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400000037

第37章 中国专制主义皇权的发展(7)

《白虎通》记谏净的方式有五:讽谏、顺谏、窥谏、指谏、直谏。在其他典籍里,如《公羊注疏》、《孔子家语》、《说苑》《日唐书·百官志》、《册府元龟》等等,都载有五谏而名称或有不同。一般都认为其中的讽谏是最有效而最可取的方式。孔子曰:“谏有五,吾从讽之谏。”风谏是一种能“依违远罪避害者也”。对专制皇帝提出批评反对意见是樱鳞的危险事,所以应当讲究方式。讽谏以委曲规正,使皇帝比较容易接受,自己又可避免危险,自然是两全其美之道。不过,真正难得的还是守正忘身的犯颜直谏,也就是《白虎通》所说的陷谏。这种人满怀忠忱,一身正气,没有半点奴颜和媚骨。这种人不愧是中国人的脊梁骨。不过,真能虚怀兼听的皇帝却太少太少了。所以历史上的直谏往往总是以悲剧告终的。唐太宗在大政决策时,丞弼与谏官“俱进于前,一言之谬,一事之失可救之于将然,不使其命已布于天下,然而从而争之也。君不失其所以为君,臣不失其所以为臣”(《山堂考索续集》卷三六《官制门·唐世谏官救君失于将然》)。而且,“唐室以前,谏议大夫、拾遗、补阙皆中书门下省属官,日与中书令、侍中侍于中书之侧,议论大政。苟事有阙失,皆得随时规正。今(宋代)国家凡有大政,惟两府大臣数人相与议论,深严秘密。外延之臣,无一人知者。及诏敕以下,然后台谏之宫始得与知。或事有未当,须至论列,又云命令已下,难以更改。则是国家凡有失政,皆不可复救”(同上《唐世谏官事有阙失规正宋台谏事未当始论列》)。比较而言,唐的这一套制度确优于宋代。

史官制度在中国也有很古的传统。传说它始创于黄帝,这当然难信。周代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诸侯之国。亦各有史。可知其时已极为发达。史官的地位也十分尊贵。《周礼》记王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故古者无国无史,史亦未尝一日无书。儒家的经典中,《尚书》,记言者也。《春秋》,记事者也;而“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离娄》)。秦有太史令,汉有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公,迁继之,写下了著名的《史记》一书。汉时又有禁中起居,即后代起居注一职之所自。“王莽时,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事侍旁,记其言行,此又起居之职。自魏至晋,起居注则著作掌之。其后起居皆近侍之臣录记也,录其言行与勋伐。历代有其职而无其官。后魏始置其起居令史,每行幸宴会,则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宴宾客训答。后又别置修起居注二人,以他官领之。北齐有起居省。后周有外史,掌书王言及动作之事,以为国志,即起居之职。又有著作二人,掌缀国录。则起居注、著作之任,自此而分也。”(《通典》卷二一《职官三·门下省》)隋以起居注置为职员,列为侍臣,专掌其事,每季为卷,送付史官。(《资治通鉴》卷一八五胡注)唐改起居郎,属门下省。并于中书省置起居舍人,与起居郎分掌左右。同时又置有史馆,属秘书省,旋移史馆于门下省。起居郎、起居舍人掌天子起居法度。天子御正殿,起居郎、舍人皆随宰相入殿,郎居左,舍人居右,预闻奏事,仗在紫宸,则立殿下,直第二螭头,即其坳处,和墨以记事,故号“螭头”,或日“螭坳”。(《石林燕语》卷三)“高宗fI缶朝不决事,有所奏,推辞见而已。许敬宗、李义府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列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敢闻机务矣。长寿中,宰相姚建议:仗下后,宰相一人录军国政要,为《时政记》,月送史馆。然率推美让善,事非其实,未几亦罢。而起居郎因制敕稍稍笔削,以广国史之阙。起居舍人本记言之职,惟编诏书,不及他事。”(《资治通鉴》卷二四六胡注)史馆则以他官兼领,并以宰相兼任修撰。宪宗时,监修国史韦执谊奏请由史官撰修《日历》。《起居注》和《时政记》都是最原始的档案材料。“夫日记起居,则为《起居注》;月记时政,则为《时政记》,排次《起注》、《时政》,则谓之《日历》。总集《日历》则为一朝《实录》。积集累朝《实录》则为一代全史。”(《山堂考索续集》卷三五《官制门·史馆·史馆总论》)唐朝开始,十八个皇帝,皆各有自己的《实录》,这对保存史料有莫大的益处。

