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举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举起,然后缓慢放下,重复十几次。
(3)踏自行车: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的动作,动作要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时间为20~30秒钟。
(4)仰卧起坐:从仰卧位坐起(姿势不限);坐起后体前倾,两手摸足尖,做8次。
【功效】以上运动可使肠道受到刺激,促进蠕动,有助于解除便秘,体力好的可以参加球类运动。
2.简易气功通便排毒疗法
【方法】每天清晨5~6点左右,平卧床上,全身放松,头平颈下,两目微闭,舌抵上颚,两手平放左右两侧,手心向下,两腿屈起,以舒适为度。开始两颊小断鼓动,如漱口状,待到唾液充满口腔时,分数口徐徐咽下,咽时用意念引到直肠,然后排除杂念,逐渐进入静境,并作深呼吸3次。
【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引起排便反应。
【注意】每天要练习一次,便秘者也可早晚各练习一次;吸气时用意念引气,沿背脊内侧,直下肛门;呼气时收肛提外肾,用意念引气从命门穴(即位于腰部,第十四椎节下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排出。如感到肛门有跳动感时,即初见功效。
3.心理排毒法
(1)放松心情法:当人受到惊吓或紧张时,心跳会加快,但肠道的反应却与之相反——停止蠕动。如果出现便秘的症状,不妨试着放松自己,或听些节奏轻快的音乐,让肠道重新“动”起来。
(2)开怀大笑法:大笑不仅能放松精神,还能使肚皮出现震动,对肠道有一定的按摩作用,能帮助消化,促进排便。
黄褐斑
黄褐斑的症状和成因
黄褐斑,俗称肝斑和蝴蝶斑,是发生于面部、使面部变黑的色素沉着斑。黄褐斑的主要表现为:面部眼眶附近、额部、眉弓、鼻部、两颊、唇及口周等处出现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黄褐色斑,无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
中医认为,皮肤的好坏与脏腑功能是否正常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皮肤则细嫩光泽;五脏六腑之精气匮乏,皮肤则萎靡枯黄。黄褐斑的出现实质上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的具体表现。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治疗黄褐斑,要标本兼治,通过调节气血津液、舒缓肝热郁气,以求阴阳平衡,以达到祛斑排毒的目的。
黄褐斑的日常保健和食疗受黄褐斑困扰的女性平时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抗氧化、防色素沉着、淡化色斑的作用;要定期做脸部水果酸换肤面膜,以及采取内服外用的方法治疗,以淡化色斑;脸上有黄褐斑的女性在出门时要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因为色斑的形成与日晒有密切关系;黄褐斑者在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尽量少吃酱油、牛肉、酱菜、虾、蟹、酒、咖啡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能引发皮肤炎症或加重色素沉着;“美女是睡出来的”,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帮助皮肤进行自我恢复。此外,黄褐斑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与内分泌有着重大的关系,而内分泌是否正常最直接的反应即是皮肤的好坏。
除了做好日常的护理和保健外,黄褐斑者还可以采取下列食疗药膳调理脏腑,帮助淡化色斑。
百合绿豆汤
【配方】绿豆、红小豆、百合各适量。
【制法】上述材料分别洗净,泡透,然后入锅中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熟。
【用法】可根据个人喜好,加盐或白糖调味。每日1~2次。
茯苓丝瓜汤
【配方】丝瓜络、茯苓、僵蚕、白菊花、玫瑰花、红枣各适量。
【制法】加水煎取汁。
【用法】代茶饮服,药渣可再煎取汁温敷于脸部,特别适宜因气滞血淤而引起色斑者食用。
猪腰祛斑补肾粥
【配方】粳米200克,猪肾1对,山药50克,薏米50克,盐适量。
【制法】材料洗净,将猪肾去筋膜、臊线,用清水泡半小时,去除血水,洗干净,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掉臊味。山药与薏米放入砂锅中煎水,去渣留液。将粳米与猪肾放入,再加适量清水,煎烂趁温热服,可加适量盐调味。
【用法】佐餐食用,适合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本色不能上泛,郁于面部,出现暗黑或黄褐斑者。
猪蹄鸽蛋当归汤
【配方】鸽蛋10个,当归10克,猪蹄1只,姜、葱、盐、料酒、酱油、大蒜各适量。
【制法】将猪蹄洗净,放入锅中煮烫,刮去粗皮,砍成小块,放入油锅中,油锅中放入油和调料,姜、葱、盐、料酒、酱油、大蒜,下猪蹄翻炒片刻,放入砂锅中,加入煮熟的鸽蛋和当归(当归纱布包),加入清水适量煎煮烂熟。
【用法】吃肉、蛋,喝汤,佐餐食用。适合由于津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肤,故面生斑者。
黄褐斑的中医疗法
1.按摩
方法一:
【方法】取膝盖两侧血海穴按揉3分钟,以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
【功效】活血化淤,祛斑排毒。
方法二:
【方法】按摩足太阳膀胱经,由足跟外上行,由上而下刺激5遍。在肝俞穴、肾俞穴、脾俞穴、三焦俞穴等穴位稍停片刻按揉之。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滋补肝肾。
方法三:
