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在这场雨中似乎想透了一件事,他收拾了一些随身衣物,叮嘱小苏苏好好在寺里等他,不要他疯跑。又说了一通诸如每晚记得熄灯以防火灾之类的话,第二日背起褡裢,独自下山了。
老和尚走了一个多月毫无音信,小苏苏等的心焦。每日里都会跑到住云庵,在哪里一等就是一天。好在大多时候都有念远陪着他玩,倒也不算孤苦。
山上的日子是随云一起飘走的。很多时候小苏苏都头枕破鞋,赤脚睡在地上,看天上的云。有时候雾气升起,那云,那雾,都会融到一处,一片水雾迷蒙的氤氲。若阳光突然挣扎着出来,就会幻化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念远这时就跑到庵里给他拿一张草席,再拿一个蒲团当做枕头。两个人躺在那里观望。小苏苏马上飘然起来,暂时忘却了师父。
“小和尚,你师父是不是死了?”
“不要乱说!小尼姑!我师父不会死!”
这样过了几日,连慧琳都急了,老和尚岁数大,难道出了什么意外?庵里的几个尼姑也窃窃私语,都替小苏苏着急。
“小苏苏,老和尚不会死了吧?”
“别乱说,我师傅不会死的!小尼姑,碎嘴……”
“你碎嘴!小和尚碎嘴。”
秋天雨多,雾气大。一刮风,山上才会清明。此时如果出月华,会更皎洁艳丽。
这个晚上小苏苏没回寺院,白天念远告诉他一个秘密。
“喂!小和尚,你说的那个卖艺的会不会飞?”
“没见他飞,应该不会飞。“
“不会飞还叫武功?我给你说个事,你可不能对人说。”
“好,你说。”
“我师父会飞!”
“会飞?嘁!……不信!”
两个人悄悄溜到后殿,爬上阁楼,偷眼看着外面。那里是一片空地,空地边种了些豆荚,丝瓜。藏在里面的小虫蛐蛐作响。月光照在菜苗上,半明半暗。
隔了半晌,听得门“咯吱”一声,一人慢慢走出。
那人一身缁衣,身姿曼妙轻盈。她稍稍仰起头,月光洒在脸上,面容素净中带着几分妩媚,一种月魂般的神采让她熠熠不凡。
她在空地踱了一转,开口说:
“你们两个娃娃还不下来,躲在哪里干什么?”
两个人被慧琳发现,都向对方吐了吐舌头。一个心里想,小尼姑就会骗人;一个心里想,小和尚笨手笨脚被师父发觉了。
小苏苏胆大,从阁楼一跳而下,念远只好从楼梯下来。
慧琳望着他们,目光中流露出一种疼爱。小苏苏突然觉得这种目光不像是慧琳的,就像是妈妈的。可妈妈在哪里?他不知道。念远低着头,不敢看师父。
“师父,我错了!”念远的声音低的像飞逝远去的萤火。
“你怎么错了?”慧琳笑了。
“我不该带小苏苏偷看你练武。”
“我没有练武,你们也没偷看到什么,你没错!”
小苏苏望着念远,念远看着小苏苏,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时半空中飘来一声呼喊,轻轻地,但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都耳中。那声音似乎是从远处飘来的一阵烟雾,若有若无,却又无处不在。
慧琳犹如定住一般,月影下岿然不动。
两个小人一起瞧去,只见一个人影如一缕淡烟,悄无声息,疏忽而至。正在他们面前不足一丈。念远吓得惊叫一声,小苏苏连忙挡在他面前,喝道:
“你是什么鬼?”
那人哈哈一笑,“我不是鬼,不过天下把我当做鬼的人也不少。”
“你来干什么?少来吓唬孩子!”慧琳生气说。
“青颜,跟我一起走。做尼姑青灯黄卷有什么意思?”那人近似哀求。
“你走吧!”慧琳闭住眼睛:“我不想看到你。”
“我找你好苦,你就不能原谅我吗?”