官修胜国历史,也是唐初史馆的一大创举。司马迁作《史记》,班固成《汉书》,范晔成《后汉书》,裴松之撰《三国志》,魏收撰《魏书》,皆发自私人,成于一手。唐太宗在位,命房玄龄等修《晋书》,姚思廉撰《梁书》、《陈书》,李百药撰《北齐书》,令狐橥撰《周书》,魏征等撰《隋书》,即所谓“奉敕撰”,实即官修。从唐以后,为前朝修史,以总结经验,就成了历代王朝的成例。

来沿唐制,其初修起居注二员,多以馆阁官兼长,更番侍立于崇政殿,又从行幸,以备记录。然虽“前后殿皆人,并立于垛殿,虽存故事,而奏对语略不相闻,亦不敢自书”(《石林燕语》卷三)。宋初又有内延日历,由枢密院抄付于史馆,两府大臣据《日历》而撰为《时政记》。然“修撰之官,惟据诸司供报,而不敢书所见闻”。故“圣君言动,有所宣谕;臣下奏议,事关得失者,皆不记录,惟书除民辞见之类。至于起居注亦然,与诸司供报文字无异。修撰官只据此铨次,系以日月,谓之《日历》而已。是以朝廷之事,史官虽欲书而不得书也”(《文献通考》卷五一《职官五·中书省·史官》)。

中国古来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史的作用。《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书·说命》曰:“学古人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北魏的高允说:“夫史者,所以记人主善恶,为将来劝戒,故人主有所畏忌,慎其举措。”(《资治通鉴》卷一二五)欧阳修说:“史者,国家之典法也。自君臣善恶功过,与其百事之废置,可以垂劝戒示后世者,皆得直书而不隐。”(《文献通考》卷五一《职官五·中书省·史官》沥代的统治者都把史作为鉴戒。故曰:“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资治通鉴》序)魏孝文帝尝谓史官:“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人君威福在己,无能制之者,若史策复不书其恶,将何所畏忌耶!”(同上卷一四二)唐太宗也曾说:“朕每观前代史,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谏。”史官制度要求秉实录精神,对人君的言行,善善恶恶,直书其事,无所隐讳,把君主交给历史去裁判,以劝善惩恶,也起着一种谏净的作用,是中国专制主义皇权自我制约、自我调整的独特方式。旧制:当代国史,人君是不得亲自索阅的,其意是防止人君的干预,而破坏善恶直书的原则。唐太宗却令取阅。当他看到有关玄武门之变的记述,语多微文时,他且指出:“宜即改浮词,直书其事”,无烦相隐。(《贞观政要》卷七《文史》)唐太宗破坏这个人君不得观看史官关于当事皇帝的记载的旧规,并不能认为是桩好事。但他在看到有为他相隐的地方还着重指出来删去浮词,却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气度。史官传统,与谏官传统一样,也是中国民族优秀高尚品质的反映。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就是齐太史直书崔行优君,虽兄弟相继被杀,却决不肯改变书法;赵盾的家人杀死了晋君,太史董狐不畏赵盾的权势,直书赵盾弑君。先贤的风范始终激励着子孙后进。东晋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桓温以灭门相胁,然孙盛终拒绝改易。唐吴竞撰《则天实录》,其中于张说无所掩讳。说请改数字,竞曰:“若徇公请,则此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于后!”这种忠实于原则、忠实于史实,头可断,血可流,历史史实不容篡改掩饰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的。