【方法】拇指指端按放风池穴处,用指端甲缘着力,做按掐活动,一掐一松,连掐21次。
【功效】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疏通面部经络,帮助淡化黄褐斑。
方法四:
【方法】捏按合谷穴21次,再用拇指指腹揉动,连揉1分钟。
【功效】促进气血运行,淡化色斑。
2.刮痧
方法一:
【方法】取肝俞穴、太冲穴、血海穴、足三里穴进行刮痧,肝俞穴采用双角刮法,太冲穴采用单角刮法,血海穴、足三里穴采用面刮法。
【功效】对因肝郁气滞引起的黄褐斑有缓解作用。
方法二:
【方法】取胃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穴、血海穴进行刮痧,胃俞穴、脾俞穴使用双角刮法,血海穴、足三里穴采用面刮法。
【功效】对因脾胃功能异常引起的黄褐斑有效。
方法三:
【方法】取肾俞穴、照海穴、足三里穴、血海穴进行刮痧,肾俞穴采用双角刮法,照海穴采用单角刮法,足三里穴、血海穴采用面刮法。
【功效】对肾虚、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黄褐斑有益处。
3.艾灸
方法一:
【方法】在大椎穴点刺3~5下,放血3~5毫升后,用艾条熏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灸15~20分钟。
【功效】提高红细胞免疫能力,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方法二:
【方法】用艾条艾灸神门穴和涌泉穴,用艾条熏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灸20分钟左右。
【功效】调整睡眠,使皮肤“精神焕发”。
黄褐斑的其他疗法
(1)早晚用茯苓粉洗面,每次1匙,对治疗黄褐斑有显着效果。
(2)可使用专业淡斑面膜或护肤品,也可自制祛斑面膜。
糯米鸡蛋面膜
(1)油性肤质取整个蛋清,中性肤质取蛋清、蛋黄各一半,干性肤质取整个蛋黄,混合性肤质和敏感性肤质视具体情况而定。
(2)将1勺蜂蜜、3~4勺糯米粉和鸡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将面膜均匀地涂于面部,静置2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
丝瓜面粉面膜
(1)将50克丝瓜去皮,放入榨汁机中搅烂,加入等份面粉后搅拌均匀。将面膜均匀地涂在脸上,静置10~1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
(2)口服维生素C,并结合静脉注射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能美白皮肤、淡化色斑。
(3)服用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中草药制剂,外加敷中草药面膜,内外兼顾调理黄褐斑。
痤疮
痤疮的症状和成因
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它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西医认为,痤疮病理病主要是各种毒素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随着血液循环危及全身;而当排出受阻时,又会通过皮肤向外渗溢,使皮肤变得粗糙,出现痤疮。这些毒素的来源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情形:
(1)神经精神因素,如情绪亢奋、精神紧张,易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从而诱发痤疮。
(2)环境因素,如空气、土壤、水、食物、噪音、辐射等污染,经常使皮肤处于一种紧张的防御状态,令皮肤新陈代谢减慢,进而降低皮肤抵抗力,易诱发痤疮。
(3)便秘因素,“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毒气上升,易诱发痤疮。
(4)饮食因素,如偏嗜麻辣、油腻、海鲜、油炸等类食品及烟草,或者缺乏微量元素。
(5)药物、化妆品因素,长期口服避孕药、药物性雄激素或类激素等均可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大量皮脂,诱发痤疮;长期滥用化妆品,除了上述危害外,还会加速毛囊角化和堵塞,从而诱发痤疮。
(6)其他因素,如月经不调、工作劳累等。
痤疮的日常保健和食疗
平日要注意清洁皮肤,早晚用温水和适合油性肤质的洗面奶洁面。若遇面部尘埃、油脂较多,可适当增加洁面次数,以每日2~3次为宜。选择化妆品时,避免使用油性或粉质化妆品,酌情使用水质护肤品,并注意卸妆。饮食上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蔬菜、水果、多饮开水。此外,还可坚持多做一些运动,以加快血液循环,使皮肤毛孔在出汗中通畅,促使体内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除了日常保健外,也可通过食疗进行调理。
栀子薏苡仁粥
【配方】栀子10克,木通10克,银花15克,薏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栀子、木通、银花加水750毫升,煎取汁500毫升,用药汁与薏米同煮成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次,可佐餐食用,尤其适合体内湿热较重者。
芹菜雪梨饮
【配方】芹菜100克,雪梨130克,西红柿150克,柠檬30克。
【制法】将上四味同捣烂,绞取汁饮服。
【用法】每日1剂,尤其适合肺热者饮用。
黑豆仁苏木粥
【配方】黑豆10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苏木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苏木、桃仁,益母草用水煎煮30分钟,取药液500毫升,再将黑豆、粳米加药液和适量水,煮至黑豆粥烂熟,加红糖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1剂,尤其适合体内血瘀者食用。
