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6日早上6点,在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以后,萧杨终于踏上了非洲大地,到达某国首都,在只有几个人的驻外代表处担任销售经理一职。他是应届毕业生,在国内经历了短暂的培训和选拔以后,才获得了这次驻国外工作的机会。尽管地点是神奇、落后、狂野、充满各种误解的非洲,可能很多年轻人,你让他去,给再好的待遇和机会,他都不会去。但是,之于萧杨,如同每一个上进的,期待改变命运的贫寒子弟一样,地点不是可以选择的,只要能在短期内赚到钱,让辛苦的父母看到一丝希望,能提升能力,在无处不在的竞争中给自己增长一些自信,就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何况毕竟在国内也是经历了选拔,除了愿意吃苦,也必然要优秀,贫寒子弟获得认同不易,这就是第一步吧。当然,伴随他的还有到非洲工作必须要打的疫苗:伤寒、黄热、破伤风、甲肝等。这些词他以前只是偶尔在书本、国际新闻上见过,而现在却是他人生、身体的一部分,也是由不得他选择的一部分。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自然身体疲倦,精神却是兴奋的。透过机场的大落地玻璃,可看到东方一抹晨曦,恩,那是出发的方向。填入境表,这也是萧杨第一次用英文写正式的文件,逐字逐句,小心谨慎,毕竟是第一次出国。刚填完,有两个穿着极普通的中国中年男子向他走来,看样子一个30几岁,一个40多。他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他求助:“小伙子,我们不会英文,我们是来和老乡做生意的,你能不能教教我们呀。”萧杨自然热心相助,告诉他们哪里填名字,哪里填出生年月,剩下的诸如国籍,航班号这种同样的信息,萧杨就拿一张空白的表格填好,让他们照着抄,而且还在旁边看着,怕他们填错。40多的那位填了一半说:“要不干脆你帮我们填吧,万一我们填错了也麻烦。”萧杨不置可否,因为他感觉不对,但好像也没有理由拒绝。正愣神的功夫,年轻那位开口了:“叔!人家教咱们填表,已经耽误人时间了,你还要让他填,这怎么行。再说咱们也学一下,下次自己也熟练点。”又转向萧杨:“小伙子,多谢了哈。你帮我检查一下看我填错没。”萧杨帮他检查,没问题,正准备给年长那位看看,年轻的说了:“不麻烦你啦,我记住了,只有几个不同的地方,你赶紧排队去吧,我对照着我的来看。实在不会我再过去问你。多谢多谢啦!”萧杨也没再坚持,去排队办理入境了,心里不由感概,一句英语都不会,在国外该是多难啊,还好自己也算帮了点忙。
到萧杨了,拿着护照,签证,邀请函,免疫证书(即打了疫苗的证明,俗称小黄本),入境表格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照例问了呆多久,做什么工作几个问题,然后问他要酒店预订信息。萧杨愣住了,解释,我是来工作的,有签证,有公司邀请函,公司安排住宿,所以没有预订酒店。哪知道鸡同鸭讲,工作人员却开始不说英语,说本地语了。两人各说各的,僵持了几分钟,工作人员让他先站旁边,然后示意下一个开始办理。
萧杨站在旁边,有点慌,毕竟第一次出国,也不知道没有酒店预订信息到底严不严重,虽带着手机,但2007年的时候手机开通国际业务还要交好几千的押金,他舍不得这笔钱,并且出发前和代表处的人沟通好了,在机场出口二号门,有一个穿黑色皮夹克的叫Wuber的司机会举着萧杨的名牌等他,因此手机并未开通国际业务。现在没办法联系任何人,而且接机的本地司机还在机场外等着呢,这要是耽误一天,人家岂不是得等一天?过了几分钟,萧杨定定神,想这应该不是大事,否则当初出国前,驻此国的同事会提醒的,同事提醒了很多事情,例如邀请函一定要带,因为入境处有时查有时不查,甚至提醒了下飞机会有点冷,可以带一件薄外套等,偏偏没提准备一份酒店预订信息。没办法了,耐心等着吧。
“小兄弟,你怎么了?”原来是刚才找他帮忙的那两个中年男人中年轻些的那个,刚过入境处,他叫李光明,萧杨帮他填入境表格的时候,记住了这个好记的名字。
“他们说我没提供酒店预订信息。”萧杨简短地答道,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多说些什么,他自己所了解的就是没有预订酒店,不让入境,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诶?我们也没有,怎么过来啦。那你用英语跟他说呀。你身上带了钥匙扣、名片盒这种小礼品吗?我堂哥叫我带,说有什么事可以送给他们,有时候有用,身上有,但现在出来了,没法给你呀。”
“没带呢。我跟他们说英语,他们不跟我说呀。你先走吧,别耽误你了。我再想想办法。”
“你等会儿,我看接我的人有办法没。别着急啊。”李光明说完就大步出去了,估计没听到萧杨说的“那麻烦你了。”
大概过了10分钟,李光明领着一个25,6岁的小伙子回来了,小伙子身材挺拔,身高约1米8,穿着一件设计时髦的棕色皮衣,径直走到工作人员面前,亲切地微笑,用本地语流利得跟几位工作人员交谈,就像老朋友闲话拉家常一般,不出五分钟,工作人员就放行了,临走时,小伙子给几个工作人员做了一个电话联系的手势,几个工作人员微笑着点头。
过了入境处,李光明问萧杨:”小伙子,你去哪,有人接你吗?要不要我们送你一下。“
“有人接,不麻烦你们啦。我在世友贸易公司上班,具体地址我也不知道呢,第一次来。刚才多亏了你们了。谢谢你啊,兄弟。”萧杨转向刚才那位帮他解围的小伙子。
“举手之劳。赵一帆,东方旅行社。”依然是亲切的微笑。
“萧杨。改天请你们吃饭,感谢一下,以后还请多多关照。留一下联系方式吧。”
“客气了,有机会聚。你办好本地手机号了,我会把李叔和你的联系方式相互给一下。放心吧。”
双方道了别,李光明一行先走了,刚才萧杨被卡在入境处的功夫,和李光明一同来的叔已经把行李取好了。萧杨走到行李处取行李,吁了一口气:还好有人帮忙,否则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呢。对李光明的热心,以及赵一帆待人接物的亲切专业、与机场工作人员的熟悉程度,留下了深刻印象。自己初来乍到,还没正式踏入这个国家的领土就遇到这情况,感觉就像被给了一个下马威,自己毫无头绪,但别人几分钟就圆满解决。看来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啊。
取好行李,走到出国前和分公司约好的二号门,看到一本地人拿着一块“萧杨”的牌子,两个中国字“萧杨”在这异国显得特别显眼,肯定是来接机的wuber了。“hi,wuber。抱歉久等了,刚才入境出了点问题。”萧杨用英语和wuber说道。
“没关系,我第一次接tommy,等了五个小时呢。来,行李给我。”wuber是一三十岁左右的本地人,光头,身材和萧杨差不多,也穿着一件皮衣,不过剪裁非常简单,与赵一凡身上那件相比就显得极其普通了。微笑和说话的感觉与赵一凡倒是比较像。
“走吧。”萧杨虽不知道wuber说的tommy是谁,但猜想到应该是办事处的某个同事的英文名,也没多问。wuber接萧杨行李的动作那么热情和自然,让萧杨感觉如果拒绝反而不礼貌,于是跟着wuber上了一辆丰田的商务车。坐在副驾驶,萧杨深呼吸了一下,这儿的空气可真是新鲜,心情也放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