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中国春秋(前七七〇年~前四七六年)这段历史,鲁《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以及成书再较晚一些的《吴越春秋》等史书中都有记载,但就其历史性和文学性而言,则首推《左传》。在书中记载着有关春秋时期周、鲁、晋、齐、宋、楚、郑等诸侯国的原始资料,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在春秋时候就已经是一个积累了丰富史料的民族,这是整个人类文化史上的莫大荣耀。
我们现在看到的《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但这也不是原书的名称。因为在西汉初年以前,“传”的本意是一种解释,一种和原文不同的语句而加以说明的解释。因此,有了“传”就一定有和“传”不同文字的原书。这本原书,就是经过孔子编纂的鲁国《春秋》,《左传》的原书名即是《左氏春秋》,这在汉哀帝时代的公元前一世纪末就已经得到了认定。
但对于其作者,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春秋末期鲁国君子左丘明所著,这主要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认为;有说是战国初期卫国人吴起所著,因为吴起正好是卫国左氏(现在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力本屯乡左岗)人;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是战国初期魏国人所著。总之,各有各的证据和说法,争论了二千余年都没有定论。
我们现在看到的《左传》则是公元前一世纪末,西汉后期的刘歆把《左氏春秋》拿来编纂,删除了一部分,然后结合《鲁春秋》,加上解经的语句而组成的《春秋左氏传》,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了。因为刘歆是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的后裔,所以经他编纂的《春秋左氏传》反倒流传、保留了下来,以致原书《左氏春秋》在历史的长河里失散了。
本书《中国春秋史说》,在编著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是《左传》,因为《吴越春秋》的成书毕竟还要晚几百年,所以对有些人物、事件以及发生的时间的记载,本人在编著过程中发现和《左传》所记载的有较大的出入和矛盾,本书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一律以《左传》为准。为什么本书《中国春秋史说》只选定这些内容?因为考虑到读者在读此类史书时,大部分人是想着重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国家大事的缘故,所以本书在内容选定上是偏重国家大事的,只选择了一小部分生活中的花絮。
至于春秋的开始时间是一致的,即前七七〇年,但截止的时间,现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四七六年,一说是前四五三年。本人比较倾向于前者的前四七六年。这是因为,一是春秋时期的最重要人物孔子在这一年去世的缘故;二是因为在此以前的诸侯争霸中,即使是灭亡了一个国家也是不断其宗,都是兴其祖宗祭祀的,仅仅只是为了争霸而已,而在此后的越灭吴的争霸中,这个从上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习俗被彻底颠覆了——从这层含义上来讲,吴越争霸其实已经率先进入到灭国灭宗的战国时代了;还有就是《春秋》、《左传》等史书记载这段历史的截至时间,几乎都随孔子的去世而在这一时间点左右截至的缘故。
本人编著的《中国春秋史说》这本书,主要是将在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主要诸侯国的主要事件,按《左传》记载的时间,分别按国家串联而成,当然也加进了少量铺垫,使其读起来更加通顺,尤其在后半部分中加入了《吴越春秋》中记载的事件,中间还揉进了少量《史记》等书中的相关记载而组成了十五回章节小说。这是由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左传》对吴、越的记载是较少的,对中原诸侯的记载较多,尤其是对晋国记载为最的缘故。这也充分表明了作者的立场是比较轻视所谓的“蛮、夷”的,这一点,读者朋友在阅读时应要有所注意,尤其是要加以理解。毕竟那是一个中原主宰已久的时代,中原四周的“夷、蛮、戎、狄”在当时皆是被认作是异族的缘故,要到接下来的战国时代才迎来一次民族的大融合,这是历史的必然造成的。还有,书中有时对超自然的威力描写,相信占卜和预言,只要读者认清作者所处的时代后,也就不足为怪了——毕竟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小说中解经的语句和涉及《诗经》的诗句一律采用仿宋体。
本书在白话文翻译上参照了“劝学网”的译本、和百度(必应)网页信息,注释方面主要参照了(清)马骕的《左传事纬》以及《康熙字典》中有关条目和网页信息,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本人的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文笔水平很低,因此书中错误肯定不少,恳请读者朋友悉数指正,以便在后期订正,不胜感谢。
编著者
2016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