“你没做错什么,我原谅你什么?这么多年来,你说的哪一样你做到了?你爱剑胜过爱你自己,你不肯改邪归正。那次你中毒,我在师父面前发誓,你会改邪归正。如果你做不到,我就出家为尼。师父这才给你解药。可你不但做不到,还……”
说到这里,她眼中竟然流出泪来。
过了很久,她突然厉声说道:“你答应过我的,你做到了吗?你做不到,你做不到!你做不到我总能做到,我不能对不起师父,不能违背诺言。”慧琳转过头去,小苏苏看到有闪亮的东西掉在地上,那或许是花瓣上的露珠。
那人说:“你为何就做了尼姑……要是这样,你不如杀了我!”说着解下身上宝剑。
“你当我不敢杀你吗?我在梦里都想杀了你!”
慧琳劈手夺过宝剑,手腕一抖,剑鞘滑落地上。一道青蒙蒙的寒气喷发而出,那剑竟然如藏在白云中的游龙。她一瞬似乎被剑锋芒所逼,退后几步。慧琳直视着剑身,思绪飘飞。突然间触动心头恨意。凌空一个后翻,身形轻轻跃起,藏龙剑一团白练缭绕飞舞。此时树上秋叶黯然飘落,慧琳穿错落叶间,剑芒到处,垂落的枯叶;片片一分为二。
她幽幽地说:“叶子分开了,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吗?你走吧!我不愿意见到你。”
那人从地上拾起半片叶子,再拾起半片,慢慢对到一起。抬头看时,游龙剑落在地上,慧琳早已不知去向。他俯下身来把落叶堆在一起,然后脱下长衫,打了两个节,将落叶全部装在里面,痴痴望了片刻,大啸而去。
一时间,啸声如大海涛声,呼啸澎湃,汹涌不绝。
慧琳果真会飞,果真会武功。小苏苏大为震动。他想起去年,几个官兵欺辱贫苦老农的事,要是自己有武功,自己就不会挨打,反而会痛扁他们一顿。武功有什么用?小苏苏第一次想到的就是:可以锄强扶弱。不如让慧琳姑姑教自己武功。这个念头一生,小苏苏高兴的摩拳擦掌。
次日,小苏苏打扫完寺院就跑到卧云庵。
庵里大门紧闭,山门前石阶上落满碎叶,踩上去“吱吱”作响。他上前拍门叫人,然而空山寂寂,只有一连串的回音在山壁间徘徊踟蹰,哪里有半个人影。一连几日都是如此,师傅回不来,卧云庵又大门紧闭,小苏苏第一次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他从四五岁被浩明和尚抱上山,记得的就是自己在大火中奔跑哭喊,是浩明和尚把他从火里一把薅出来,提溜着他到了山上。到了现在他对火都有一种惧怕,那种惧怕不是原始人敬畏火神的那种,而是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提防。
那年腊月,天寒地冻。释迦如来成道日前一天,寺里几个和尚突然难得的虔诚,自发大扫除。浩明发现藏经阁上好多经卷因虫蛀潮湿等原因而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他一捆捆搬出来,晒在青石上。寺里几个和尚看了都说该烧掉。小苏苏一听“烧”字,心里咯噔一下。还好老和尚适时走过来。
“谁要烧毁经书?罪过!罪过!”
“坏了不烧留着干嘛?”
“《地藏菩萨本愿经》有言:‘若遇毁损破坏者,即当修治补完,经营料理。’怎么可以烧呢?又《法华经五百问论》‘若知烧有罪,故烧,犯决断。与方便破僧……’(注1)”老和尚腹内藏有几百卷佛经,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几个和尚听得面面相觑,不作一言。
老和尚三寸不烂加上腹内经典可以劝化和尚,对外人可就无效了。
就在他刚刚雄震起一个论道名僧的风范时,却被一伙败兵游勇打乱。老和尚有些失望,他看着那些狼狈的兵卒们抱起经卷,点火取暖,无奈地叹了口气,无助地望着大笑人间的大肚弥勒,心疼地看着那些经卷化作一缕一缕灰烟,伤神地高宣一声佛号,踉跄离去。
小苏苏望见大火,捂着眼睛一路跑出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