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宣公死后,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因为卫惠公诬陷并阴谋杀死伋子登上国君之位,因此左公子泄、右公子职及卫国的大夫们都不服气,于是联合起来攻击卫惠公,卫惠公逃亡齐国去投奔他的舅舅齐襄公。左、右公子在周王室的帮助下,拥立伋子的弟弟黔牟为君。
黔牟即位八年,齐襄公率领齐、鲁、陈、蔡四国军队讨伐卫国,击败周王室的军队,杀了左公子泄、右公子职,拥立卫惠公回国复位(此后导致了著名的“瓜代”事件)。黔牟逃奔到了周王室避难。之前卫惠公在位三年时间,后又在外流亡八年,加上中间夺位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卫惠公虽然复位,也杀掉了左公子泄、右公子职,但是卫国国内对他的仇视并没有消除,所以他的君位也并不稳固。还是在卫惠公第一次即位之时,卫惠公同父异母的哥哥、伋子的弟弟昭伯,因为无法接受卫惠公当国君,于是逃到了齐国,因此和齐襄公相熟。从某种程度上说,昭伯作为伋子的亲弟弟,代表着伋子一方的利益。此时为了巩固卫惠公的君位,并保全自己的妹妹宣姜,齐襄公于是作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主张让昭伯娶新寡的庶母宣姜为妻。这样荒唐的决定昭伯自然是无法接受,于是襄公就强迫昭伯娶了宣姜。之前卫宣公就纳了自己的庶母夷姜,现在他的儿子昭伯又纳了庶母宣姜,因此卫国的百姓都嘲笑说,卫宣公遭了报应,他们家有娶后娘的传统。
宣姜的命运实际上与600多年后王昭君的命运十分相似,先嫁了个老国君,老国君死了之后又嫁给老国君的儿子,差不多都是政治的牺牲品,自己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不同的是,提起王昭君,人们都会油然而生敬意,而宣姜,则是声名狼藉。600多年后王昭君被迫从胡俗嫁给继子,当时的人们都表示惋惜和同情,因为匈奴在中原人的眼里,毕竟是荒蛮之邦。但600多年前地处中原之地的卫宣姜嫁给继子,却招致了国人的一致抨击。人们先后写下《国风?君子偕老》、《国风?墙有茨》、《国风?鹑之奔奔》等诗作(均收录于《诗经》),讽刺宣姜不知羞耻,认为他们的丑行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昭伯与宣姜生了五个孩子,三男两女,一男早死,另外两男分别是卫戴公姬申、卫文公姬毁,两女分别是宋桓公夫人、许穆公夫人。许穆公夫人后世又称许穆夫人,她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原因是后来卫国被狄人攻灭后,远嫁许国的她不忘祖国,冲破许国出于礼法的层层阻挠,多方奔走呼告,终于打动齐桓公,取得齐国的援助,最终使卫国得以复国。许穆夫人有诗作数首传世,是诗经中的名篇,如《竹竿》、《泉水》、《载驰》等。
卫惠公二十五年,他怨恨周王室收留自己的政敌黔牟,于是和南燕国一起攻打周王室。周惠王逃奔到温国,卫国、燕国拥于是立周惠王的弟弟子颓为王。但卫惠公的行为遭到了郑国的强烈反对,郑厉公出面杀死了子颓,又拥立周惠王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