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错事,从不说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只听得进赞扬的话,而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在学校一受到老师、同伴的批评,就会出现逃课、逃学、与同伴发生冲突的事件。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些缺点自己不知道,但别人很容易发现,只有当别人批评时,自己才知道错在哪里,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并非讨厌自己,而是帮助、爱护自已,让孩子懂得有了缺点并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五、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
家长要提高认识,改变原来的教养态度,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饿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饿他一两顿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不要去帮忙,例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解决掉,把他们前进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
六、挫折教育要因人而异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
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育,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教孩子学会向他人求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现代的独生子女往往是“窝里狠”,“在家像猛虎,出门像病猫”,只会在家里对家长发号施令,却丧失了向他人求助的意识和能力。遇到困难、危险不会求助、求援,不会合作,后果令人担忧。大火压境,蚂蚁尚且知道合作逃生,难道我们的孩子不需要补上这一课吗?
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求助、学会合作。李开复博士与北大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谈到人才时,把“团队精神”列为人才最需要具备的四大素质之一(另三个是人品、智慧和激情)。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研究性学习全面开展,以前那种“单打独拼”的方式已经很难胜任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学会向他人求助对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一个人总会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主动的求助意识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
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大部分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使他们觉得没有求助的必要;平时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基本上都让孩子待在独门独户的家里,少了与人交往与沟通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了“求助”的机会。
学生或家长煞费苦心找老师补课,到名牌学校去找,不远“万里”,不惜重金,为什么就不花点时间让孩子学会相互请教,相互学习呢?一味崇尚“上问”,而不提倡“互问”,实是“小学而大遗也”。
同班同学读的是同一种课本,听的是同一堂课,又是受教于同一位教师,而且大家在学习中思考的也常是同一个问题。共同的话语更容易使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学间的相互请教完全不会有什么隔阂,彼此之间有着非常熟悉的共同语言,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避开成人的监听,讨论问题也更加畅快淋漓。有许多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窍门,出自教师之口有违师道尊严,在学生之间却流传得十分畅通,不规范但管用。有些教学理论常常过分严格,甚至束缚老师们的思维,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非礼勿视,非礼勿说,否则就有误人子弟之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理论并非无懈可击。有个孩子曾说,当初他学英语,许多单词就是读不出,苦恼了许久而无法入门。同学教他用汉语注音、利用记谐音的方法,使他逐渐找到了学习英语的窍门。这在老师的规范教法中,是违规之举。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走向歧路,但这学生偏偏认为自己是绝处逢生,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至少对这个学生奏效了。
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互相请教十分方便。遇到难题随叫随到,拉过来可以问,扯过去就能教,远比挤出时间千里迢迢请教老师方便得多。同学之间如果有争论,效果更好,互不相让,唇枪舌剑,这些知识极有可能成为学生永远的记忆。
同学之间如果争论不出结果,大家都对讨论的问题束手无策时,再去向老师求教,这时老师的点拨就相当有效,因为他们是经过认真思考才提问的。但是这样求教的情况,相对于同学们之间的互相请教来说,也只是偶尔为之。
为了让独生子女在学习时,学会向他人求助,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求助。
平时向邻居借个工具、外出问路、请亲朋好友帮助等小事让孩子去求助,让他在受到别人帮助的喜悦中增强求助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鼓励孩子勇于求助。
如果孩子春游口渴向同学借钱买水喝;考试时笔不能写了向同学借;学习有困难,请教老师、同学解决了……你都要表扬、鼓励。
第三,给孩子创造帮助别人的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喜悦。
只强调向他人求助,而忽视帮助他人,这无疑不利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正所谓互帮互助,在他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才有资格赢得他人的帮助。所以,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
教孩子学会质疑和提问
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缺乏一种敢于质疑和提问的精神。而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孩子不问问题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事了。据调查,中国8~15岁的孩子,有74.63%觉得:“不知道该问什么。”或者是“该会的我都会了。”对于这个现象,父母们虽然心里觉得孩子不问问题是不太好,但又觉得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了,考试时能考个高分,不问问题也罢,反正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问题一:孩子不问问题,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了,考试时就真能考个高分吗?
只要你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学习好的学生,都是问问题多的学生!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主动接受”比“被动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前者顺着问题又更进了一步,了解得多了,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就会深入得多。虽然都是“接受”,但前者因为问了问题,获得了更多、更深入的知识,所以,无论是记忆的牢固程度,还是在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上,后者总是不如前者。所以,从考试的分数上来看,不问问题的孩子的分数即使有时比较高,那也是偶然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从整体来看,还是问问题的孩子的分数高,不问问题的孩子即使把老师讲的记住了,那也是暂时的,而且有可能是片面的。
比如,提起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人们往往就想到了“四大发明”。一般人都是尽义务一般,将其“刻”进脑子里,不会再对此进行追问。但在一位历史老师讲到这里时,一个孩子问道:“老师,你说火药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的,那我们打仗的武器应该是最先进的。可是,电视演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为什么八国联军用的是先进的洋枪洋炮,而中国的义和团用的却是大刀长矛?”这个问题很好,说明这个孩子很注意观察,而且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所以,当老师把中国的火药技术如何外流,清政府如何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等一一讲清楚后,这个孩子就不仅仅记住什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而且增加了更多的历史知识,而这是那些不问问题的孩子所无法获得的。
问题二:孩子不问问题,行吗?