痤疮的中医疗法
1.刮痧
2.拔罐
【方法】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大椎穴,然后由上而下推至至阳穴,来回走罐5~6次,直至皮肤潮红。同样的方法,将罐拔于天柱穴,在天柱穴至膈俞穴之间来回走罐,直至皮肤潮红。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功效】祛湿除热、调节脏腑。
【方法】以角刮法自上而下对大椎穴、肺俞穴、肾俞穴进行刮拭,直至局部出现痧痕为止。刮拭曲池穴、尺泽穴、合谷穴、少商穴,其中曲池穴和尺泽穴采用面刮法,合谷穴和少商穴采用单角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和丰隆穴采用单角刮法,三阴交穴则采用面刮法,直到被刮拭部位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为止。
【功效】祛湿除热、调节脏腑。
3.艾灸
【方法】从肺俞穴、肾俞穴、曲池穴、合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中取3~5穴,先各按揉3~5分钟,再在穴位上放入厚薄适中的姜片,上面点燃艾炷,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一次,7次为一疗程。
【功效】祛风,燥湿。
【方法】对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施以滚法,每穴3~5分钟。对百会穴、攒竹穴、风池穴施以持续按压法,每穴2~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厉兑穴、内庭穴各1~2分钟。
4.按摩
痤疮的其他疗法
(1)局部用药,要遵医嘱。常用的药物有硫磺酸霜、硫横洗剂、5%~10%过氧化苯甲酰乳剂等。
(2)化脓较重且顽固者应用抗生素长期低剂量疗法。
(3)有炎症者,可使用一些具消炎作用的护理产品(如茶树油、樟椔等植物成份)。
(4)在痘痕上涂些含维他命C或果酸(AHA)的乳霜,可淡化色素沉淀。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的症状和成因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造成皮瘙痒的原因较多。
与毒素有关的原因是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造成的。胆酸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
而血中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
皮肤瘙痒还可能出现于严重疾病患者身上,如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的外因主要包括外界的刺激、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障碍等使皮肤的这种功能减弱就会引发搔痒。这些毒素需要及时排出,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则可引起更为严重的皮肤病或其他疾病。
皮肤瘙痒的日常保健和食疗皮肤瘙痒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季节更替之时,要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冷热刺激,衣服特别是内衣以棉织品为宜,应宽松舒适,避免摩擦;全身性瘙痒患者应注意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用碱性肥皂,同时控制好洗澡水温度;精神放松,避免恼怒忧虑,树立信心。积极寻找病因,去除诱发因素;戒烟酒、浓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在饮食中适度补充脂肪。在日常保健的同时,可使用下面的食疗法进行调理,以缓解瘙痒不适。
薄荷绿豆藕
【配方】莲藕300克,绿豆20克,鲜薄荷叶2克,糖、盐、醋各适量。
【制法】将鲜藕洗净去皮,绿豆煮烂后装入藕孔内。莲藕上锅蒸熟,切片装盘,鲜薄荷叶切碎后撒在藕上,调入适量糖、盐、醋拌匀。
【用法】佐餐食用,尤其适合血虚生风者。
羊肉山药粥
【配方】羊肉50克,冬瓜150克,山药100克,粳米50克,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材料洗净,冬瓜去皮切块,羊肉切碎,山药切丁,粳米加水煮粥至八成熟。将羊肉、冬瓜、山药放入粥内同煮,至冬瓜、山药煮烂后,调入盐、味精。
【用法】早晚各1碗,连服7日,尤其适合体内湿热者。
皮肤瘙痒的中医疗法
1.艾灸
【方法】从大椎穴、阴陵泉穴、肺俞穴、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中,每次取3~5穴,用梅花针轻叩数遍,每穴再用艾条熏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灸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5次为一疗程。
【功效】祛湿止痒、活血通经。
【方法】用角刮法,刮拭大椎穴,直至出现出血点为止。对上肢的曲池穴、列缺穴、合谷穴三穴进行刮拭,其中曲池穴用面刮法,列缺穴与合谷穴采用角刮法,至出现痧痕为止。对下肢的三阴交穴、蠡沟穴、太冲穴进行刮拭,其中蠡沟穴和三阴交穴采用面刮法,太冲穴则采用角刮法,直至出现痧痕为止。
【功效】祛除燥邪,缓解瘙痒。
2.刮痧
药物的选择:外用药可根据病情选用含止痒剂的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霜剂,以及含止痒剂的霜剂等;瘙痒剧烈或外用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可内服抗组胺类药物、镇静安眠药,还可应用维生素C、钙剂静脉注射。应注意,外用药要根据瘙痒部位来选择。
痔疮
痔疮的症状和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