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诸多情况,龙千渡和张无喧决定让徐三暂时先在良山修行,而不去后山。
其一,修行之始,在哪修行都一样。倒不如在良山来的有氛围,或能多多与同一层次的人接触,后山的师兄师姐境界与徐三何止相差云泥?
其二便是这良山诸多门规设置是更为符合修行者的。不似后山,全然散漫,因材施教。
良山虽弱,但道家正统坐落于此,那么作为“后山的前山”、能弱到哪去?良山很多措施以及对弟子的教育方法,并不比其他大宗门差,甚至于良山的掌门,基本上都是后山人。
小门派不敢前来触犯,而知道辛密的大门派自然更加不敢来触犯良山,加之良山历代掌门刻意为之,所以良山一直处于一种不弱不强的状态,存在至今。如今道门大都在弟子修行到人境之后,便给弟子选择权,“天纵之才”们,自然会选择更好的道院去修行,这么久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至于其三,倒是徐三最为苦恼的一点——后山的气太过浓烈,徐三进不去,想要进去,最少要突破人境。而想要像师兄师姐一样自如,最少需要地境。
所以徐三就只得先这么掉着,反正双重身份对他而言都一样,它们有着同一个名字:“良山弟子”也正因为如此,徐三才有了存在了两个月之久的,“废材小师兄”。
时至今日,只进过去一次的后山,对徐三来说犹如梦一场,可认识的师兄师姐已经天天能见到的龙千渡却是在提醒这他,这不是梦,传说中的道家正统那一座道观,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传说就在眼前而不能去,岂不是一大憾事?
或许正是如此,徐三才得以在从后山回来之后就开窍,开窍一个月就入了基境,通了道符。
言归正传。
经得一上午的肆意书写,画了无数符纸惹了无数清风,徐三才收了手。觉得自己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若说佛家修的是体,拿天地之气来锻炼己身。那么道家修的就是心,也既灵魂。
毕竟画符,是一件很费心神的事情。饶是以徐三的天赋来说画符会比别人来说轻松一点,但也架不住量多。画得久了,依旧身心疲敝。
时值中午,徐三向着三长老的山头走去——是时候再度蹭一顿饭了。谁让三长老山上那位荆州来的少女家里是开酒楼的呢?自从这女孩上了山,三长老那里的伙食一跃成为良山第一,这位资质平平长相也平平的小女孩俨然成了良山的焦点人物。
民以食为天,仙人也是要吃饭的,君不见那泼猴虽然不着待见,但真正被撵下去是坏了三月三蟠桃宴?
仙都要吃饭,何况这些修行的,人。
“我咋没她那手艺呢?好歹我家以前也是开客栈的。”徐三叼着不知道哪里摘来的小草,一边嘟囔着一边大步走着,恢复了往日的跳脱,嘴上虽然说着,却丝毫没有自己以前是客栈小公子的觉悟。
“回头用不用让姜儿学习学习...嗯,作为回香客栈小掌柜的,有这个必要。”徐三点点头,坚定的定下来了一个让姜儿头疼许久的决定。
良山并不缺少世俗的物什,比如金钱。
所以想要的大多数日常材料,这里都有。每个长老门下弟子众多,修行低的人无法辟谷,而且更无法抵挡口舌之欲。所以每座山上都有自己的“一口锅”。
千渡山上在良山啥都是特例,这“一口锅”自然不能拉下“特例”的队伍。
以前山上只有龙千渡一个,龙千渡的脾性,哪里会做饭,更何况刷碗。所以龙老酒鬼向来蹭饭。而后上来了三个小家伙,就有了龙千渡徐三姜儿子桑寒四个人,用龙千渡的话说,这跟只有龙千渡一个人一个样儿,所以全山四个人都去别的山上蹭饭。
最近徐三吃遍五座山,最喜欢的山头,就是三长老的,值得一提的是三长老,就是良山六位长老中唯一的女性,体态丰满柔美,至今单身。
三长老山上“食堂”中,一众弟子围着徐三,与徐三侃侃而谈。
“小师兄你家里以前是干嘛的?”
“我家?我家可是开的小沙城最大的客栈。”
“那师兄一定会做很多好吃的吧?不知小妹(小弟)啥时候能尝尝师兄的手艺?”
“这个好说,不过师兄我现在已经到了一定境界,寻常不出手,所以可能暂时不能满足你们了。等啥时候你们寻到天材地宝奇珍异畜了,再来找我。”
徐三看着围着自己一圈,眼放星星,有比自己大的也有比自己小的师弟师妹们,咂咂嘴,施施然道:“鱼翅烹熊掌,薏米炖燕窝,那鲜美滋味,吃一口舌头都要化掉了,啧啧啧。许久没动手做菜了,也不知生疏了没有。”
一顿饭吃下来,师兄弟之间关系拉近不少。
良山除了六位长老峰,更有群山无数,藏经楼独占一座山便是例子。而此时徐三蹭完饭要随一众同门去的,便是另一座额外的山,名曰经堂。
山间树木青青葱葱,林间小路悠悠扬扬。一个个年轻的修士前呼后应,恰似踏青同游。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座“平顶山”,这座甚至不能称之为山的山,如同被拦腰斩断般没有山顶,大概半山腰的地方就是一大块平地,或许本就如此,又或许是真的如看到的那样被大能拿剑劈了?
能拿剑劈了一座山的人,当世或许有,但能让一座山的上半截凭空消失的人,当世没有。
望山跑死马,真正走到山脚下的时候,才知道这座山有多大,站在山脚下的人是如何的渺小,而更能让一众小修士们对当时肯能存在的劈开了这座山的人充满了向往。
站在山顶,非在边沿,目之所及宛如在平地之上。
甚至于山顶都铺上了大理石。而看着就饱经沧桑的大理石,也印证了这山年代的久远。
坐北朝南的是一座宏伟的大殿,上书龙飞凤舞“经堂”两字。神韵非凡,摄人心魄,人眼看之,就能感受到一股恢弘大气扑面而来。但徐三总觉得这里的两个字,比之山门上“良山”两枚大字差了些许意味。
大殿正门前,位于整座山顶正中间的,却是一大一小两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