是一对一的讲解,比在学校场景里好多人待在一起听老师讲课舒服多了,这才叫高端享受!古语云:人生得意须尽欢……问题是我的人生还没得意呢!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突击学习了10天,课程结束了,正好我预约的考试时间就是当天,我自信满满地迎接考试的到来。企业管理这东西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与管理相关嘛,既要科学又要艺术,我看着试题,似乎都不难,时间有限制倒是有点紧,但还能接受,我就分成了多个进程齐头并进,节约时间。里面有很多问题都是实际的案例或者贴近实际的仿真案例,我做得津津有味,身临其境地处理着这些问题,里面的场景做的就像是真的企业一样,仿佛置身于真正的企业管理岗位上似的,做不同而题目就要变换不同的单位,不同的角色,除了站在管理层角度管理单位员工以外,还要站在员工角度“应付”管理层,而且不同岗位的职能都会模拟到。另外,从供应商到消费者,再到公共舆论,这份题库里也都有涉及,反正考生就要不停地变换自己扮演的角色来应付这些情景模拟题和案例分析题。
终于,考试结束了,我居然还有一道题没做完!这下要“悲剧”了,评价不可能高了,20000积分白花了……还好当时签了协议,如果没有得到良以上的评价就退一半的积分,其实,我多么希望不用退钱呐!可惜。
算了,没考到就没考到吧,等下次考试季来了再说,反正时间间隔已经不到一年了,好好准备一下,紧跟时事热点,到时候再报这类补习班,成绩应该会比这次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