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魏昭王是魏哀王的儿子,这位帝王,像是倒霉鬼投的胎。
一即位便被秦国人欺负。
元年,秦军攻占了魏国的襄城。
二年,魏国与秦国再次开战,结果毫无悬念,魏国失败了。
秦国特别喜欢打魏国,理由很简单,离得近,这位王又是天生被人欺负的命儿。不欺负你,欺负谁啊。
三年魏昭王真的想改变被踢屁股的命运,多次被秦国打败,都没有反击的余地。这次逮到了个好的机会。
韩国要报复秦国。算魏国一份,多好的机会啊,可惜有好机会,没遇上个好人。
遇上了战国屠夫——秦将白起,谁遇上谁霉的主儿。
秦军在伊阙打败了韩魏二十四万联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伊阙之战”。
白起一战成名。
六年,魏昭王打怕了,不打了,开始割地求和了,把魏国的河东四百里土地全部割让给秦国。
这一年魏昭王得了一员大将,叫芒卯,不过白起要甩芒卯几千里。
七年,魏国大割肉,一下子割了大大小小城池六十一座。
当今魏昭王成为天下最为败家的王。
九年,秦军攻下了魏国的新垣、曲阳两座城。
只要听到秦军一动,魏昭王就会有生理需要。
魏昭王对魏国唯一的一点的贡献就是为了信陵君——魏无忌的出生,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若非有信陵君这个小儿子的存在,魏昭王就一无是处。
但这么多骄人的败迹,一点没影响他的情绪,继续抱着美人,喝着美酒,看着歌舞,怎么快乐怎么活。
秦国国君如狼是虎,他国国君要么狂妄之大,要么醉生梦死。
他们的存在就是上天用来成就秦昭王的功业。
孟尝君的相国府在都城大梁最繁华的街市。
走进大梁,丹太子就皱眉,魏国哪个君王没长脑子,选了这么个一马平川的四战之城。
这若是敌人攻进来,一点阻挡都没有。
细细想来,是冤枉了,魏国所谓的天险都被秦国人占了,先拔了你的牙,再一口一口的吃你。
河西,吴起经营十年的要塞魏昭王半推半就的“失身”秦国了,魏国还有什么可阻挡敌军铁骑的?
魏武卒曾经横扫天下,魏国也曾问鼎中原,也曾一个眼色让九州惶恐,也曾招呼兄弟坐下来,边喝酒边讨论如何胖揍秦国,如今却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那么齐国呢?
魏的今天,很快就是齐的明天。
魏国有二人最出名,只要你问出三个字,人立马告诉你。
一个是信陵君,一个就是孟尝君。
公子羽虽然回到魏国,因为交好太子悼,虽然没人敢收拾他,还是落了下风。他出人头地的梦想,被信陵君的名头给镇压了。
丹太子很快就找到了孟尝君的住处,递上拜帖之后,立即就有人热情的把丹太子引进相府。
相府的布置都是齐国的特色花草。
相府花园,所见有很多是齐国的枣树。
孟尝君还是念着故国的。丹太子窃喜。
丹太子从来不曾见过孟尝君,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只听得一个关于他长相的故事。
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礼相待。
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大失所望,便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瘦尖的小男人。”
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立即开杀。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丹太子不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
世上对丹朱最好的人便是孟尝君。
对丹朱好的人,便是好人。
相国府人来人往,像个集市。
富贵多士,贫贱寡友。
孟尝君当是儒雅智慧的贤士。
孟尝君个子不高,人很瘦,五官分布非常随意,周身上下透着城府,是云山雾罩,怎么琢磨,都琢磨不出他的心的那种,并不如丹太子想象的儒雅智慧,透着亲和。
丹太子躬身下拜,孟尝君连忙扶起。
丹太子感觉孟尝君客气中带着疏离。
落座之后,孟尝君端着茶杯不语。
眼前这个男人真的是对丹朱充满慈爱的那个孟尝君吗?
丹太子疑惑。
孟尝君既不开口,丹太子就先言。
“相国可曾听说过五国攻齐?”
孟尝君点头,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齐是故土,不会一点感情都没有吧!
“五国攻齐,齐必没有活路,相国要坐视不理吗?”丹太子提高了声音。
孟尝君还是不言语。
“父王纵然有错,可相国毕竟是齐国人,王家血脉。曾经做齐十年相国,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丹太子看着孟尝君道,“无论如何不能不管齐国生死。”
“我为齐相,远交近攻,联合韩、魏,牵制楚、赵。合纵成功,向楚国发动了攻势。垂沙一役,齐、韩、魏三国大胜,楚国向齐屈服,秦亦有所畏惧,乃和齐国修好。齐国强大,我孟尝君有八分功劳,”孟尝君不客气道,“我为齐国效尽死力,竭尽心智,可是他是怎么对我的?”
