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2700000021

第21章 Brahms对Bach的致敬

落日飞鸟

我经常大言不惭地吹嘘,说我喜欢“三B”的作品,其实也就是Bach的作品我听得多一点。像Beethoven的《告别》、《菲代里奥》这样的代表性作品我都很少听。以前总觉得无法接近Brahms,特别是他的交响曲,像第二第三几乎从未认认真真地听过。不过奇怪的是,自认为乐观的我,居然会喜欢满是悲剧意味的E小调第四。

一般认为,Brahms的交响曲深受贝多芬的影响,C小调第一是“贝多芬第十”,D大调第二是他的田园,降E大调第三是勃拉姆斯的英雄。而第四,是的,只有第四,才真正属于勃拉姆斯。

如果说Beethoven的交响曲是通过斗争达到胜利和永恒的欢乐的话,那么Brahms则是通过深沉内敛的沉思到达宁静和豁达。

第四交响曲开始于一种欲哭无泪的悲剧色彩中,我这么说也许有一些过分,带上了我个人的心境的影响。

第一乐章是难以抑制的哀伤,却又充满了幻想和憧憬。(Allegronontroppo)

那是一种迎风眺望的感觉,温暖的泪水在眼角。那是宁静的哀伤,没有痛苦的挣扎,是澎湃的大海的叹息声。这就是悠长婉转的第一主题,海潮般波动的声音在小提琴上呈示,又在木管的对位中在弦乐的各部上变形,像轻盈的舞步,飞翔着。木管有力的节奏型切入,紧接着响起第二主题,大提琴和圆号的声音宽广,抒情,似乎抛开了时间的烦扰。到这里,第一乐章的性格已经很明显了,带有悲剧意味的第一主题,寂寞孤独,却又有着希望和憧憬,形成对比的第二主题显得豁达,但这种开阔的气息却不能战胜第一主题的悲伤,反倒像是一种绝境中的自我安慰了。

第一乐章在两个主体的交织、对抗中发展,第一主题明显占了上风,再现部之前甚至出现了宛如葬礼挽歌般的节奏。再现部里面一一重复了那些刚刚听到的旋律,但却在进入尾声之后展开了变奏,似乎要挣脱悲伤的结局,挣脱宿命,弦乐急促的音符被铜管近乎无情地压制,乐章最终结束在强有力的和弦中。

第二乐章是夏夜梦中的呓语。(AndanteModerato)

这是古老的弗吉尼亚调式,开头的引子庄严古朴,带着一丝形而上的意味,随着木管有如密接合映的加入,特别是单簧管充满梦幻色彩的声音吹奏出主题,梦一般的气氛迅速弥漫在整个乐队,第二主题同样优美抒情,整个乐章宛如一首小夜曲,是梦的小夜曲,那里面也有瞬间的抽搐,似乎是梦魇,迅即消失了。宛如呼吸的第一主题的动机在木管组上重复,最终伴随定音鼓的轻声击奏,缓缓走向终点。结尾处的长笛可谓神来之笔。

第三乐章是旋转的舞者。(Allegrogiocoso)

这是勃拉姆斯不多见的谐谑曲,而且用了他很少使用的短笛、三角铁这样的具有特殊的明亮音色的乐器。主题的三个动机发展贯穿始终,宛如一个不知疲倦的舞者在飞速旋转。其间辉煌的配器推动着气氛一步步到达顶点,比如三角铁明亮的声音,还有定音鼓的持续强奏。

第四乐章是Brahms对Bach的致敬,是他对于一个半世纪之前Bach在一把小提琴上对整个宇宙的呼唤的回应。第四乐章是一首固定低音变奏曲,是恰空,是包含了悲伤、抒情、豪迈的艺术幻想。

勃拉姆斯曾对克拉拉提到过他对巴赫恰空的喜爱,并曾经试图将其移植到钢琴上。不知道是否有这样一个改编本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常听到的恰空改编曲是Busoni的手笔,不过我个人并不认同他对巴赫的改编方法。他对管风琴作品的改编显得色彩过于浓重,拘泥原作,是演奏者很难清晰地表达各声部,毕竟钢琴并不如管风琴适合展现声部的对位进行。而Busoni对恰空的改编又显得信心不足,没有充分发挥钢琴的表现力。也许像勃拉姆斯那样只是用左手还是有道理的。

