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对自己感到颇为自豪的事情之一是练就了一手好的泊车技术。对于他这个搞纯理论研究的人来说,动手能力确实不如其他的人,他对此也颇能坦然接受。毕竟上天给了他一个善于抽象思维的大脑,他深以为已经是巨大的恩赐,因而在执行力方面逊于他人,也是很公平的事情了。所以,打小时候起,他就认为自己恐怕注定不会是一个好的司机。每每看到同学的父亲熟练驾驶解放牌汽车,流畅地换挡加速减速,他总是充满了羡慕,也油然升起一丝的恐惧。当然,那时候的他不会知道,比起开车来,泊车才是更麻烦的事情。
他很庆幸自己是在美国完成从一个路人向驾驶员的转变,在美国的土地上顺利地拿到的驾照,终于能够在超市买大件的时候潇洒地签支票了。他一直对国内驾校的学习方式以及国内考驾照的方式充满着一种恐惧,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然后顺利地拿到驾照。然而,在美国,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容易,有时候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他周围也有人路考了7、8次也没有拿到驾照,其中就有他的同门师兄和一位留学生的夫人。
在美国要首先学会开车,这是真的,至少在他留学的地方是真的。事情也很凑巧,罗定刚到美国时,他们实验室的一个泰国人乔准备毕业回国,要把车处理掉,他也就顺便买下了。这是一辆雪佛兰手动挡车,在当地绝对算得上是奇葩车,因为美国人已经基本不用手动挡的车了。买车和卖车需要两人同时办理相关的手续,乔载着罗定跑这跑哪,同时教给他很多开车的经验。罗定牢牢记住的一句话是“开车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你必须用全部的身心去开车!”。
办完车辆转让手续、购买了保险之后,罗定正式成为有车一族。不过,在拿到正式的驾照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办,第一件事是要拿到一个学车许可证。罗定用一个晚上读了几遍车管所的一本挺薄的手册,第二天到车管所参加考试,不到5分钟就交了卷,居然恰好达到分数线。末了,管理处的老太太还仔细跟他讲解了他做错的题目。他至今还记得其中一题:当你要开车离开停车位时,如果听到有小孩的声音,你将如何做?1.直接开车离开;2.按喇叭;3.下车检查车周周;4.坐在车里观察。罗定记得他选择了2。老太太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下车检查车周围,因为有些小孩可能是有耳疾,听不到喇叭声。真贴心!
拿到学车许可证之后,接下来就是学习怎样开手动拨的车了。乔的心肠挺好的,答应在她离开美国之前每天教罗定一小时。第一天,他们在停车场练习换挡,乔发指令,罗定操作离合器和手拨,直到可以条件反射般地切入到任何一个档位;第二天,他们在停车场开着车练习直进和直退,从这头开到那头;第三天,他们在停车场练习转弯,熟悉判断车的转角规律和车与车之间的距离;第四天,他们在整个校园内转大圈,从一个停车场,开到另外一个停车场;第五天,他们在小镇上转圈,顺便把各个超市也熟悉了一遍。第六天,乔走了,罗定自己开车上下班了。
第一天自己开车上班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毕竟儿时的恐惧已经荡然无存,罗定觉得自己确实算得上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尤其是开着手动拨的车。隔三差五地踩离合、换挡、松离合的同时踩油门,一连串的操作尽显对车的完全操控,犹如一个将军指挥着自己的坐骑在战场上纵情驰逸,一时风光无限。蓦然间,他突然想起了以前一位女同事说过的话,她说她最憧憬的一件事情是穿着一身雪白的套装,然后骑着一辆鲜红色的摩托车来上班。人心大抵如此吧!
然而,当他来到停车场的时候,他有点傻眼了。乔教会了他很多的开车技巧和开车必须注意的事情,但是,唯独忘了教他如何泊车。面对停放了不少车辆的停车场,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了。他尝试着卡进一个停车位,数次操控车辆均失败。最后,他只好悻悻地在停车场的边角处的乱草丛旁边把车泊好了。
下班时,他有意盯着停车场,等里面的车走得差不多了,他才一路小跑躲进自己的车里,然后立刻打火、松闸、换挡、踩油门,幽灵般地溜出了停车场,生怕别人看见自己把车停在这样的旮旯里。来时的风光不再,平添了一段如丧家之犬的感觉。等他把车开回到住处时,他才真正意识到泊车会成为他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