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会怎么分配呢?后来我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挺幼稚的问题,因为组织早就有过类似经验——这种大型项目组织干的多着呢,很大一部分都是能够创收的,组织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具体到个别项目,只要微调一下细则就行,只是陌思远当时故意没说清楚而已。当然,细则还是要协商确定,不过大框架已经有了,利益的分配不再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看来我们多虑了呀!”我了解这一事实之后对儒馨说道。
“是呀,本来还想通过这次为我们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看来是行不通了。这样也好,大家的关系会更融洽。”儒馨说道。
“怪就怪通知没说清楚,陌思远也没说明白。”我埋怨道。
“这倒真不能怪她们,是我的错,是我挖空心思想要增加我们的话语权,才总是对这事情念念不忘,把事情想歪了。”儒馨开始反省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觉得她确实想太多了。
组织的条例都是现成的,也很精确,能够通过谈判为自己争取利益的空间非常少,所以大家在这项巨大的潜在利益面前也没什么争执,按规章办事就是轻松,一下子就协调完毕了。组织的这些规定看起来也非常能体现公平,至少我们这些创意提出者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分配权,提出创意被看作是巨大的贡献度,占了总贡献度的五分之一!比我们的心理预期还要高,据陌思远说,这是因为组织鼓励创新,而创新就起始于那些创意,因此政策向着这方面倾斜。
“我们绝对不会亏待那些最有创造力的人!”陌思远说道。“改变社会就要靠创造力,让所有人得到她们所要的幸福,不创新的话怎么能实现呢?”陌思远动情地说。
“说得像宣传语录一样漂亮。”我开玩笑似地说道。
“哈哈!其实真是这么回事,媒体宣传的话很多都是真实的。”陌思远笑着说。
我和儒馨一共占了二百五十六分之五十六的贡献度,几乎就比五分之一稍大一点点,可见在其他方面我们几乎没有被认定有什么贡献……对此我倒是有自知之明,可是儒馨也没做出什么贡献吗?还是说“利益均沾”?
“看来你也没啥大的贡献嘛,我们两个的贡献加起来也就和那五分之一差不多。”我对儒馨说道。
“这只能说明高人太多,我们都排不上号。”儒馨轻描淡写地说。
“不过能有这么多我已经知足了,这个项目一定能大卖的,到时候还不是财源滚滚呐!”我开始“憧憬未来”了。
“唉,连商品的称谓都是她们取的,真实触手可及,没采纳咱们的建议,我就是觉得这里有点不甘心。”儒馨略带遗憾地说道。
“真实触手可及,这名称还好吧,虽然有点俗套,但总归能够表达那层意思,起的太露骨了也容易昭示我们的野心。”我说道。
“嗯,她们应该是有这个考虑。”儒馨回答说。
每个小组成员,只要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销售出这个“真实触手可及”,都能获得相应的提成,社会中的人员也可以参与营销,获得相应提成,只是提成比例没有我们这些开发者高而已。这能有力地促进销售。
整个“真实触手可及”这件产品根据售价的不同被分成了多个等级,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体验和服务,和我们当年的模拟器产品类似。售价越高,体验就越接近“实体人”,就如那个拟人选项一样,可以以一个实体人的方式感受实体世界,尽管这个实体人也只是强化传感器的可变形机器而已,不过这明显比模拟器高级了一大截,模拟器可不是存在于实体环境中的!我们现在的产品给人的感觉是“灵魂附体”,把我们这些虚拟世界的灵魂附着到实体世界的有形物当中去!