假设一下,如果我们都不问问题,那么社会如何往前发展呢?哪一项伟大的发明或发现,不是因为我们先辈不断地研究“为什么”?如果没有蔡伦问:“为什么不能用廉价、轻便的东西代替丝绸或竹简来写字呢?”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能凭借这雪白的纸,一起来探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吗?如果人类的智慧只是局限在当时的用丝绸或竹简来写字,知识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与交流,那么会有我们科技的无限发展吗?
或许你又要说,他们都是科学家,当然要问为什么了!我孩子又不是!难道他们天生就是科学家吗?当然不是!通过各种传记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大科学家、大学问家的身上,无不有着相同的一点,那就是: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都要问个为什么,直到把问题搞明白,就是这探询的过程,往往促进了伟大的发现或伟大的发明。伟人和凡人的区别其实很简单,那就看你是否会问问题!
所以孩子不问问题,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你的孩子与“伟人”无缘,不会在人类文明的大厦上加砖添瓦!
有可能你对别人的“天才教育”、“神童教育”无动于衷,因为你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想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所以就无须去问为什么了。其实,这种看法没有理解这其中的意思,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但我们同样应该拥有优秀的质量,因为如果没有这一个质量的话,连一个凡人都有可能做不好!
问题三:孩子不问问题,该怎么办呢?
对于孩子“不问问题”这个问题,有的家长把其原因归结为“孩子性格内向”,其实这是片面的看法,人的性格固然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但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他都有问个“为什么”的“自然动力”,因为这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的起点是一样的,任何借口都只是强词夺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不问问题”的孩子和“问问题”的孩子呢?问题出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
在199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设定的孩子“拆装闹钟”的具体情境中,高达41%的家长会对孩子训斥、警告。对孩子的提问,53%的家长会不耐烦、不屑于回答或敷衍。那么你呢?你是否对于孩子那莫名其妙、无法回答、没有答案的问题,表现出上面的情况呢?如果有,在一次又一次的“不耐烦、不屑于回答或敷衍”中,你的孩子还会再去问问题吗?结果是很显然的,所以,提高认识,防微杜渐,不要在孩子已经成型之后再去买“后悔药”,而是应该善待孩子的好奇心、提出的问题,尽自己的可能去回答孩子的提问,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认识事物的不同程度,来告诉他不同的答案。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回答不上来孩子的问题,就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所要做的,是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一起去研究问题。比如:你的孩子问了一个和当年牛顿问的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会落到地面,而不是飞到天上去?”你会怎么回答呢?是说:“你哪儿那么多事儿,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还是说:“这个问题牛顿早就研究出来了,原因是地球的引力作用,这个规律叫‘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你是这么回答,那你的孩子的好奇心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因为他理解不了。
这时,你就应该想一想,怎么解释,孩子才会明白呢?这当然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套用别人的模式。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小,还不知道什么是“吸引力”的时候,你可以找一块儿磁铁,让孩子看一看,把一个小铁钉靠近磁铁,小铁钉往哪儿跑呢?地球就好比是磁铁,而苹果就好比是小铁钉,小铁钉跑到磁铁上去,苹果当然要跑到地球上来了。至于这是什么原理,等到孩子明白什么是磁铁的“引力”时,再跟他解释。
另外,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忙”或“烦”,就忽视或粗暴地对待孩子的提问,将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视同儿戏,错过培养孩子的大好机会,要知道,你的孩子有可能就是牛顿、爱迪生、蔡伦!
说到这里,多数家长或许会说:“我已经错过培养孩子的大好机会,到那里去买‘后悔药’呢?”“后悔药”当然是没有的,但也并不是说无药可救了,只要努力,局面还是可以挽回的。
孩子之所以不问问题,一是因为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思维惰性。所以,如果要补救,先要让孩子对“问问题”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然后,鼓励孩子大胆地去问,去想,去探究。在孩子试着这样做之后,要及时地鼓励,当然,也要切合实际,切莫走向极端。
事实上,能够提出疑问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对于一切总是不经思考就继承,把自己的大脑作为装知识的篓子,这样的孩子是永远无法真正地进行学习的。
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
很多独生子女因为家庭环境比较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想的都是怎样玩,玩什么,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父母让他多学一会就不行。
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待学习就像玩游戏、看电视或者去动物园那样兴致盎然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亲身指导女儿的成长,她的教育经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激发孩子兴趣这一点上,她就有很独特的心得。
斯特娜夫人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感到,在所有的学科中,再也没有比数学更难于使孩子感兴趣的了。尽管她曾通过游戏法很容易地教会了女儿数数,并用做买卖的游戏很容易地教会了她钱的数法,然而,当她在教女儿乘法口诀时,却碰到了麻烦:女儿有生以来第一次厌弃学习。
斯特娜夫人真是有些担忧了。你想想,女儿维尼夫雷特五岁时,已能用八个国家的语言说话,还在报刊上刊登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在神话、历史和文学方面已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然而,却连乘法口诀都不会。她是否在学业上有所偏向了呢?一个偏科生显然不符合斯特娜夫人培养孩子的理想,因为她的理想是使女儿均衡发展,在成才的同时真正感到幸福,片面发展就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人。为此,她为女儿对数学不感兴趣而苦恼。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强制女儿死记硬背乘法口诀,这是由于她坚信强制是行不通的,并容易扭曲孩子的性格。
斯特娜夫人的苦恼被与洪布鲁克教授的一次幸会而解开了。为了宣传世界语的优越性,她曾带女儿到纽约州的肖特卡去演讲,在那里她遇到了芝加哥的斯他雷特女子学校的数学教授洪尔鲁克女士,她的数学教学技巧相当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