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逃脱的宿命,就像漫漫长河的银河星宿,最终也逃过不了冰与火的煎熬,归于生命的源头——黑洞。而对于大半生都在战火中厮杀渡过的托里*冯*迪拉克将军而言,生、死的理解又多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认为,男儿生于天之间,不能畅所胸怀,和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至于死,像他这样一个有尊严的军人,什么上吊、服毒,那都是娘们干的事。他要死,就死在战场,死得轰轰烈烈。他想,他应该能如愿吧!只是唯一有点小小的遗憾,他不是死在炮火漫天的征战岁月,而是死在权利之争的夹击之下。坐在椅子上,望着夕阳慢慢落下,夜幕逐渐笼罩上来,他把那把离子手枪放置身前,静静的等待命运之神的到来。
妻子的容颜不减当年,神情平静如水的坐在他身旁,对他来说,这一生还什么遗憾?没有了,知足,一生真的知足。
命运之神好像总是不停的眷顾着他,让他在茫茫人海中遇见她,又让他在生命的尽头得到体面的终结。只是唯一的遗憾是,这本是他一个人“战争”,她不该选择不属于她的终结,陪他走到生命的终点。身旁的妻子平静的说:“自从我们相遇的那天起,我们的命运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我既然不改变不了你的命运,那便只有陪你一路走下去”。迪拉克苦笑摇了头,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锋芒还是依然如故”。“你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人还有意义吗?”妻子凄然的笑了笑。
迪拉克深深的看了妻子一眼,像是要把妻子的音容相貌深深的印在心里。片刻之后,他忽然开口朗声大笑,“好,此生我也算知足了。那我们就一起上路吧!”
这晚,哥特式小楼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整个小楼里透出离子手枪和激光武器耀眼的光芒。至于枪声到底是何时停止,据伯特先生和莱特先生他们事后回忆说:“那天晚上,嗖嗖枪声如爆豆声般的响起,激烈的光束把整个小楼映得像白天一样。他不敢走出家门看看那小楼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那年代,打仗杀人是常人有的事,除非不要性命才会伸出脑袋看那样的热闹”。第二天一早,等枪声过后,他才小心翼翼的走出家门,只见曾经屹立在沃沃特的那栋哥特式小楼已变得千疮百孔,没有一扇门一面玻璃是完整的,没有一面墙不露出离子手枪射过的拇指般大的洞和激光枪射过的拳头般大的洞。哥特式小楼外的花园横七竖八的躺着五具尸体,早已吓得他们脸色发白。最终还是瑞德拉先生胆子大一些,绕过这些尸体,踏进哥特式小楼。
哥特式小楼里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里面的家具不只没有一件完整,小楼里更是躺着姿势不一的十多具尸体。这些尸体方向不一,看他们的服饰,也像不同属一群人的。而这哥特式小楼里的主人,那对中年妇人,就那样安详的坐在椅子上,相互靠在一起,手拉着手,直到死,脸上都露出淡淡的笑容。他们身上都有离子手枪和激光武器扫过的痕迹。
凌晨5点,爱德华星球中立政府前来收敛了这对中年夫妇的尸体,并向外宣布了一个震惊整个银河系的消息:宇宙历三年2月13日凌晨4时,前银河帝国托里*冯*迪拉克上将夫妇,在沃沃特遭遇陌生人袭击逝世。
此消息传出,不异于霍拉德元帅遇刺身亡之后的又一巨大风暴。整个银河系开始对这对前银河帝国的将军夫妇的逝世议论纷纷,而所有议论中最大的莫过于到底是这对夫妇到底死在谁人之手。
在银河联邦政府的元帅办公室里,负责执行这次任务的勃兰特上校正一五一十的向科拉德元帅汇报了这次任务过程。科拉德元帅半响后才叹声道:“这还重要吗?只要达成了想要的结果不就行了?”勃兰特上校对元帅的异于平常的犀利、锋锐感到一丝的异样。只是作为一个军人,他知道军队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只需要服从命令,做军人该做的事就行了。
他立正敬礼,正转过身离去之时,突然听到科拉德元帅问狄雷士总参谋长:“新建的霍拉德军校怎么样了?”
“还不错。”狄雷士参谋简短的说:“已招收三百多名天资不错的学生”。
“那就好”。科拉德元帅淡淡的说:“你知道他这次怎么对我说的帝国前景吗?”
“怎么说的?想来也没什么好话。”以狄雷士对那位相处多年的老友了解,想来他也没什么好话。
“你说的不错,确实也没什么好话。”科拉德元帅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变得有些凝重的沉声说:“他说如今帝国的前景堪忧。”
谈到帝国的前景,狄雷士总参谋长的神情也变得异常凝重。在这间办公室里边儿,这两位曾经的战友,如今联邦政府的元帅和参谋长,他们相互之间没必要隐藏对方的想法。对整个银河帝国来说,没有人比他们两个了解联邦政府如今的形势。自从裴迪亚斯和奥本海默这批少壮派军官叛出联邦政府之后,整个帝国就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中层军官严重的欠缺,剩下的军官在资质和军事才能都无法与这批少壮派军官相比。现在支撑着整个联邦政府的还是依靠老一辈的军官。这种巨大的缺陷现在虽还表现不出来,可随着与那批少壮军官建立的新银河帝国和一百多个殖民星球组成的军事联盟对峙时间的延长,这种缺陷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收拾。
鉴于联邦政府内存在在致命缺陷,自从宇宙年2年4月,科拉德元帅和狄雷士总参谋长就开始着手建立霍拉德军校。直到今年初就已全面建成,并在联邦政府内招收学员。只是在霍拉德军校创办之时,对于联邦政府规格最高军校的命名问题,拉斐尔总统和科拉德元帅之间却发生一点小小的争执。
对以政治起家的拉斐尔元帅来说,卡菲尔*霍拉德虽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却也是一个战争的狂人。要不是他,在银河一战中,整个银河系何至于在他征战的短短二十多年中就伤亡了一百亿人无辜平民?要是军校以这样一个战争狂人的名字命名,不是对以法执政的联邦政府的巨大侮辱?科拉德元帅毫不客气的回敬,“银河帝国内要是没有卡菲尔*霍拉德这个人,银河一战结束的时间不知还要推迟多年。军校的目的是为联邦政府的军队培养新的领导将领,要是这也要听从文人的唠叨,只会误国误民。最终,政治起家的拉斐尔元首还是没能执莜过握有军队实权的科拉德元帅。
科拉德元帅神色凝重的看着狄雷士总参谋长,说:“那是我们培养下一代领导人的重之重地方,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错。”狄雷士总参谋长点了点头,沉声道:“我一定小心再意”。
自从科拉德元帅和狄雷士总参谋长这次长谈之后,狄雷士总参谋长对霍拉德军校更是加倍在意。不仅在联邦政府所在的87个殖民星球全面选拔天资聪颖的少年补充进霍拉德军校,更是以及其严酷的方法训练这些少年,让他们在军事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霍拉德军校为联邦政府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军事人才。只是让科拉德元帅和狄雷士总参谋长唯一遗憾是,多年虽过去了,霍拉德军校虽然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军事人才,可能始终没能给联邦培养出一个合适接班人。直到8年之后,狄雷士总参谋长亲自从银河系小行星边缘地带的瓦拉西殖民星球带回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才感到联邦政府终于出现了一个理想的接班人。但同时,他们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少年的到来,最终也让银河联邦政府的发展转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这个人就是结束银河二战的帝国之星——哈维*菲德加。曾经叫希尔*冯*迪拉克的那个调皮捣蛋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