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齐遇害身亡后,端方一天一夜守在煜齐身前,浑浑噩噩,下令任何人都不见,江宁总兵前来禀报乱党劫狱都被下人堵了回去,他只想好好的再陪儿子最后一次。
他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人要对煜齐下手。他只恨自己曾无意间向煜齐透露过的一些秘密,竟给煜齐惹来杀身之祸。可是煜齐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呀!
失去亲人已经是至苦至痛,何况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夜之间,端方鬓发胡须几乎全白,憔悴竟如重病一般。端方确实也病了,把煜齐安葬后,端方便卧床不起,这一病就一个多月。
而端方的夫人在得知小儿子遇害后,更是病情加重,本来之前已有痨病,如今伤心过度之余,如枯灯油尽,纵然王掌柜有妙手回春之术也无可奈何。
家中突遭变故,端方又重病在床,期间陈管家想让煜平回来,未想却遭到端方的拒绝:“现在正是多事之秋,煜平不能擅离职守,否则,给人留下把柄,我托忒克家族恐遭大难!”
这一个月来,端方每每半夜总是被噩梦惊醒,不知道是人是鬼是怨是愁,思索再三后,端方向朝廷奏了一本,以年迈多病为由,恳求告老还乡。
期间煜平拍电报过来,称把江浙一带的乱党一网打尽,其中包括杀害弟弟的凶手,全部就地正法!
端方只是简单的回复了三个字:知道了。煜平拿到电报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不知道父亲给自己回的这封电报何意,看不出一丝高兴或者其它的情绪。
不久之后,朝廷下来批奏,太后和皇上同意了端方辞去两江总督之职,但不允许其告老还乡。其子煜平剿杀乱党有功,赐顶戴花翎,提拔待用,令父子即刻启程赴京以谢圣恩。
端方拿着批复的奏章,思索了半天,吩咐陈管家:“让煜平与我在镇江汇合,一同赴京。”
》
临走之前,除了留下陈管家、绿柳等几个心腹仆人和丫鬟,府中的其它仆人、丫鬟全部遣散,不能带走的名贵物品全部到钱庄换算成银票,以备上京打点,端方只挑选了几件自己和夫人珍爱的古玩、诗画留在身边,如是这般,行装还是塞满了两马车。
离开江宁后,端方便在镇江等待煜平的到来。镇江离江宁不远,又靠着出海口,端方临走时对前来告别的地方乡绅、同僚下属等宣称是走陆路,结果到了镇江,端方突然下令改走海路。
数日后,端方得到从江宁城发来消息:两江总督府被封,却无任何正式官文,只有有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接管,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端方得知消息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然而很久很久都不再说话。
煜平不久后也赶到镇江,父子好久都没有见面,又逢弟弟惨遭不幸,煜平见到父亲赶忙下跪,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端方看到煜平后,难得脸上出现一丝笑意,然而这丝笑意即逝而过,转眼便又换成冷冰冰的脸色,问道:“这一路上没遇到什么事吧?”
煜平忙擦掉眼泪,恭敬的回道:“托阿莫的福,儿子这一路没遇到什么事。”
端方点了点头,说:“没事就好,你起来吧。”
煜平站了起来,走到父亲面前问:“阿莫,为什么您会问我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事?”
端方看着儿子,眼中的慈祥再也无法掩饰,这是他唯一的儿子了,尽管以前自己总是嫌他粗鲁、莽撞,不如煜齐聪明、能干,可是,毕竟他是自己的儿子,流的是托忒克家族的血脉。
“此次太后招你我父子同时进京,为父恐凶多吉少。所以这一路,你我父子定要小心。”端方不紧不慢一脸的严肃,话语中却透露出的不安。
煜平不解的问道:“阿莫,您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乱党四起,朝廷正要依靠您,阿莫何出此言。”
端方眉头紧锁,端起桌上的茶杯,迟疑间又放下,重重的叹了口气,说:“平儿,有点事,你也该知道了。”
这是自煜平十六岁之后,父亲第一次喊他“平儿”,煜平知道此事必是非同一般,否则父亲不会如此反常。
难道……“阿莫,难道这些事和煜齐的遇害有关?”煜平有些迟疑的说出来。
端方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没想到煜平竟然猜出了自己想说的话。看来这几年煜平这几年确实在外长进了不少,想到这里,端方心中不免多了几丝欣慰。
“此事不仅和齐儿的遇害有关,而且此事关系到我托忒克家族的生死。此事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你先去看看你额娘吧,她也在一直念着你,晚上你再过来吧。”
“是,阿莫。儿子暂且告退。”煜平只能带着满腹的疑惑离开了父亲的房间。
》
端方这几日一直在思索该不该把这些事告诉煜平,他以为自己会一直把这个秘密带到坟墓里。
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如今这个世上不超过3个人。可是,为什么过去了40多年,竟让太后得知了。她是如何得知?为何又要冲着煜齐而来?这些问题一直苦苦的纠缠着端方。
之前,端方一直不敢确定是太后所为,但是,毒药是从后宫来的,如今两江总督府又被不明身份的人查封,除了太后,天下还有什么人能有这么大的权力!
“老佛爷啊,这天下都是你的了,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端方发出重重的感慨。这些年来,我一直为了朝廷鞠躬尽瘁,杀长毛,灭捻军,平义和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太后,你何必如此要赶尽杀绝!
人人都觉得我端方位极人臣,羡慕我深得皇恩宠幸,荣华富贵犹如这探囊之物,可是伴君如伴虎啊,尤其是这老佛爷,简直喜怒无常,城府极深,根本没有人能猜透她的心思。这天下都是她的,她想要谁的命,谁就得给,这荣华富贵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谁又能抵抗住这荣华富贵的诱惑呢?明知道富贵险中求,犹如火中取栗,却仍让无数人甘愿冒着被老虎吃掉的风险绞尽脑汁,丧尽心机。如今悔恨,不怨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