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是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意志坚强的孩子,一般来说,学习的自觉性较强,并能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反之,意志薄弱的孩子,往往会影响学业成绩。
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如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收拾书包、自己收拾房间等。培养行为习惯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如要求他们该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决不能半途而废;要求他们改正的缺点就要监督他们逐渐改正。这样,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意志质量。
意志活动常常和困难在一起,因为常常只有困难需要更多的努力。妈妈在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活动中,可以设计稍微有点困难的活动。如果太容易,孩子就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对意志的培养当然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太难,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就很容易使孩子受挫。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妈妈要鼓励孩子,并且相信孩子能够克服困难。往往这样,在这种支持下,孩子比较容易想出应对的方法。妈妈切不可嘲笑小孩“不行,太笨”。
在自己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不要那么容易就声言放弃,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你的孩子。榜样的作用是无穷大的。当然,妈妈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给孩子意志力质量的榜样,比如观看一些影片等。
总之,意志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个性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妈妈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给妈妈的建议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呢?不妨参考一下为大家提供的几种方法:
一、目标导向法
妈妈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使孩子有努力的方向。孩子心中有了目标,有了“盼头”,他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去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但目标一定要恰当,应该使孩子明白这目标不经过努力是达不到的,但稍经努力便能达到。太难或太易达到的目标都不能使孩子的意志得到锻炼。另外,目标如果是合理的,那就应当要求孩子坚决执行,直到实现为止,不可迁就,更不能半途而废。
二、独立活动法
应尽可能让幼儿独立活动,如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完成作业,等等。孩子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障碍,他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过程中,使意志得到锻炼。倘若孩子不能完成这些活动,也不必急忙去帮助,先等一会儿,让他自己克服困难去解决。当他战胜了困难,达到了目的,会显示出一种经过努力终于胜利的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就随之增强。
三、克服障碍法
坚强的意志是磨练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妈妈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点小小的坡度。倘若把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全部清扫干净,他现在可能平平安安,日后他就会逐步失去走坎坷道路的能力。
四、自我控制法
幼儿的意志质量是在成人严格要求下养成的,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自我控制的结果。妈妈应经常启发孩子加强自我控制。自我鼓励、自我禁止、自我命令以及自我暗示等都是锻炼意志的好形式。比如,当孩子感到很难开始行动时,可让他自己数“三”,或自己给自己下命令:“大胆些”、“不要怕”、“再坚持一下”等。
五、表扬法
赞扬、鼓励可以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对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妈妈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许。在孩子完不成计划时,妈妈要进行具体分析,切不可说:“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务”、“我早就说你没长性”等丧气话。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而最终失去自信心。
最后,要提请妈妈注意的是,人的意志质量与性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妈妈在培养孩子意志力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培养他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的品质。对外向型的孩子则应加强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忍耐、沉着、克制的质量。
10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事件
点点是一个非常聪明、性格开朗的孩子,喜欢跟小朋友玩,但他有一个小毛病就是“常有理”,总是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把责任推到其他事物或者别人身上。这不,刚玩完玩具,妈妈让他收拾,他说:“一会儿我还玩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他收拾,他就说:“我累了,想休息休息。”可是如果小朋友来家里,他就责问人家为什么不收拾玩具,妈妈说:“你是小主人,你应该带头收拾呀!”他却说:“玩具是他玩的,应该他收,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点点仿佛什么事情、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对于这个聪明却不好说服教育的儿子,妈妈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专家如是说
像点点这样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却不自己做,做错了事情不承认,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现象,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没有建立一定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
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走上社会也难以向社会层次的责任心过渡。
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邻居的玻璃,被索赔12美元。这位闯了祸的男孩向妈妈认错后,妈妈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妈妈说:“我先替你垫上12美元,一年后你必须还我。”从此,这位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美元,还给了妈妈。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但是,也有这样一位妈妈,他的儿子因为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罚款和承担医疗费共计5000元,而妈妈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呢?这位妈妈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够了钱替儿子交上去。然而,儿子却不思悔改,又犯了抢劫杀人罪,被判处极刑。
像里根的妈妈那样,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的责任,看起来似乎有点儿“残酷”和不近人情,其实这才是妈妈深沉的爱。一般来说,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妈妈教育孩子的最有利时机。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该让他承担责任,而不是由妈妈大包大揽。
而后一位妈妈的行为不是让儿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而是自己为儿子的过失承担了责任。从表面上看这也是一种“爱”,但是,这种“爱”却葬送了儿子,最终还是由儿子为自己的过失负了责,不过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妈妈的这种“爱”因此变成了真正的“残酷”。
可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十分重要,每一位妈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给妈妈的建议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着手,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