丹太子无语。
孟尝君在齐国受的委屈天下人皆知,他岂能不知?
他知,地知,齐王也知,只是他忘了。
“我被小人妒忌,被诬谋反,”孟尝君痛心道,“他居然相信?田甲劫持了他,他查都不查,就猜疑是我策划,亏我的门客末介上书给他,申明我孟尝君不会作乱,并以自己的生命作保,在宫殿门口刎颈自杀,以证我孟尝君的清白。”
“父王确是有负于王叔。”丹太子惭愧道。
齐王有负的何止孟尝君一人。
爱齐国的忠臣都被他辜负了。
“末介的献血在我心中流淌了十多年,至今不曾干涸,”孟尝君悲愤,“末介喜欢吃红枣,所以我每到一处,都会在家里种上枣树,提醒我自己,我这条命是末介用生命换来的。”
原来那些枣树是这样的存在,丹太子会错意了。
“齐国不是齐王一个人的齐国,还有万千百姓,身为齐人,王叔,你不可以把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丹太子劝道,“父王不记得你的功高,你的幸劳,你为大齐的强大付出的心血,大齐百姓记得,大齐百姓还感念你的恩德,你不可以因为自己和父王的恩怨搭上大齐万千百姓的性命。”
“我不会做灭齐的那个人,我所做的只是为了报仇。”孟尝君道。
亲手灭杀,和怂恿人灭杀,有多大的区别!
“希望王叔能顾全大局。”只要有一点希望,丹太子都会尽全力说服。
“如果只是为了我自己,我不会这么恨……”孟尝君脸露痛苦。
孟尝君和齐王之间还有什么血债?
“我有几个儿子,都不像我,田文一生最喜欢的就是丹朱,他非常聪明,再难的东西也是一学就会;再难的学问他也是一点就通,无论什么事,他都先想别人;无论什么苦,他都自己承受,世上如果真有所谓品行高洁,不染尘俗的君子,非丹朱莫属。”
丹太子的眼睛湿润了,失去丹朱的痛重又袭上心头。
“我就不明白,丹朱那么高洁,那么善良,那么仁德,还是他的亲生儿子,他也狠心下毒手,还让丹朱的灵魂漂泊异乡,难归故土,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父亲?”孟尝君的眼睛红了一圈又一圈。
“丹朱如果活着,他也不希望齐国狼烟四起,国家覆灭,百姓凄婉。”丹太子泣声道。
“我孟尝君所系,只丹朱一人,丹朱已死,齐国覆灭,苍生凄婉,于我何干?”孟尝君愤恨道,“我所求的就是要他从高台跌到地狱,像野狗一样被人追撵,在屈辱中乞求一个生字。”
“如果齐国覆灭,丹朱泉下有知一定会痛苦,会哭泣。”丹太子语带恳切,“王叔更不可以轻忘薛地,不可以不顾先君之丘墓。”
“你不要再说,除非丹朱活过来,否则我定会为五国攻齐尽死力,我一定要那个人得到报应,为末介,为丹朱报仇。”孟尝君厉声喝止。
丹太子冷眼看着孟尝君。
他真的为末介,为丹朱吗?
孟尝君俄尔恢复谦谦君子模样道:“你是丹朱的兄弟,丹朱曾经见过我,如果齐国有变故,请我照顾你,你就留在大梁吧,我可保你一生无忧。”
孟尝君在魏国也是权倾一世,呼风唤雨,当然可以保证丹太子一生无忧,可是这样无忧的生活丹太子不希罕。
丹太子摇头,凄然一笑:“我要到齐国去,如果齐国覆灭,我便奔赴黄泉,捂住丹朱的眼睛,不要让他看到齐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丹朱对齐王忠心不二,矢志不渝,可他得到什么,怀疑,监视,谋害,别死心塌地,那个人不值得。”
“我是替丹朱活,齐国国破家亡,我呆在攻打齐国的国家享福,让后世人指着他的脊梁骨,骂他苟且偷生……我不能给丹朱抹黑。”
孟尝君脸色有些难看,丹太子这是间接指责他损害齐国利益。
这么多年没人敢这么对他说话,丹太子是第一个。
“人各有志,不必勉强。”孟尝君拿了拿茶碗,这是送客的标志。
相国府主司立即满脸带笑的走过来。
不管喜不喜欢这个人,孟尝君礼数周到,孟尝君最害怕别人说他对客不尊重。
孟尝君心里很清楚,他有今日的地位,全仰仗他的门客。
“王叔,保重。”丹太子稽首。
孟尝君干笑,摆出忠厚长者的仁善:“我孟尝君家的门永远向你打开。”
丹太子淡淡的笑,摇头。
转身离去。
此生不会再看到这扇门,和这扇门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