抛开这些不谈,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恰空在结构上是有相似之处的。这大概也是思维发展的模式的某种反映。

第四乐章由主题、三十段变奏、一段尾声组成。主题八小节,由木管齐奏呈示,庄严,铜管组有力的和声,以及第5小节长号和定音鼓强有力的进入,加深了末日审判般的力量,但那并不是威胁或是恐惧,而是对于巨大力量的信任和自豪。主题前六小节是不规则的上行,借用了巴赫第150康塔塔终曲的低音主题,那同样是一首伟大的变奏曲。勃拉姆斯扩展了巴赫的五小节主题,添加了三小节的转折,丰富了主题的表情,增加了更多对位的可能性。

第一变奏的低音部分由定音鼓驱动,同时弦乐器的拨弦和铜管的断奏使节奏比主题更加坚定,主题出现在第一小提琴的拨弦上。第二变奏比较自由,动机类似于主题的逆行倒影,管乐器的相继进入形成类似于密接和应的效果。第三变奏主题回到第一二小提琴,其他乐器的和弦宛如巨人大步向前。第四变奏引入了新的旋律,类似于主题的分解和弦,婉转悠扬,出现在第一小提琴上。第五、六、七变奏中,主题清晰地再现于低音弦乐器,木管组和铜管组反复出现第一乐章澎湃的大海般的动机。第八、九变奏逐渐远离主题,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急促的音符,情绪变得紧张,锯齿状的音形让人想起Beethoven的大赋格。

第十变奏前有一个木管组的经过句,仿佛愤怒的大海遇到了摩西,沉睡了。第10变奏的宁静中潜伏着活力,预示了第十一变奏略显顽皮的三连音。第十二变奏有一只独奏长笛吹出旋律,弦乐器微弱的伴奏,圆号的长音和弦几乎不可闻,这是孤独的夜之歌,逐渐走向低沉,静默。第十三变奏转调,断续的上行先是出现在大提琴上,逐渐变成在整个弦乐组上连串的上行,同时木管乐器相继温柔地进入,如同清晨慢慢睁开的慵懒的眼,带着睡意,渐渐地适应着正在升起的朝阳。第十四变奏可能是第四乐章最美妙的部分了,长号宽厚的声音吹奏着主题的变形,就好像朝阳的温暖的光芒。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起早上通往教堂的路上,参加晨祷的人们,带着兜帽的修士,迈着缓慢的步伐,唱着圣咏。一切,都是那么缓慢,似乎静止了一般。如此缓慢温柔的长号的旋律,似曾相识,那是在Tchaikovsky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发展部,不过,在那里长号吹响的是送葬的脚步,是即将落下的夕阳。第十五变奏同样庄严肃穆,主题出现在小提琴声部,中提琴演奏下行音阶,在木管和铜管的徐缓和声中逐渐消退,只留下长笛回忆般的独语。

第十六变奏重复了主题,不同的是弦乐器在后五个小节的爆发,控诉般的下行。第十七变奏弦乐器变得紧张不安,木管组提示着第一乐章的主题,悲剧的再现。这种气氛在第十八变奏中加强,铜管的参与带来了恐怖。第十九变奏,弦乐器和一只圆号有力的断奏与木管对话。第二十变奏弦乐器走出急促的三连音,第二十一、二十二变奏是越来越快的上行,第二十三变奏的紧张感达到最高潮,乐队一直在一步步聚集力量,直到第二十四变奏的爆发,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一同奏出变奏主题,如同死神的黑翅般阴暗,不可阻挡,弦乐器在每一个小节重复着相同的音形,顽强地抗争。第二十五变奏,主题变成了三连音形,定音鼓的敲击进一步强化,而弦乐器中响起了密接和应的第四变奏旋律,强大的戏剧性冲突的力量,沸腾在织体中。可是正当紧张的气氛即将爆炸的时候,第二十六变奏在圆号吹响之后变得抒情,婉转,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变奏中,木管乐器甜美的声音不绝于耳,特别是第二十九变奏中的两只长笛绝美的声音,令人难忘。第三十变奏重新绷紧了心弦,弦乐器强有力的进行把乐曲引入了尾声。

