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枫找了酒盅回来,老头子早已经拿了酒坐到院桌前了。
出乎意料的是,桌子上除了盛酒的酒舀子外,还有半碟花生米,也不知道老头子是从哪里给弄回来的。
“来,我给你满上,咱爷孙俩好好唠唠!”老头子显然心情不错,端起酒舀子给赵枫倒了一杯,又给自己满上。
“成,老头子,我先敬你!”虽说赵枫长这么大都没有叫过“爷爷”那两字,但是长幼尊卑在他心里却一直和明镜似的,所以一仰头,盅里的老白干二锅头就从舌尖顺着食管下了肚。
喝酒的时候就应该豪气的一口闷,然后大喊一声:好酒,再来!然后痛饮三百杯,笑谈天地间,这才能算是响当当的好汉。
只不过可惜的是,赵枫必然成为不了这样的好汉。眼前这被来回蒸了两遍的老白干足足有五十度,还不是他这少年伢子所能降服住的。
这烈酒刚下肚,赵枫就觉得胃里着了火一番,里边的那些东西如同水开了一般来来回回的往上翻腾,赵枫是个很要强的家伙,他不想自己第一次喝酒就在老头子面前丢脸。所以他紧咬着牙,用舌根紧锁着喉咙,想要把这股劲给压回到肚子里。
但是他显然低估了老白干的威力,在几次的压制之后,那股劲一下子从肚子里冒了上来,穿过了食道直接到了嗓子眼,马上就要从嘴里喷薄而出。急的赵枫从桌上抓了一把花生米,连嚼都没来得及嚼,直接咽到了肚子里,这才把那股劲给压了下去,这才算是救了命!
“你这败家玩意,花生米能用手抓吗,得用筷子夹!”老头子看花生米一下子少了大半,酒也顾不上喝,把盛花生米的碟子赶忙端到自己跟前,用胳膊护住,像防贼似的盯着赵枫。
“怎么,吃个花生米还有讲究?”赵枫算是缓了过来,看老头子那模样,有些不解的问道。
“有个屁的讲究,就这么点花生米,你这一把下去少了大半,等会拿屁下酒啊,你不会用筷子一颗颗夹,好歹来个细水长流吗!”老头子越看盘子里剩的那些花生米越是可惜,好端端的东西被赵枫那头猪给一把造了。
“就我刚才那样,还来细水长流?没吐出来就算不错了!不过话说回来了,老头子你这酒是从哪来的啊,刚才那一下子差点把我的命给要了!”赵枫端过酒舀子来晃了晃想看出个所以然来。
“什么好东西给你都算是白造了,我这都存了有十年的酒本还想着让你细细品,结果你给来了个牛饮,纯粹是猪八戒吃人参果—白瞎,你学着点,好酒得这么喝!”老头子说着,端起酒盅轻轻得呷了一下,然后砸吧了几下嘴,待这口酒在嘴中绕了几圈后这才喉结一动,将其慢慢的咽下。
呷酒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从烈到温的调教过程。所谓的借酒消愁,除却那种二两的量来三斤的近似于自残式的宿醉,更多的还是在这调教中思绪平稳的过程。
而老头子正是此间的高手,一口酒下肚,没有赵枫的那种烈,有的只是一团温热,这团温热稳稳地落在肚脐眼那里,源源不断的向着周围蔓延,不一会便浑身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看到没有,这才叫喝酒!”老头子往嘴里夹了一颗花生米,用筷子点着盘子有点不耻与之为伍一般的和赵枫说道,“你那,纯粹是往里倒!”
