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不知道这条路他一走就是三年,三年里张三饿了就吃山间野果,渴了就饮山间泉水。
十岁的张三因为不停地在行走,身体长得比之一般的成年人也差不多。皮肤黝黑,四肢粗壮的张三一路走着一路看着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石刻经文。
那些密密麻麻的像是无数爬虫纠结在一起的经文,虽然晦涩难懂,但是难不住从小就总是吟诵经文的张三。
三年来张三时常会看见在山路边的巨石之上刻着经文,他记得慧空告诉过自己,佛家经典浩如烟海,每遇新的经文都要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佛法不断提高。
张三时刻都记着慧空说过的话,每次遇到新的经文张三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记住理解,这样的习惯给了他异于常人的悟性。
所以张三这三年里背下很多自己以前没有听说过的经文,虽说不能尽数悟透,可经中的道理他还是可以懂得。
这一日,张三看完巨石上的经文,忽然看到山路不远处出现了一道山门。大门紧闭,若不仔细观看几乎看不到两扇们之间的缝隙。
张三心中一喜,刚要走上去推开那道门,可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三年前那个声音就在张三的耳边响起。
“你还要过天山,去天竺,寻佛国吗?”这次声音变得平淡而又高远,像是从无尽的远空传来,让张三察觉不到这声音的传来的方向。
“弟子要去,可不是现在”张三疑惑的看着四周,想要寻找出那个声音的主人,可是却没有丝毫的结果。
张三本来想要看看四周有没有回应,但是让他失望了,那个声音并没有回答他。张三暗叹一口气接着说道。
“弟子记得一处石碑上写到天山与天齐高,天山口不现凡人之眼,天山口外为界海,过了界海才是天竺之地,就算是用尽凡人几生几世也不可能到达,所以弟子还没到继续西行的时候”
“好,那我问你,佛在哪里?”许久没有回应的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可是张三依旧没有寻到人在何处。
“佛在心中,我心释然即为佛”张三这三年来看过诸多佛经,早就参透了佛就是心,一心向佛的人,佛自会在心中而生。
“那你为何还要西行?”那个声音有着诧异。
“弟子不知,弟子已经明白佛法要从自身寻求,可却总有一个声音告诉弟子要向西,弟子知道这执念不是由弟子本心而生,总觉是外物使然,却找不到因果。”
其实当张三知道凡人过不了天山时就已经暂时打消了马上西行的念头。可不知道为什么心底有一种声音总告诉自己一定要西去。
“哦?可否将你身边之物借我一观?”,说着在张三身前凝聚成了一个干瘦的老和尚,只是这老和尚却是双眼紧闭。
张三惊异的看着这个老和尚,一股不属于凡尘的气息在老和尚的体内散发,吹拂在张三身上,让他很舒适。
老和尚伸手拿过那半截木棍,一团柔和的光团从手上浮动接触光团。
嗯?老和尚皱起眉头,手中光团更加耀眼。一股热量从老和尚光团散发出来,张三感觉脸上有些发烫。
突然,老和尚双目一愣,一口精气从口中喷出。同时身体一番抖动,好像有些拿不稳手中的半截木棍。
“哼”老和尚冷哼一声,手中力道加重,狠狠的一握,将木棍牢牢的稳定在手中,只是不敢在贸然查看。
“是他,悟心你从何处得到此物?”老和尚半眯着双眼,似乎在追忆。
“此物是弟子师傅传给我的,具体传承多久了,弟子不知,大师,此物有什么问题吗?”