尾声的速度标记是PiuAllegro。仍然由管乐器重复主题,定音鼓强有力的滚奏主宰了后四小节。随后是主题的增值,最后四分之一铜管的声音让人想起命运的无情。战胜这声音的仍然是弦乐器的第四变奏旋律,宛如奔腾不息的河水。铜管乐器又一次奏出坚定的下行,把尾声的发展推向高潮,最终斩钉截铁地结束充满了自信。

传统的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奏鸣曲式,而奏鸣曲式的核心思想则是主部和副部因素的对立,乐曲的发展依赖于这种对立,否则乐曲的发展很快就会陷入无聊的重复。而早于古典主义的巴罗克时代,在奏鸣曲式还未出现的时候,作曲家依赖的是对单一主题的发展,很多人都可以写出旋律优美的主题,但是却缺乏妥善处理主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听到的大多数巴罗克音乐都显得平淡无奇,缺乏内在的戏剧性冲突,缺乏变化。

只有少数的作曲家有能力利用有限的单一主题创造出宏伟的音响大厦,Handel、Vivaldi的色彩瑰丽的和声让即使是乏味单调的主题都焕发出奇异的光彩,他们的旋律才能也弥补了结构上的缺憾,而Bach的对位法和赋格技巧使他能够深入挖掘主题内涵的对位可能,让主题和自身形成复杂的音乐织体,这一点启发了Brahms。

Bach经常利用同时代作曲家的主题,写出令人惊叹的赋格,如利用Corelli的主题写成的BWV571,主题来自两首毫无关联的作品,Bach却从中发掘了对位的可能,形成了壮丽的二重赋格。Brahms的变奏曲延续着这些伟大的传统,不同的是,Brahms的变奏曲中经常引入其他的因素,类似于副部的因素,利用不同因素的对比加强戏剧冲突的力量,这大概是他作为古典主义信徒的理想和习惯。

第四交响曲几乎是勃拉姆斯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最后一部是二重协奏曲op.102,作于两年后,其间只有大提琴奏鸣曲op.99,小提琴奏鸣曲op.100,钢琴三重奏op.101三部作品问世)。这之后,Brahms走上了和Bach,Beethoven类似的道路,就像Bach晚年无视正在兴起的古典乐派,潜心于赋格和对位艺术一样,就像Beethoven创作末期背离自己推动的浪漫主义,回归到Handel的刚健和Bach的复调一样,Brahms彻底远离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主流,远离Berlioz,Liszt,Wagner开创并实践的宏大的音响色彩探索,独自回归到室内乐的简单、真诚,回归到对位法研究当中,回归到古老的德意志传统,就像深秋的落叶,飘落归根。

Brahms之后,严格的古典主义大厦轰然崩塌,只剩下死板的教条留下,难怪乎Bartok这样的对位法大师会对早年接受的,以勃拉姆斯为范本的音乐教育十分不满。

附:勃拉姆斯与巴赫的恰空,引自1877年6月给克拉拉·舒曼的信,写于做第四交响曲前七年。

“在我看来,《夏空舞曲》是极其奇妙而又难以理解的音乐作品之一。巴赫仅用为小型乐曲写作的技巧,就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我想,如果我自己创作,甚至只是在构思这样一部作品,我一定兴奋、激动得不能自己。如果身边没有一位十分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那么最大的乐趣也许莫过于让《夏空舞曲》在自己脑海里回荡。这部作品着实令人迷恋沉醉。人们并不一定总想听到演奏出来的音乐,况且,约阿基姆也不可能总在你面前,所以不妨另试它法。可是,不管是用管弦乐队还是用钢琴来演奏这部作品时,我都会感到兴致索然。然而不冲淡这部作品的兴趣的惟一办法,尽管程度有限,是只用左手来弹奏……难度的相当,技巧的性质,琶音的处理,这一切都使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小提琴家。”