“成,老头子,人你会喝那就你喝吧,我是不喝了。”赵枫连连摆手道。
“不喝最好,给你也白瞎!”老头子丝毫不给赵枫留面子,再次端起酒盅呷了一口又一口,很是享受。
“你别光喝酒啊,先前不和我说了要和我说那回事么!”赵枫看老头子这喝起来一口又一口的没有个头,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哪回事?我怎么不记得啊!”老头子也不知道是真忘还是假忘,给自己倒着酒,连看都不带看赵枫一眼的。
“这个,你早上说的兔死狐悲!”赵枫说着从兜里掏出早上老头子给他的那盒***四十四,扔到桌子上。
老头子低头看了一眼,然后慢慢的把酒盅放在桌上,盯着那盒烟笑了笑,轻轻地把酒满上,然后哀叹了一声,学着赵枫先前的样子仰头一口闷掉,然后摇了摇头,说到:“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这事说来可话长了!得从哪说起呢,让我想想。”
老头子说着,又闷了一盅,然后思绪了一下,这才缓缓的说道:“说到黄门,最初只是易家学派里面的一个分支,而且在易家学派之中只能算的上是后起之秀。”
“可你以前不是和我说黄门是百家中的上四门之一么,怎么又被你归结到易家里了,人易家学派不是属于三教九流中的儒教的么,你这一说把我都给说蒙圈了。”赵枫被老头子一下子给说糊涂了。
“哎,这事确实很乱,最初的易家就只是用来爻卦的,等到后来我们的伏羲老祖演八卦后,就逐渐形成了早先的筮术,也就是现在我们上四门的前身。”老头子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指蘸了酒在石桌上画了一个八卦图。
“那后来易家怎么跑到儒家那里去了,这也不挨着啊!”赵枫被老头子这么一说,更加糊涂了。
“这事要说就得先说说这周文王姬昌,虽说在周文王之前就有先天易,归藏易,连山易三易之分,就连民间也有所谓的燃香、请神、断艾之易。
可是真正的把易学统一还得归功于这周文王,相传他将三易之数给统筹在一起,然后又将爻卦演绎,而后形成了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后人据此就形成了一个门派,也就是我们黄门所在的易家。”老头子说着又给自己倒了一盅酒。
“你说的这先天易,连山易什么的我怎么没听过?”赵枫越听越糊涂。
“先天易你听的多了去了,只是不叫这名字罢了,先天易有个别称,叫做河图,这你总听过吧!相传有龙马携图浮于黄河,故称河图。伏羲老祖观之,据此演八卦,后而成先天易。”
老头子说着,又蘸酒在石桌上画了一个八卦,只不过此八卦与往常所见并不相同,这个八卦是个四方模样,而且在四周也不是两仪之象,而是赵枫并没有见过的实心和空心的圆点。
“这些是源,实心的是阳源,空心的是阴源,阴阳、五行、四象,乃至天地交合之术尽在其中。然而要想从中有所得,还得看个人得造化。”老头子意味深长的对赵枫说到。
“都是阴阳之分,那这和两仪又有什么区别?”习惯了两仪四象八卦的赵枫一时间还是不太习惯这些圆点。
“区别大了去了,从无极到太极,从太极至两仪再到四象乃至八卦,最后到八八六十四卦,阴阳之数都是相生相克,共生共灭。
而源数却并非如此,先天易中的源数共计五十有五,然而阳数只占二十五,阴数独占三十,这与两仪之说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老头子说到源数的时候,很是低沉。
不过赵枫并没有注意到,他现在已经是完全的懵掉了,老头子说的这些话对他来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消化的,特别是阴阳二数之说,如果按先天易之说,这天地间的阴数大于阳数,那到最后的结果岂不是阴盛阳衰,最终而趋于灭?
“老头子,真的假的,如果按这先天易一说,这世间随着时间的发展岂不是最后什么都没了么!”赵枫不太确定自己的推断,还是决定问一下老头子。
“嗯,先前所说的归藏易就是主要说这个的,归藏,说的就是万物最终归藏于阴,归藏易中的主卦和客卦都是坤卦。”老头子一点都没有否认赵枫的推断。
“坤卦!”赵枫一听大吃一惊,“难道归藏易中所有的卦象都是以纯阴为主?”
也不怪赵枫惊异,要知道世间分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而其中的乾卦为至阳,坤卦为至阴,无论是转宫还是数衍法中都没有这种纯阴,纯阳之说。
“嗯,归藏易中首推的就是‘无’,可惜的是,后人不知道这个‘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老头子叹息了一声说到。
“怎么了?”赵枫被老头子这么一说,也有点想知道这个“无”到底是个怎么一回事。
“具体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到了两晋那会,归藏易就和连山易突然间就那么的消失了,只剩下了一些只言片语传了下来。不过现在想来也是,当初《玄石图》只是所言牛代马后,司马懿就能将自己的大将牛金毒死,更别说归藏易中所说的万事归无了,最终能留下只言片语给后人也算是幸事了。”老头子说到这里有点惋惜。
“听你这么说,归藏易消失还能理解,可是连山易怎么也跟着消失了呢,难不成连山易也和归藏易一般极端?”赵枫努力想理顺老头子今天说的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