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十三对陈香君日夜思念,却耻于开口,无人诉说,只能更加埋头苦读,寄希望于科举,常常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状元及第,身披红袍骑着白马去迎娶陈香君。
却不想年末朝廷突然下发旨意,要废除科举,改立新式学堂。萧十三听到消息后顿时六神无主,心想,这没有了科举,我这等平民百姓还能靠什么出头!越想越心慌,书也读不下去了。
萧母坐在一旁刺绣,看萧十三书也不读,一个劲的在那发呆,念叨着:“你怎么又不读书了,明年就乡试了,你这样怎么能考得上!是不是碳不够烧了,我再添点碳去——”
萧十三烦躁的站起来,吼道:“念书!念书!念书能顶个屁用啊!你没听到朝廷都废除科举了!”
萧母也呆了,这是萧十三人生以来第一次敢这么大声并且无理的对她说话,不过她也顾不上萧十三对自己失礼,颤声的问道:”什么?朝廷要废除科举?!”
萧十三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涨红了脸拿起了早上买的《时报》,轻声回道:“母亲,报纸上登了,朝廷要改革新政,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走科举入仕这条路现在没了。”
萧母听完后,愣了一会转而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捶着腿:“哎呀,这可怎么办啊!你爹死得早,临死前一再嘱咐我要我好好把你抚养大,我起早贪黑的把你拉扯大,不图你报答,就图你能出人头地,现在倒好,没了科举,咱们可怎么办呀!”
萧十三的表情又显得不耐烦了,心中愁绪本来难以排解,母亲又在自己面前哭个没完。现在的萧十三内心特别的绝望,但如果他能知道一年后的现在被当成杀人犯蹲在大牢中,备受凌辱的话,想必觉得,比起失去性命来,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奢侈。
但是,谁也不能预见未来。
现在的萧十三完全沉浸在朝廷废除科举的不安、焦躁以及失落中。这种感觉就好比路的尽头就是一个宝藏,你一直在告诉自己,再努力一些,再坚持一下,很快你就得到宝藏。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知道,宝藏也许只是一个幻象,也许宝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但是我们知道起码走在这条路上,我们有方向去努力,也有理由去安慰自己。这种感觉就叫希望。
然而,现在连希望都没有了。陈香君永远只能属于一个少年的春梦。可萧十三不甘心!
萧母哭了好半天,终于止住了眼泪,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十三啊,娘是一个妇道人家,大字不识几个,也没啥见识,要不你去找郑裁缝,他裁缝铺人来客往的,也能给你说道说道。
》
1906年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江宁城内,废除科举的消息见报后,引起众多旧式读书人的不满,这些人读了一辈子的四书五经,年过花甲白了头发,守着贫苦,就想靠着科举博取功名,也不枉白来人世一遭。
如今没了科举,大多如萧十三一般六神无主,这念了一辈子书,到头来连希望都没了,这大半辈子的罪也白受了,朝廷说废除就废除,这要将天下的读书人置于何地啊!
大街小巷,只听骂声不绝于耳,江宁府衙门前,生员、秀才、举人们聚集起来,要求面见知府。希望知府能上书朝廷收回成命,可知府哪有那么大的胆啊,既然朝廷都下令了,他这个做知府只要顺从旨意即可,管他读书人死活。
门外的读书人见知府老爷不出来,火气越来越大,纷纷捡起石子、砖块砸向院内,石子、砖块没了,就把手中拿的书往院子里砸。知府躲在府里就是不出来,读书人撒完气后,只能各自散去。
萧十三也没想着去江宁府门前闹事,朝廷既然下令了,这事不是靠几个读书人就能挽回的,当务之急,就是听出母亲的劝告,赶紧找郑裁缝去,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
萧十三夹着报纸匆匆赶到裁缝铺,桃儿见萧十三来了,高兴的迎了上来:“小哥哥,你来啦。”她故意把“萧哥哥”喊成“小哥哥”,显得俏皮又亲切。
郑越正在帮父亲做工,看见萧十三夹着报纸进来,也猜出了萧十三的来意。他自己并不在意,他对读书本来不甚感兴趣,也就是图记账方便,没打算往仕途上发展,朝廷废除科举对他也没多大影响。
“郑叔,裁衣裳呢?”萧十三进门后给郑裁缝先行见面礼。
郑裁缝边做衣裳边回着,对啊,给总督府的陈管家做身衣服,赶得着急呀,让郑越也搭把手,屋乱,自己随便找个地。
“你这个秀才现在知道急了,我早就给你说过朝廷要停科举,让你趁早赶紧找条出路,你还和我争,文绉绉的说科举是朝廷立国之本,根本不可能废除,现在砸了锅了吧!”正好萧十三过来了,郑越也能偷会懒了,半是开玩笑的说道。
桃儿忙端来热水:“小哥哥,外边冷,赶紧喝口热水暖和暖和。”
“丫头,你这还没过门,就这么心疼你未来的相公啊,也没见你给我和爹端碗热水。”郑越从不放过调侃妹妹和萧十三的机会。
桃儿的脸立马红的和熟透的桃子一般,朝着哥哥“呸”了一下,嗔怒道,你这个哥哥真不正经,有这样说妹妹的嘛。
萧十三也早就习惯了郑越拿自己和他妹妹打趣,看着红着脸娇羞的桃儿,心里的烦躁似乎也少了一些。
桃儿放下热水后,赖着不走:“小哥哥,你好几天都没过来了,这几天忙什么呢?”
“没忙什么,就是在家读书。现在朝廷废除了科举,也不知道这读书还有什么用处?”萧十三话语中充满了伤感。
“啊,这样啊,不过,小哥哥你这样有才华,你一定可以——”桃儿本来想说“逢凶化吉”的,但想想又觉得不合适,转而看哥哥,希望哥哥能给自己提个话。
郑越装作没看见,自顾自的说:“你看现在都兴办新式学堂,学的都是一些西洋的玩意,现在这个最吃香,朝廷也看重这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去报考新式学堂,学点西洋的东西,说不定能谋个好点的出路。”
萧十三低头想道,自己也不是没想过这新式学堂,可是这新式学堂都是一些官宦富家子弟去的地方,自己哪有钱去。再说了,自己都没接触过西洋的学问,去了也被人看轻。唉,这就是命呀,我也别再想其它的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寻一份差事吧。
想罢,萧十三摇了摇头,回道:“我也年纪不小了,母亲近来身体也不好了,我不能一直让母亲养了。本来想着谋个差事,又怕耽搁了读书,误了明年的乡试,现在没了科举,我就寻个差事。”
郑裁缝也在旁边听他们讲话,一听萧十三这样想,忙抬起头来,说:“十三啊,你肯这样想就对了。我就怕你想不通。既然你有这心思,我这也正好有份差事,前两天这不总督府的陈管家过来,闲聊的时候,陈管家说他们少爷煜齐要找个陪读,不知你是否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