4)有中国特色的科举制度的实行

“官才用人,国之本也。”历代的统治者都很注意选拔人才,为我所用。他们把考选贤才当成重要的任务来执行。汉文帝二年,以日蚀,首诏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复诏诸侯。王公、卿、郡首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武帝时,令郡国按人口比例举一至六人,限以四科,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习法令,足以决拟,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村任三辅县令。对于贤良方正,也都是由皇帝亲加策问而第其优劣。这种策问,犹之乎后世之制举。《文献通考》引致堂胡氏云:“汉策问贤良,非试之也。延于大殿,天子称制,访以理道,其事重矣!”(卷二九《选举二》)公孙弘就是以贤良对策出身,受到汉武帝的特别赏识,很快就由布衣超拔为丞相,并封侯。不过,汉之贤良方正是由郡国推荐的,因此从来源上看,它实际仍受到地方长官的把持。郡国所举,大概为贤良方正、孝廉、博士弟子三类。东汉末,“天下兵兴,衣冠士族多离本土,欲征源流,虑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挽或道义亏洒,则降下之,或自五退六泊六退七。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谓兔乖失及法弊”(《通典》卷十四《选举二》注)。这个时期,正是地方上门阀盛行,它们把持地方,中正也成了他们的工具,形成“今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威福,夺天朝权势,爱恶随心,情伪由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同上)。不过,“魏晋以来,虽立九品中正之法,然仕进之门,则与两汉一而已。或公府辟召,或郡国荐举,或由曹掾积累而升,或由世胄承袭而用,大率不外此三四塗辙”(《文献通考》卷二八《选举一》)。隋朝时,九品中正制度废弛,以明经、秀才等科目课试选士的办法沿行不替,至炀帝而首创进士科。唐代的科举制度益趋发展和完善。“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日生徒,由州县者日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新唐书》卷三四《选举志上》)其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其名目则随人主临时所欲而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等。其名最著、最重要的是常科中的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专尚记诵,故渐不为时人所重;进士以诗赋、时务策文章取土,故“唐众科之目,进士为尤贵,而得人亦最为盛。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缙绅虽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日‘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欧阳修亦有“焚香礼进士,彻幕待明经”之语。唐初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以其位轻,开元中才改由礼部传郎。当时参加常科的举子多数是学馆的生徒。不由学馆者谓之乡贡,皆怀碟自列于州县,经过推荐评选集于京师,经过会试,得第者谓之进士。每次进士所取,多不过二十人,明经则不过百人。通过进士与明经及第的人,还必须在几名官员的推荐下,通过吏部的铨试及格,才能人仕任官,称之为释褐试。与常科不同,制科及第的高等者则可以径得美官,其次者则仅获出身而已。唐的制举与汉的贤良对策也有所不同。汉时不用黜落法,故得对策者皆可获选,唐则有落选者。进士的考试主要是辞章诗赋,国家的官吏就是从这条途径上产生,其不切实用,是有识者所通垢的。不过,无论如何,它是一种学习竞争,通过公开的考试来录取人才的办法,比起那种由中正推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等级垄断来,无疑又是巨大的进步。《新唐书》说:“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方其取以辞章,类若浮文而少实;及其临事设施,奋其事业,隐然为国名臣者,不可胜数:遂使时君笃意,以谓莫此之尚。及其后世,俗益婉薄,上下交疑,因以谓按其声痛,可以为有司之责,舍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遂不复能易。”(卷四四《选举志上》)实行科举是一大进步,是当时政治上成熟的一个表现,这是毫无疑问的。