一、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要让孩子在家庭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都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
二、责任心的培养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实践体验
有的妈妈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这是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让孩子自己承担失责的后果,孩子才能懂得上学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而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负责。
三、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妈妈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妈妈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妈妈,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有的妈妈为了自己逍遥自在,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一两个星期才与孩子见上一面;有的妈妈在工作单位漫不经心,抓到机会就跑回家做家务、上网、看电视等;有的妈妈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生病住院了也不在医院看护,依旧与牌友在一起豪赌;有的妈妈缺少爱心,一遇到捐款、献血等就退避三舍,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妈妈的这些所作所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濡目染自然影响到孩子。这样的妈妈就是想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责任心,孩子也会很不服气,不以为然。所以说,妈妈只有在生活中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四、培养孩子求知的责任心
引导孩子学习杰出科学家勤奋学习、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动人事迹,同时还要多带孩子参观科技展览,鼓励孩子参与科学实验,让孩子自觉、勤奋、认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自觉地形成追求学习、渴望学习的责任心。
五、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责任心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让孩子参与策划和布置房间的摆设,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洗他们自己的衣服,整理收拾自己的床铺等。通过这些有益的劳动,使孩子有自豪感和被尊重感,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劳动。
六、让孩子自食不负责任的苦果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妈妈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如果孩子受到了不负责任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再马马虎虎、草率行事。比如,孩子上课忘了拿文具,打电话央求妈妈给他送去,这时妈妈就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让他去挨老师的批评好了;孩子尝到了苦头之后就会多长点记性。
11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事件
翔翔从小受到妈妈的宠爱,他从来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妈妈、感激他人。对翔翔来说,别人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有一次,南方的阿姨来北京玩。她特地给翔翔带来了他最喜欢吃的南方干笋。妈妈叫翔翔谢谢阿姨,翔翔却说:“为什么要谢她,是她自愿给我的,我可没让她给我买。再说,这些东西也不会值很多钱。”翔翔让阿姨和妈妈非常难堪。妈妈狠狠地批评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良心?”谁知,翔翔却自顾自地进了房间。
晚上,妈妈在餐桌上对翔翔说:“翔翔,你也长这么大了,难道感激都不会吗?妈妈养你这么大,从来没有要求你感激妈妈,但是,你以后走上社会总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你不会感激别人,是没人会愿意与你交往的。”
翔翔却说:“我还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呢!他们愿意帮助我,我还不一定接受呢!”翔翔的妈妈听了孩子的话,不禁担忧起儿子的将来。
专家如是说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自私狭隘的,他们不懂得珍惜食物、珍惜亲友和情感,他们只知道不断地向他人索取,却不懂得回报。这样的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违反道德,令人谴责的事情。
感恩是一种爱的表现,是需要从小学习和培养的。西方国家的妈妈非常注重对孩子感恩之心的培养,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要求孩子写感恩日记,感恩上帝赐给他们幸福,感恩大自然的给予,感恩一切给过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孩子每受他人一点恩惠,妈妈便会教育他们要时时铭记,将来也学会向他人施恩惠;吃饭前,妈妈会和孩子一起默默祈祷,感谢上帝赐给他们食物;他们也为孩子付出,但他们会要求孩子说“谢谢”。我们从一些西方电影中可以看到,孩子在妈妈为自己准备好食物,为他们付费及做其他任何事情时,都会由衷地说一声“谢谢”。而在东方一些国家的电影中,孩子对妈妈说“谢谢”的情景是并不常见的,即使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是不响亮的。正是因为教育的差异,西方的孩子较之东方的孩子更加豁达、快乐,更加懂得珍惜和给予。
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
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要有心甘情愿、死心塌地的心理,而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很不容易的;让他知道,他的感谢会让你们感到很高兴。
其次,告诉孩子,他吃的每一粒米饭,都包含着农民的汗水;他穿的每一件衣裳,都是别人辛勤裁剪缝制的。要告诉孩子一切生活资源的来源。
最好是可以像西方妈妈那样,让孩子写感恩日记,在日记中写下自己所要感谢的一切。
妈妈不可能要求孩子完美,但可以让他们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在人生路上,每一个带着感恩的心上路的人,都将活得更加美丽,更加充实。
给妈妈的建议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的人是缺乏情感的,是不受欢迎的。因此,妈妈要培养孩子感恩的习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人欢迎、人人喜爱的人。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教孩子感恩妈妈
生活中,许多妈妈都只知道无限地为孩子付出,却从来不知道应该教孩子感恩妈妈,对妈妈有所回报。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自私的,只有懂得感恩妈妈、回报妈妈的孩子才能够感恩其他人、回报社会。
许多孩子不懂回报妈妈是因为妈妈没有给孩子机会来回报。在这方面,妈妈需要训练孩子的感恩、回报意识。比如,餐桌上好吃的东西,不要都让给孩子吃,要让孩子与妈妈一同分享,给孩子买的零食、巧克力、水果,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独吃,要让孩子学会分给妈妈一起吃。
一位妈妈在看到儿子要吃巧克力的时候,要求儿子分一点给他吃。儿子先是不同意,这位妈妈就跟孩子讲道理,但是,儿子还是不愿意。这位妈妈就假装生气。看到妈妈生气了,儿子只好分一半给妈妈。
事后,这位妈妈这样解释:“我并不是真的想吃儿子的巧克力,我只是想让儿子从小就学会感恩妈妈、回报妈妈。”
每一个妈妈都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是由妈妈的辛勤劳作来提供的,自己只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要让孩子知道感恩妈妈,主动地学会感谢他人,回报社会。
二、教孩子感恩老师
老师是给予我们知识的人,是给予我们打开知识宝库钥匙的人。教育孩子感恩老师,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尊敬老师,不给老师添麻烦,为老师擦黑板,给老师倒茶等。尤其是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回报老师的教育。
三、教孩子感恩朋友
一个人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帮助一个人解决许多人生当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人的成功与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妈妈要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对待帮助他人,不要图回报的心理。但是,对于他人的帮助,却要怀有回报的心理。做一个感恩他人、知恩图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