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麾下,类似章尕这样的士卒,估计不在少数。放大到刘皇叔的整支兵马中,有着类似梦想的小兵,或者低级军官,也会很多。
腊月廿七放假,到正月初六归营,这是第一批士卒们的年假。正月初七放假,到正月十六归营,这就是剩下的那批士卒们的年假。
别的军营是如何放假,刘封现在还管不着,但自己麾下的这三千多兵马,就是这么来的。
军中的事务,年关之时自有魏延和廖化主持,刘封只需好好的体会一下,大汉时代的第一个新年就行啦。
除夕,古已有之,真要追根溯源的话,估计都得跑过春秋,追到三皇五帝之时。但大汉朝的除夕,远远没有后来一千多年中那样丰富多姿。
除夕的早上,刘封就被父亲带到后院的一座家庙中,进行祭祖活动。
这座家庙中,正中央供奉的是高祖的画像。大汉一朝,只要是刘氏子孙者,不管是不是真的出自高祖一脉,都会供奉高祖的画像。
左边的一幅画像,就是中山靖王的。这位会生儿子的祖宗,估计也会被不少人膜拜,这就是父亲刘皇叔这一支的开山老祖了。
右边的一幅画像,则是父亲的父亲,也就是刘封名义上祖父的画像。将来,父亲成就大业后,追封三代,这位祖父就是第一位了。
这就是父亲的家庙了。供奉高祖,表示自家也是皇室血脉;供奉中山靖王,可以让后世子孙,一眼就能追根溯源;而供奉自家的亡父,则是人之常情。
传承三五代以上的诸侯之家,供奉的也不过是类似的五庙罢了,天子却要供奉七庙,画像就要多上许多。
其实,三幅画像上的人物,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中间的高祖头戴通天冠,还能知道他是一位帝王,左边的那幅画像,相比右边的那幅,也不过是色彩多一些罢了。
如果单独看到其中的一幅画像,刘封根本就不知道是谁的。
还好,家庙**奉的,不光是这三幅画像,每幅画像前,还有作为代表的牌位。以免后世有类似刘封这样的不肖子孙,连祖宗都不认识。
原本的刘封,在被立为嗣子的时候,估计是进过家庙的。现在的刘封,却是头一遭进家庙。
祭拜家庙之后,就等着夜间的团圆饭了。
汉代的团圆饭,不像后世。
唐宋以后的团圆饭,有着丰盛的食物,像富贵之家,还有着娱乐活动。汉代的团圆饭,有酒有肉,比普通的晚食丰富一些罢了,啥娱乐都没有。
饺子,这种除夕的标志性食物,还得等上几百年,才会出现在团圆饭的餐桌上呢。
除夕夜的团圆饭,唯一与后世相同的就是,全家老少都可以同桌而食了。小阿斗自然是吃不了什么东西的,却也被抱出来团圆一番。
一家人吃罢团圆饭,围着火炉唠嗑了会儿家常。等到子夜到来后,就各自回房休息,并没有后来的那么些娱乐活动。
正月初一,如果许昌宫中的汉天子,还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此时应该就是正旦大朝会了。各方诸侯刺史,还有那些小邦蛮主,也都会齐聚在宫门外,等候着皇帝陛下的召见。
许昌的朝廷,现在握在曹老板手中,各方的诸侯老大,自然不会上赶着去送死。至于曹老板会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让那傀儡皇帝来上一场大朝会,就不是刘封所能关心的。
既然天子都成了傀儡,各方的诸侯老大们,也是野心蠢蠢欲动。这正旦大朝会,也被各位老大们变着花样儿来玩。
比如父亲刘皇叔,就是打着庆贺新年的名义,在太守府中召见了麾下的文武们。
也只有到了此时,刘封才知道,父亲东奔西走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些家底的,文臣武将都有好几十位!