宋代的科举,规模益大,设法益密。“宋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三》)这些科目中,最主要的仍是进士科,考试的项目诗赋杂文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宋太祖开宝六年,首行殿试。真宗时,创糊名考较,以防舞弊。所取名额,太宗时已从过去每岁最多不过三十人而增为一百多人,屡增至太平兴国二年诸科所取五百余人。取录分为三等:第一甲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为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为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为同进士出身。凡是进土出身的人都授予监丞、评事、通判,下至诸县簿尉等官职。而且往往很快便脐身通显。大多数的名臣显宦都是由进士出身,当时人把它称之为“将相科”。科举成了当时士大夫进人仕途的宽广大道,只有大逆人的近亲、不孝、不梯、工商杂类、僧道还俗、废疾、吏胥、犯私罪人等不许应试。一个农家子弟,只要熬得过十载寒窗,一旦登科中举,就可以发迹作官,跻身士绅之列。

把吟风弄月的诗赋作为考选进士的标准,大为历来朝廷有识之士所抨击,故宋仁宗时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中就有“精贡举”之目,主张进士考试,必须“先策论、后诗赋”。王安石变法,对科举考试进行了划时代的改革,“罢明经及诸科,进士罢诗赋,各占治《诗》。《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盂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几十道,次论一首,次策三道。礼部试即增二道。中书撰大义式颁行。试义者,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四》)。其总的要求是变声律为议论,变墨义为大义。从改革的方向而言,实行经义取土,在当时几乎是多数人的通识。司马光也认为:“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可见这一改革,原是大势之所趋。但是因为熙宁变法本身是以失败告终的;而且声律取士行之数百年,旧习难移,所以从元}右到南宋时期,基本上是声律与经义参用而偏重声律,直到元代才算彻底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转化。

以上,我们把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确立、专制主义皇权政权机构的进一步完善、作为专制主义皇权成熟标志的自我调整机制的完备、有中国特色的科举制度的实行等四个方面,作为第二阶段里中国专制主义皇权充分成熟的标志,作了简要的叙述。应该指出: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上升的颠峰。从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讲,无论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都已经达到了这个制度所能达到的极限,即全面成熟、整体完备、成就辉煌的程度。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然而,它们又都是本质上从属于专制主义皇权并且为专制主义皇权服务的。当然,唐、宋时期专制主义皇权成熟的表现,绝不限于我们上述的四个方面。譬如:唐律的编成,府兵制的实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专题来进行研究的。我这本小册子已无法一一涉及。但是,临末还有一个有宋代社会的问题,不能不把问题扯得更远、些来稍加探讨。

同类推荐
  • 唐朝美男子

    唐朝美男子

    回到唐朝,做一个美男子!剑指权力和金钱上,权力至上,富可敌国!本想以部落的势力,扩大唐朝的疆域,奈何只能在长安享福,暗地里积蓄自己的力量。长安趣事:李白是我的结拜大哥,想和我对诗?小妹妹,我想你还不够格。拿宋朝的词去挑战唐朝的诗人,我看你服不服?拿元朝的曲去会会唐朝的名伶,我看你爱不爱?拿现代的画去打败唐朝的画家,我看你懂不懂?好吧,现在开始,跟我一起,去唐朝混混……若云新书,求大家收藏点击……点击进来的朋友们,记得点击一下左边的加入书架哦!谢谢大家了!
  • 荣誉之心

    荣誉之心

    20世纪初,一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欧洲很不太平,在火药桶巴尔干,奥斯曼土耳其又一次遭受巴尔干小国的围攻。而在欧洲第一强德国,一个令人瞩目、天衣无缝的计划——施利芬计划出炉。不过,这个完美的计划却遭到了巴伐利亚军校第一和第二名两位高材生的反对。在参谋总部会议上,舌战一触即发。而故事的主角——伯尔特·冯·W·卡尔斯利少将和兰纳·冯·柯德尔上校也将就此登场。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一部风格独特的中国近代史作品。这本书主要写的是1840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建设情况,并以此为主轴,穿插着写了中、美、俄三国斗法的趋势。本书试图告诉读者,我们国家能从1840年被英国狠揍一顿后,发展到现在逐渐走向昌盛的原因。
  • 穿越武大郎