张三也觉得奇怪,这看起来破烂不堪的木棍还有什么来头吗?张三拿着这木棍这么久了也没觉得它和寻常木棍有什么区别。
“你既然不知道,还是不知道的好,还有这东西绝对不能让他人探查。本来这出方寸山还可坚持几年,可惜被此物吸收不少灵身元气,要消散了。”
老和尚将木棍还给张三,眼中的追思之色丝毫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的浓重了。
“大师,此山叫做方寸山吗?”张三收起木棍看向老和尚。
“灵台三寸有仙山,斜月三星是洞天,当你走进那个寺门,灵台为空时你就会明白了,现在没时间和你解释那么多了”
老和尚的目光终于从木棍之上移开,双眼扫过四周,眯着双眼,一丝晦涩的笑意在他脸上浮现。
“你拥有百年舍利,开启此处方寸山,明悟禅经,此处佛缘属于你了。不过老衲已经没时间传授给你了,留你传承自己感悟吧”
说完,老和尚食指点在张三眉心。一抹灵光在老和尚指见闪现,顿时张三脑袋一涨,大量信息蜂拥而至。
张三无力细看,大量经文像注水一样被灌入灵台,令他在一瞬之间就是去了自己的意识,心中还有很多疑惑来不及问出口。
许久,张三才从沉睡中醒来,发现早已经没有了老和尚的身影,身前只剩下一段上山的路,而在不远处,就是那灵空寺的山门。
张三记得瞎眼老和尚说过,只要自己走进寺门就会有下山的路,老和尚不在了,不知道这路还在不在。
走到寺门之前用力一推,可惜山门却是一动不动,沉吟一声张三加重了手上的力道,不断反复推向寺门,可寺门就是无法开启。
没有办法,他只能盘膝坐在原地消化瞎眼老和尚灌给自己的经文,看看能不能在其中想些办法。
易筋经,洗练筋骨,开佛络。修炼此经将会开启自身佛塔,佛塔以丹田为基,灵台为顶,分为七层。
第一层,丹田筑基,进入武行。武行,张三在那些事刻经文上看到过,是一种修行的法门,没行到老和尚传给自己的是这种东西。
年少的张三忍不住心中有些激动,忙仔细的查看这易筋经。像是如饥似渴的婴儿看到了自己久违的母亲一般。
这易筋经能带自己走进修行之路,而且还是打开方寸山门的钥匙,张三难掩心中的激动,开始在虚空比划起来。
按照易筋经所说,以自身先天元气在自身周天运转,形成体内元力之旋用以引动天地元气入体,可无论张三怎么尝试,都无法引动外部的元气进入自身。
张三仔细回想易筋经当中所说方法,发现自己并没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可为什么不能引天地元气入体呢?
易筋经说能够洗练筋骨,开佛络,开佛络,佛络和体内经脉有什么区别呢?张三不断的念叨着,同时手中的比划也未停止。
瞎眼大师问过我,佛在哪里?佛在心中。那是不是在我心脏之处有一条我根本不知道的经脉呢?张三的心思不断转动着,想找出问题所在。
可是慧空师傅教我医术多年,对于人体经脉我很了解,并不记得心脏之处有我不知道的筋脉啊。对了,经中说是佛络而不是佛脉,络本无形,而又是佛络,是不是这样。
张三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再次运转易筋经,这次运转到心脏之处本没有经脉的地方,张三强行引导元气在心脏里穿过。
噗的一声,像是打破了某种屏障。元气自行在心脏的位置开辟了一条本就不存在的经脉继续运转,或许那不该称其为脉,而是佛络。
随着佛络的打开,天地元气开始进入张三体内,让张三无语的是,废了这么大的力气,才仅仅有那么一丝天地元气进入自己的身。
来不及去失落,赶快引导元气进入丹田,在丹田里沉积。可相对偌大的丹田来说,这一丝元气实在微不足道,对于易筋经所说的凝筑塔基远远不够
一转眼又是两年,张三已经十二岁了,两年不断地吸收元气,丹田内的灵气早就满了,可张三却没办法将这些灵气化作塔基。
“哎”张三叹息了一声,走向了那道山门。
两年来张三不断尝试推开寺门,可是总是办不到。今天张三把自己身体状态调节到最好。
“今天一定要推开寺门”张三默默的告诉自己。
来到寺门之前,沉吟一声开,张三双手前推,运气入掌狠狠地排在门上。
而那看似木质的寺门仅仅震动了一下而已,张三狠狠一咬牙疯狂运转体内元气,今天第一次可以让这么门震动,看来是有希望将门打开了。
张三残破的僧衣被狂乱的元气鼓动飞舞,随着他一声咆哮开。寺门开启了一道缝隙,张三没有注意到,此时他丹田内一直无法凝练的元气开始一点点向着液态转化。
当他看到寺门有开启的希望,疯了一般运转体内的元气,毫不在意自己似乎要裂开的经脉,最后张三双脚用力踏向地面,青石道路龟裂,张三双脚向下凹进去。
门缝一点点扩大,当寺门开启时,张三体内的元气已经完全的液化了。
张三迈步踏入其中,忽然眼前景色一变。张三已经身处当初火化慧空之地,对于这一切张三并没有诧异。
灵台方寸有仙山,斜月三星是洞天。这几年张三早就已经悟透,所谓灵空寺只不过是佛家一花一世界的术法罢了。
灵台方寸指的自身灵台,神识所在,斜月三星指的心,佛念所依。所有一切实像皆为虚,虚到深处则为实,你认为灵空寺在,它就在,你若不需要灵空寺在,它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