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官军商议破敌之策,城内黄巾将领赵弘与韩忠商议一起突围东北两面本来成功率各半。二人就私下商议,让张曼成去北面冲杀,吸引官军围剿,他们趁官军注意力全部转向北面之时,在做突围成功率更大。于是就这样张曼成被自己的心腹算计了。自己带人在北面浴血奋战,东面却是毫无动静。
孙坚奉命把守东面,但是一看北面战事紧急,其他三面毫无动静,马上下令去北面支援,围堵黄巾。这边兵力刚调动,赵弘韩忠,带着黄巾就向东营发起了进攻。孙坚前脚刚走,身后大营就被黄巾冲破,叹口气说道:“中计了!全军回营。”士兵们连忙转身回营。赵弘与韩忠一路顺畅眼看就要杀透大营,孙坚一马当先拦住去路,只见孙坚身穿链锁甲,手持古锭刀,身下黄膘马也是英武异常。
赵弘与韩忠对视一眼,一同向孙坚杀去。三人马匹交错,战在一起,赵弘与韩忠一人是刀一人拿枪,孙坚的古锭刀却是短兵器,赵弘与韩忠不与孙坚近身凭着兵器长度使得孙坚一时近不得身,三人是边站边退。到了营外二人一同虚晃一招,夺路而逃,孙坚在后打的窝火,一身本事愣是发挥不出,反而让二人逃掉。
孙坚也不做追赶,回身指挥士兵围剿黄巾,但是赵弘韩忠带了3万多人冲击,比之孙坚多了数倍,一战下来杀敌6000,逃掉2万多人。孙坚满脸懊悔,自己一个决策失误造成围堵黄巾失败。点起兵马又一次向北面冲去。
北面张曼成是一路奋勇厮杀,但是扬州军主力聚集在此,人数并不比黄巾少多少,而且装备精良。在黄巾突入大营不足200米就把黄巾围困,使得黄巾死伤无数,就是冲不破前方的拦阻。张曼成看在这样下去就要被吃掉,跟身边亲兵交代一下,自己带人就向城内跑去,想要继续占城拒敌。张曼成刚跑到北门还没有进入,门内冲出一队官军,正是秦颉带队前来围剿的官军。
张曼成见宛城要失大喊道:“诸位兄弟,为了大良贤师冲啊!”说完带头与秦颉交手。秦颉本来人马就不多看到一群黄巾围来,心中也是抱有死志大喊道:“大汉威武,冲啊!”一马当先与黄巾接火。张曼成看前方身穿烂银甲的应该就是主将,于是向着秦颉杀去。张曼成令人复回宛城,抵挡扬州军的黄巾,在无指挥的情况下,很快溃散。毅荣带着一队虎威军团的将士已经杀奔北门,追着回城的黄巾一路掩杀过来。
秦颉正在杀敌,后方亲兵喊道:“将军小心!”秦颉未曾转身就回身一刀,“噹”与张曼成的大刀相撞,溅出火花。秦颉回身一看是张曼成喊道:“贼首还不束手就擒,在不投降定斩你狗头。”
张曼成偷袭不成,又被秦颉辱骂心中恼怒,手上力道不由得加重几分。秦颉与张曼成硬拼几刀,虎口隐隐作痛,毅荣率兵围住仅存的黄巾亲兵。站在外围为秦颉压阵,秦颉手上力道也是加重几分,使出全力劈出一刀,张曼成横刀接住,但是秦颉又是加力几分,张曼成渐渐力竭刚要收到避过这招,那知秦颉忽然收力,猝不及防身子没有着力点向前倒去。
秦颉捉住机会,又是当头一刀,张曼成虽然感到了后脑的刀风,但是已经来不及架刀迎上,一颗人头滚落马下。余下黄巾见主将已死,纷纷大喊:“苍天已死黄巾当立,杀啊!”向着周边的官军砍去。跟随秦颉的官军突遭打击,死伤惨重,不是毅荣反应的及时,恐怕秦颉也要被这些黄巾拖下马去。
经此一役,宛城周边黄巾基本肃清。朱隽也是上表奏功,表扬扬州军的功绩。官军大帐,朱隽与诸位将领商议,走脱的赵弘与韩忠是否要追击。孙坚第一个跳出来说道:“将军,末将无能放走了赵弘韩忠,请将军惩罚!”
朱隽一看这孙坚又钻牛角尖于是说道:“孙司马,不要放在心上,破了宛城就是大功一件,晾那赵弘与韩忠没有城池之利是翻不起大风浪的。今日诸将讨论下我军下一步的去向,是继续追击还是与皇埔将军会合先破张宝。”
大熊看向领导,领导趴在大熊耳边说道:“朱隽兵力不足,想拉着我们同进退,我看我们不要与朱隽有过多交集,赶紧去颍川为好!但是又不能得罪朱隽,过会你就请命去颍川,让他们去追击赵弘等人吧!”
大熊点了点头站起说道:“朱将军,我觉得两处都要出兵,皇甫将军与张宝对峙数月,皆因兵力不足无法存进,我请命率领扬州军去支援皇甫将军,至于赵弘等逃脱的黄巾还请将军带领本部人马速速追击,不然等黄巾缓了口气,再要剿灭不知又要费多大力气了!”
朱隽听后连连点头,这是秦颉说道:“冼将军,连番大战我军损失惨重,兵力不足啊!如何追击残军啊?”
大熊刚要讲话,领导抢先回到:“秦太守,太过于夸大黄巾实力了,先不说这股黄巾是败军毫无士气,现在宛城已被我军拿下,只要征集青壮就可补充军力。赵弘等人无非是北上或者西去青州,虽然他由东门突破但是我晾他不敢东去。”
朱隽听后很是赞同于是准许老大领兵北上先一步支援皇埔将军,自己在宛城补充兵员,去追击赵弘。
话说当晚赵弘与韩忠逃脱,东行不过20里,韩忠就说道:“赵将军,东去不得啊?前面就是潼关,我们无路可走,只有西去青州,或者北上寻得人公将军才是啊!”
赵弘接道:“我知晓不成,我这是疑兵之计,让官军以为我等东去,等他派人来追时,我等退回宛城,如有机会就拿下宛城继续抵抗官军,拿不下宛城,我们也能西去或者北上,为今之计就是在附近村庄招收部众才行。”
韩忠也是赞同于是二人在宛城近郊扫荡村落,扩充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