    穿越武大郎

    编辑一拍桌子,“配角小角色都有人写,实在不行你写个路人都行,你写个武大郎,让读者怎么带入?”“有房子,而且是复式的;有老婆,长的还很漂亮;有兄弟,武功高还是当地治安队队长。至于长相和身高,那个x宝网你听说过吧。”
  • 穿越大唐当纨绔

    穿越大唐当纨绔

    一个平凡的现代青年穿越到了中国古代唐朝,成了中国十大奸臣李林甫的小儿子。到底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过完一生还是是皇图霸业奋斗不惜?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之微风

    TFBoys之微风

    此作品纯属虚构,不喜自喷。一个逗比和一个冷艳的恋情。两个吃货的恋情。两个学霸的恋情。
  • 网游之时代风暴

    网游之时代风暴

    我叫文梓,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挺尸了。不过没关系,因为我重生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调戏王尼玛成为职业玩家赢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我叫文梓,万万没想到……够了!我只是想和一大群妹纸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而已你们这群基佬滚开,滚开啊!我可是直男,直男啊!(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老玩家重生回到过去,改变世界的故事)
  • 极致妖艳女鬼:被附身的少年

    极致妖艳女鬼:被附身的少年

    身为普通高中生的我,因为某种意外吃下黑心减肥药,因此被迫进行换心手术。谁知道在动完手术后,我的生活不但没有比较好,反而还因为阴间官僚系统的糊涂笨法律换来一只女鬼附身!这个女鬼虽然外表漂亮,却是天使脸孔;蛇蝎心肠。在她的威胁下,为了避免成为小鸟超人,本人不但要照三餐加消夜祭拜,还要小心被害死。最过份的是,这只女鬼竟然为了穿名牌,逼我学蜘蛛人半夜陪她去托梦!
  • 朦胧的感情

    朦胧的感情

    上好的紫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远方似有袅袅雾气笼罩着不真切的宫殿,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飞檐上凤凰展翅欲飞,青瓦雕刻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的墙板,一条笔直的路的尽头一个巨大的广场随着玉石台阶缓缓下沉,中央巨大的祭台上一根笔直的柱子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壁画,与那宫殿上的凤凰遥相对应……
  • 平游记

    平游记

    这个世界谁能解开星络图,谁就有无限的财富和权力,为此各路身怀异术的高手齐聚永庆城......
  • 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

    开局就是废柴流,迎面就是执法堂的棍棒,林飞跃嘴里都是苦的,更让他心里苦的是,没法宝,没秘籍,没老爷爷。这日子能不能过了啊!不行,他要逆袭!他要开后宫。哎,那边的小姑娘,要退婚是什么情况?
  • 忘不掉的诱惑

    忘不掉的诱惑

    诱惑是很美的,仿佛是天边的星际般闪耀,一个女人陷入了这种诱惑当中,却不能自拨,她已经被这种诱惑深深的吸引,已经无法自控,从而走进荒诞的谎言!是爱?是欲?还是不愿割舍那份来之不易的荒谬爱情?最终,醒了,又该何去何从?
  • 无限人民币

    无限人民币

    看小小宅男得到一个无限金钱的程序,他会在这个世界干什么呢?
  • 月挽琴兮曲离殇

    月挽琴兮曲离殇

    明洪武年间,因宫廷政斗,党同伐异,致使地方势力膨胀,帮派林立,东鬼域、西九宫、南唐门、北华山最为突出。唐门弟子唐灵年少气盛,玩世不恭,不经意间得罪多方势力,受到追杀,险象环生,面临死亡边缘......兄弟义,父子情,民族大义,爱情惋歌。鬼域阎罗、十殿阴帅、五子推衍、炼血蛊咒、西域密宗、罗刹禁婆、湘西赶尸……非恶搞、非玄幻,看当代武侠,看崇门由凤,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