像这样正月初一召见群臣,也算是正旦朝会的推陈出新了。
文臣武将,各自汇报一年的成绩,然后由军师孔明总结一番,记录在案之后,这过去的一年就算翻过去了。
然后,又是诸葛兄出场,公布了新一年的各项行动计划。计划有没有漏洞,就得在场的文武们讨论一番了。
刘皇叔只是一方小诸侯,就连脚下的新野城,也是刘荆州拨给他的驻防之地,连块正经的地盘都没有,自然是没有多少事情要处理的。
年会上的事情,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防曹,防曹,再防曹。
经过一年的酝酿发酵,傻子都知道,今年必定是曹老板的南下之年。
年会散后,就又是一场大宴群臣,新年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正月初二,给父母拜年之后,刘封送了小阿斗一只哨子。然后,又给住在太守府中的叔父们,一一拜年了。
汉代的拜年,都只在家人之间,并不像后来那样,是个熟人都会拜一下年。也不同于后世划分得那么细致,什么初二外甥拜舅父,初三回娘家,这些都是后人自己丰富起来的。
大汉的新年,并不像后世那么令人期待,刘封的这第一个新年,无非就是图一个新鲜罢了。
正月初三一过,新野城中就又恢复到往日的模样,城外也有农户在劳作。刘封在城中实在呆腻了,就又回到了城外的军营中。
没有网络,没有丰富的书籍,啥娱乐都没有,刘封不腻才怪呢。
军营中就不同了,起码在匠作屯中,跟那些工匠们交流交流,总能整出些小惊喜不是。
到了正月十四,刘封像往常一样,泡在营中的时候,父亲的亲兵却快马加鞭的找了过来。说是城中有事,需要公子回去商议。
接令后的刘封,有些纳闷了,这个时候能有什么事呢?还是关乎到他这位嗣公子的?
向魏延和廖化交代一番后,刘封上了战马,就与那名传令兵一起回城。
进了太守府,刘封发现父亲却并不在前厅,而是在后院的一个小厅中。在场的还有关张赵三位叔父,以及诸葛兄了。
刘封对众人拜见一圈后,便问道:“父亲召孩儿回来,可是有什么大事?”
“明天就是元宵佳节了,你景升伯父刚刚遣人来传话,邀咱们父子俩,今天就前去襄阳城,与景升兄共度佳节。”刘老大说道。
“原来是景升伯父相召啊。”刘封吁了口气道。
这么急着被召回城来,刘封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呢,没想到是刘荆州,终于惦记起新野的这位难兄弟来,想要共度一个元宵节。
刘封好奇的问道:“这件事情,军师怎么看?”
诸葛兄拱手回道:“在下给主公的建议,就是婉拒不去。主公已经小半年,没有见过刘荆州了,而现在,刘荆州只派人传来口讯,却没有片牍写来,说不定就又是蔡冒那厮的阴谋。”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刘封知道,这件事虽然有可能是蔡冒的阴谋,却依然想笑。
诸葛兄的岳母虽然不在人世多年,却是那蔡冒的长姐,也是刘荆州续弦蔡夫人的长姐。他这外甥女婿直呼蔡冒的名字不说,还以“那厮”相称。
如此看来,这荆襄的世家大族之间,虽然姻缘不断,却也各有龌龊。
刘老大不以为然的说道:“正是因为小半年没见刘荆州,现在更应该去看看景升兄病情如何啦。”
“军师所言正是,父亲不可亲身涉险。如若非去不可,就由孩儿一人前去,如何?”刘封也劝道。
“景升兄邀请的是我们父子二人,承嗣不去的话,景升兄不会说什么。但为父不去,就是对刘荆州的不恭,更会给蔡冒等人以借口,好趁势拿下咱们。”刘皇叔拒绝道。
“大哥怕什么,蔡冒那厮来了,正好捅他几万个透明窟窿。”张三叔大大咧咧的说道。
诸葛兄看到劝不下去了,只好说道:“主公如果一定要去,就带上子龙将军。有陈到将军贴身护卫,旁边再有子龙策应,蔡冒有所动作,主公也能冲出襄阳城来。”
“嗯,就由子龙随行吧,叔至带五百亲兵护卫就行了。景升兄还健在,谅那蔡冒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刘老大答应道。
襄阳之行已成定居,刘封也只好说道:“那孩儿这就去换洗一下,即刻就随父亲起行。”
“不,承嗣就不必一起去了。真有危险的话,有叔至和子龙在,为父也能冲出来。如果承嗣也去了,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刘皇叔挥手拒绝了刘封随行的提议。
“正是,公子还是不去的好。”诸葛兄也不同意刘封随行。
“公子在新野,那蔡冒就是想要有什么动作,也不敢将主公怎样。因为主公一旦不测,他难道就不怕公子找他复仇么?”诸葛兄直接说道。
“孔明此话在理。承嗣在外,为父反而没有多少危险;如果咱们父子都在襄阳城中,就有可能被蔡冒一网打尽。”刘老大赞同诸葛兄的说法道。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子龙和叔至准备一下,咱们半个时辰后就出发,天黑之前就能赶到襄阳城。明晚就与景升兄共度元宵佳节。”刘老大一锤定音道。
感情刘封跑回新野一趟,就是听这么一个结果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