这么好的产品,又经过了我们众多人士的造势宣传,瞬间就席卷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路买家蜂拥而至,竞相买买买,体验这种“划时代”的新产品,以满足自己对实体世界的无限好奇与渴望。有钱的人就买高级的,没钱的人就买低级的,反正都要一睹触手可及的风采,进入真正的实体世界一看究竟,这真是触手可及的“真实”,名称一点儿也不夸张。
但如此高调的产品发布和销售,总让我觉得有些不妥,我比较喜欢低调,不喜欢被舆论聚焦,那种引人注目的影响力我宁愿不要,我喜欢的是暗暗的影响力。
我向陌思远表达了我的不安,直接用的普通通讯方式,而没有用暗语通信,反正我也没说那些系统感兴趣的内容。
陌思远说:“凡事都有个取舍,不高调一些怎么能有高销量呢?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又不违法,至于别的,你就不用考虑了,形式说明了一切。你想想……”她没有说完,因为剩下的内容是不便多说的。我知道她的意思,我们蒸蒸日上的销售形势证明一切运转良好,这段时间系统或者是其他什么人并没有找我们的麻烦,这至少证明了我们的这个产品仍然在容许范围内。
我心想:“再观察一段时间吧。”
……
短短3天,光我一个人就分得了30万积分!这还是在我没有拉到任何客户的情况下分得的,儒馨分到的就比我更多了,因为她的朋友圈比我广多了,人气也比我高,即使是“过气”状态也比我有名。那些擅长营销的人就更别提了,一个个肯定都是大赚特赚,不过我并不知道她们的具体身份,在我们的组织里,连积分的分配都是全匿名的,不会暴露任何人的身份,我甚至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参与了这个过程。安全性值得称赞!
照着这个速度,再用不到1万天我就能积累到足够我实体化的积分……啊不,不对,现在实体化的费用涨了,20亿积分再也不够实体化了,还得赚更多的积分才行,真是悲剧呀!
好在“真实触手可及”这件商品越来越受欢迎了,购买的人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销售额呈上升趋势,前三天平均每天能赚十万积分,后来平均每天能赚40万积分乃至50万积分,简直是暴利,比我公司现在的营业项目赚钱多了!我和儒馨两个人的公司只是勉强维持平稳的收入而已,利润已经很难再持续高速增长了。人们的兴趣点转换太快,前段时间我们还因为“顺带的发现”而出名,等于也是为我们的公司做了广告,可现在……人们又关注别的东西了,一个人如果要获得公众持续的关注,那就只能不停地炒作,然而我比较反感这种方式,我觉得是怎么样就该怎么样,刻意的去制造大新闻没什么意思。还好儒馨比较善于经营粉丝,可以维持一个持久的关注度,这对于公司生存是非常必须的。
想到这里,我对儒馨说:“欣德呀,你说我们要不要雇用一位营销大师来当我们公司的营销顾问呐!这样对我们的经营会有帮助吧。”
“噢?何出此言?”儒馨问道。
“你看,我们整个公司就你比较会经营粉丝,比较会宣传,其他的雇员都是些技术人员,让她们维护运营系统、服务客户还行,然而她们都不是营销人才呀!你看看,现在各种产品铺天盖地而来,同质化竞争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加强营销,这样才能提高业绩。否则,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顾客肯定会选择那些更会吆喝的呀!”我分析道。
儒馨听我说完,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公司现在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在营销上不如别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主要问题。”
“那什么是主要问题?”我紧跟着问。
“主要问题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你认为呢?”儒馨说道。
“这个……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这不是实在难以取得突破嘛,好不容易有了新点子还被那啥给抢过去了,算到她们头上了。”我无奈地说。
“这倒没关系吧,反正我们自己是弄不出来的,分享给更厉害的人,做出来了我们也有份儿,不是更好吗?”儒馨说道。
“我没说这样不好,我只是说很难有新创意新点子,同质化竞争难以避免,创新可不是想有就有的。”我说道。
“嗯,是呀,不过我也不愿意过分营销,你看看别的公司都是什么营销方法……一点下限都没有,什么无聊的东西都炒作,各种欺诈消费者,简直是没有道德,更可气的是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没有受到制裁,我可不喜欢这样学她们。”儒馨“愤世嫉俗”地说道。
“并不是法律没有制裁她们,而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她们随时可以转变,而法律总是后知后觉,有一个时间差,只要有任何一个要件不符合,她们就不会受到追究,所以看起来就像是法律不作为了。即使是看似万能的系统,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要不然我们怎么能……”我从专业角度进行解释,并且提了一下我们如何规避系统监控的,但这可不能明说,至少我现在不愿意再明说了。
“好吧,反正积累积分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的是时间思考新的业务增长点。”儒馨听完我的话之后说道。
即使有了“真实触手可及”这个赚积分神器,我们依然需要攒很久才能实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