“你不妨试一试看,我只是为了您才改写的。但不要过于劳累您的手。这要求相当大的音响和力度。不妨用轻声弹一会儿看。指法要容易而舒服。假若它不致使您过度劳累——这是我所担心的——您会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同类推荐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浙江作家徐均生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最美好的婚礼》《修剪人生》等小说和散文数十篇。内容涉及生态与科学、荒诞与现实、魔幻与穿越、官场与俗俚以及爱情与拯救等。
  • 分钟与千年

    分钟与千年

    本书分五辑,共收录作者《江南好》、《帘卷西风》等82篇散文。
  •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热门推荐
  • 古今如烟

    古今如烟

    一个看似平常的假期,姚云,梦蝶二人与鲁晓飞二人再在王府聚首,相约现在,展望古今,穿越路在何方?也许,世界也是由两个层面相接而成的吧。
  • 王子梦想

    王子梦想

    歌:一群孤单的飘过的稻草人,一种留下的伤痕里都不能改变的天真,追求痛走了温存痛走了心。往事不堪回首,暖冷自知。沉沉沉,天道无情,我为天道,沉!他真的尊为了王子在我的眼神里高贵,真隐统治着……
  • 廿载繁华梦

    廿载繁华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女天师与狐同居:狐颜鬼事

    美女天师与狐同居:狐颜鬼事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是天师好吧,为什么她的室友全是非人类?一只爱好把自己变成女人的公狐狸精,一位脾气温柔会做家务的美少女鬼,一个莫名其妙出现带着灵力的小孩,她的太平日子算是到头了……血气弥漫的幼儿园,人心惶惶的大学校园,靠近湖畔的废旧别墅,永远走不出去的商业大楼……当爆笑的灵异故事开始上演,请不要离席
  • 长安在歌

    长安在歌

    她任性,她腹黑,她心思细腻,洒脱不羁,有权有势。她因一个卜卦而不得已女扮男装,成了声名在外,无人不知的南国王爷,手握御甲权倾七都。在权衡交错间,她遇见她爱的和爱她的人。长安不仅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名字,她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可以心怀相思更甚相思。她的生命里遇见了很多人,那些人与她相遇相知,有人留下有人离去。她穿梭于朝野,却也穿梭于江湖。
  • 红色苍穹下

    红色苍穹下

    “穿越这样的事,可不是闹着玩的。”邪恶漫步者叼着主角的尸体如是说。——————————————本文讲述了一个披着吐槽流外皮的非主流奇幻冒险故事,灰暗化预定,真治愈预定。
  • 风神之剑

    风神之剑

    修真诸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少年剑侠,现身世间,一把风剑,誓斩除世间一切邪魔歪道!
  • 青春校园:校草的高冷公主

    青春校园:校草的高冷公主

    第一次见面,他夺走她初吻,没关系,不就是一个吻吗!可他却捉住她不放。第二次见面,他是万众瞩目的校草,她只是路过,他却光天化日地捉弄她!!尼玛!叔可忍,婶不可忍!她开始反击,他们变成一对欢喜冤家。相处之后,他发现,他的心开始有了变化……
  • 送给青春期女孩的礼物

    送给青春期女孩的礼物

    本书是送给所有处于青春期女孩和她们父母的特殊“礼物”。书中讲述了青春期女孩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异性交往、日常生活、学习、交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问题诊断,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起探索出一条条行之有效的教子之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阅读此书,能帮助家长为孩子拨开心灵的迷雾,解除烦恼,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 一夜花凌乱

    一夜花凌乱

    她,出生时没有父母,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是爹地,是兄长,是师傅,终究还是猜不透他的每一寸的心思。她叫花慕容,是他为她取的名字。他总说她身世凄苦,却从来比不上他的一丁点。至少她还有他,而他却只有自己了。他是花氏一族仅存的少年。明明一朝权臣,却抵不过天子一怒,终究一夜惨遭灭门,仅存他一人隐于山野之中,行于江湖之上。不求权贵,不寻旧仇,只许她的一世安稳相守。少年英雄,声名赫赫,生于帝皇之家,习一身雄韬武略,为她痴迷,为她放dàng不羁,终不过白驹过隙,那蓦然的错过。他拥有了天下,拥有了这世间最繁华的一切,终究还是输给了自己的心。终是谁许了谁一世的安康,一生的年华;又是谁辜负了青春,辜负了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