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要单单是****并杀死鲁桓公一件事,虽然臭名昭著,倒也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他的言而无信,他也为此给中国汉语贡献了一个叫“瓜代”的词汇。当时齐国边境有个地方叫葵丘(今河南开封市兰考县一带),齐襄公因为帮助逃亡齐国的卫惠公复位,出兵击败了周王室的军队,担心周王室采取报复性军事行动,于是派连称和管至父两位大夫到葵丘去守边,说好期限为一年,等第二年瓜熟的时候,就另外派人接替他们。这在后世被概括为一个词语叫“瓜代”,也就是任期满了他人继任的意思。要说这也合情合理,守卫边疆是个苦差事,苦活不能让同一个人长时间干,按期更换也更能体恤士卒、休整部队,别的不说,谁也有家有舍,让人家回来和家人团聚一下,孝敬一下父母,看顾一下老婆,教导一下孩子,没有什么不对。但到了第二年瓜熟的时候,齐襄公却迟迟不派人去接替连称和管至父。两个人暗暗叫苦,不好明问,就派人给齐襄公送去了一只瓜,暗示曾经的“瓜代”之约并请齐襄公另外派人接替他们。齐襄公吃起瓜来非常高兴,但一听“瓜代”却大发雷霆:“要不要派人去接替你们那是我的事情,谁叫你们来问,那就等到下一年的瓜熟再说。”这可就太不讲信用了,平常人不守信用都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更何况是国君,再者拿军事国防这样的大事开玩笑,侮辱手握重兵的将军,差不多都比得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了,不出事情简直说不过去。
管至父和连称两个人得知消息后震怒异常,他们早就知道被齐襄公降低了官爵的公孙无知想要阴谋作乱,于是两人就派人和公孙无知联络。连称有个堂妹是齐襄公的偏妃,不受庞幸。连称就让她打探宫中的消息,许诺事成之后,待公孙无知做了国君,就让她做公孙无知的夫人。从寂寞冷宫到国君正室夫人,这样的诱惑一般的偏妃谁能抗拒,连称的堂妹立即就答应了。
这年冬天,齐襄公外出打猎,结果遇到了一只野猪,随从们都说那只野猪是彭生。说彭生的鬼魂附在野猪身上,这事绝无可能,惟一的可能就是彭生长得丑,而且比较壮,有点猪相,再加上他死的时候发过誓,要回来找齐襄公报仇。因此,此时的随从们说野猪是彭生,应该是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作怪。彭生是怎么死的齐襄公最清楚,此时听到彭生二字,他最真切的心情应该是恼羞成怒,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齐襄公弯弓搭箭,准备要射死野猪。野猪本性暴躁,要是激怒了它,别说是几个人,就是一头大象它也敢撞过来。见齐襄公准备要放箭,野猪竟然站了起来,大声嚎叫。齐襄公大惊失色,吓得从车上掉了下来,跌伤了脚,把鞋也丢了,狼狈不堪地回了宫。回来之后无处撒气,居然把管鞋的官员找来抽了三百鞭子。
这个时候,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等人得知齐襄公受伤的消息,立即率领手下兵士前来攻击齐襄公的王宫,结果在路上碰到了刚刚出宫的管鞋官员。管鞋的官员虽然挨了鞭子,也非常恼恨,但他仍然保持着对齐襄公的忠诚。管鞋官看公孙无知等人的架势,立即猜到他们要兴兵作乱,于是上前对他们撒了个谎说:“你们先不要进去,如果进去惊动了宫中的卫士,那就不好办了。”公孙无知等人不信任管鞋官,准备要杀掉他,管鞋官为了活命,让公孙无知等人验看他身上的鞭伤,公孙无知等人这才相信了管鞋官,让他先进去打探消息。管鞋官进去之后,立即把公孙无知等人在门外作乱的消息告诉了齐襄公,并把齐襄公藏到了一扇门后面。公孙无知等人在门外等了好一段时间,不见管鞋官出来,知道情况有变,立即率众攻进了宫中。管鞋官与宫中的卫士及齐襄公的近侍上前阻拦公孙无知的兵士,准备保卫齐襄公,结果全部被公孙无知的兵士杀死。要说这个管鞋官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一个不以私怨毁大德的人,齐襄公那样对他,而他却这样对齐襄公,真是非常难得。看来再昏的昏君,身边也始终不缺忠义之士啊。
公孙无知等人在床上杀死了一个人,结果才发现那是假装齐襄公的侍人孟阳。于是又开始寻找,结果有人看到门背后有一只脚,过去一看,发现齐襄公躲在门后,于是杀死了他。
杀死齐襄公后,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
次年春天,公孙无知到雍林游玩。因为公孙无知曾经十分无礼地对待雍林的渠丘(今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县西南)大夫雍廪,所以雍廪得知公孙无知将要到雍林游玩,于是就在那里趁机袭击并杀死了他。之后,雍廪担心齐国贵族讨伐他,于是就派人告诉齐国的大夫们说:“公孙无知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国君,我非常谨慎地对他奉行了正义的诛罚。希望大夫们改立众位公子中应当立的人,我们一定听从命令。”
公孙无知的国君仅仅当了一个多月时间,就被人杀死。从这个层面也可以看出,公孙无知实际上在朝中根本就没有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他的力量比较薄弱,被人袭杀是迟早的。夺位自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