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领导力,执行力,教练技术,行动学习,……一个个观点每天冲击着我们的管理神经,一篇篇层出不穷的文章各抒己见,做企业,学管理,这么多年下来,似乎又找不到方向了,刚刚摸索出来一点规律,新生代员工又出现了,又打乱了我们的阵脚。
以前没有看过管理的书籍,也没有听过管理的培训课程,不知道这管理怎么搞;现在看了很多管理书籍,也听了各式各样的管理课程,结果更不知道怎么搞管理了,左右都不对,于是我们就很纠结:管理到底是经验还是科学?
管理已经从对错的思维,转变为管理结果的思维,其实管理的主线思维,并不是追逐当下最时髦的管理趋势,也不是整合最前沿的管理技术,因为国外的管理和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现状基础还有很多不同,欧美的管理认可的是流程与制度,而中国企业里只认人,我们讲与究你是谁,再考虑你说了什么。
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问题,根源在于当初创业的时候,只是为了挣钱,出于快速赚钱的动机,没有去精心设计和雕琢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把自己在生意场上积累的人际交往的经验,草草拿来用在企业管理上,规模小机会多的时候,怎么做都能盈利,而如今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压缩,这种诱因的出现,引发内在管理上的“病毒”开始发作。
野蛮式地增长,更是可怕,有时候为了现金流,牺牲利润,为了拿订单,压低价格,然后再内部消化成本,最后出现了最可怕的现象:“明赚暗亏”。中小企业甚至出现了越大越亏的现象,因为管理模式不进行彻底地改变,总是在一种资源消耗型增长,是一种体力消耗下的硬撑;不是靠高效率的管理盈利,而是靠商机、靠打疲劳战支撑着企业。中小企业不是做大做强的问题,而是如何做成真正的企业的问题。
大型企业的内耗问题也是越发严重,我们俗称的“大企业病”,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老油条”越来越多,“新老难容”“帮派问题”“闲混日子”等等管理上的疑难杂症,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让想做事的人逐渐泄了气。
内部运营管理问题突出的两个基本症状是:第一,内部的会议越来越多;第二,同样的错误总是重复发生。
管理,不能再空洞抽象地说教了,不能再用那些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彰显高度了。内容的深度是思想理念的深度变革,是洗刷作坊印记的过程,是企业革命的过程。
管理诊断与处方
企业内部召开中层干部的管理会议:
人事部说:“企业里人是最重要的,“企”字如果没有人就成“止”了!”
财务部说:“企业最关键的是利润,是现金流,没有了血液,哪还有生命?”
销售部说:“企业里除了销售,其他一切都是成本,是我们销售在养着你们!”
生产部说:“没有我们辛辛苦苦制造出产品,你们卖什么?企业早就不存在了!”
技术部说:“这公司里,就我们是最专业的,其他人什么都不懂,都在那瞎指挥!”
服务部说:“公司里就数我们最委屈,有功劳全是他们的,没人干的都是我们干。”
面对种种声音,企业的高层领导该如何面对?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管理的课程方向越来越细化,每个专家也都在强调自己课程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面对资源的稀缺,内部冲突的层出不穷,外部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总裁们每天总是在“裁决”,在“平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就可以理解了。
道路交通有一种怪现象:“越宽越堵”,因为宽,给我们创造了堵的条件,不宽,我们就没办法拥上来。宽反而造成了抢道和拥挤的机会,结果越宽越堵。当然,堵塞的根本原因是人,因为人行为的无序,不守规矩,不受约束的坏习惯。
我们在国道或是省道上开车心里都烦,因为老有人干扰自己,不敢开快,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就会很爽,其实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绝不自由,不能太快,不能太慢,不能随意上下,不能掉头倒车。减少了随意,却换来了速度,失去了自由,却得到了效率,效率原来是从约束中来的。约束出效率!
管理,要以人的自由散漫为核心来抓管理了。
回归管理的基本面
经常喜欢看书的朋友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一本书归根结底就是那么几句话,你把这几句话看懂了,这本书你就懂了。你看电影,留在你脑海中的印象,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情节,或者说是一个主题,你感动了,
那么,企业管理的基本面问题要害是什么呢?是控制!
我们的目标就是控制,很多企业核心的问题就是失控!一句话:我们的基层乱七八糟。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各自为政,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人去管,没人能管,没人管得了,都是自己管自己,自己安排自己。很多失控的问题,“自行安排”和“自己做主”,管理者没有人去控制,管理已经严重失控。
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集中了,生产力增大了,但生产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按照真正的工业化大生产的管理方式去做,普遍实行的还是自我管理的模式,也就是自我设计,自我检验,自我控制生产进度,自我控制生产工艺,以标准化为前提的统筹、监督、控制体系和责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一个“物种”的改造过程,大作坊大到一定程度就再也无法大了,作坊式生产是有局限的,手艺人集中起来是不可能无限膨胀的,生产力集中到一定程度,生产的组织方式就必须进行工业化改造,这是“企业的革命”,不是改良,而是整个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重新设计和打造。
“统一”是一种很有用的控制方式。统一是控制的前提,规定是控制的方式,计划是控制的开始。最有效的控制方式:非领导式管理,行政式控制或领导式控制是低效和无效的:全面深刻剖析企业六大核心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彻底解决内部的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问题,构建企业运营管理的系统工程,根据战略规划和盈利模式,逐步构建运营系统框架。让企业真正实现自动运转,而不依赖任何一个“个人”,夯实管理基础,把方法和工具落地。
流程控制、目标控制、数据控制和稽核控制,根治企业的忙、乱、差现象,大幅度提升企业效益;通过采用“标准、制约、责任”三要素为核心的全员控制模式,来营造不依靠于领导的全员管控模式;
回归管理的基本面,也就是两个关键词:“秩序”和“效率”。管理者一定要先把事情梳理好,再去激励人,如果事情没有管好就急于去管人,那么会越管越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