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及局部体脂含量测定和评估方法很多,较精确的方法有双光子吸收、核磁共振或计算机断层影像诊断。适于流行病学调查或大样本研究的估测方法较多用的是由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臀围所得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围及腰臀围比值。近年还有用生物电阻测定(bioelectricimpedanceanalysis,BIA),来估算身体脂肪组织含量百分比。
简单测量及计算方法如下:
(1)BMI:直立、免冠、脱鞋在仅穿内衣情况下测体重及身高。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
(2)腰、臀围及其比值腰围(W)测定时需两足分开(距离25~30厘米)并直立。测量部位在骨性胸廓最下缘与髂嵴最上缘的中点水平面。臀围(H)测定时则并足直立,测量部位在臀部最宽处。使用软皮尺,让皮尺贴着皮肤表面但不压迫软组织进行测量。腰臀比(WHR)=W(厘米)/H(厘米)。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肥胖病的诊断标准
人类不同种群体脂含量差异很大,各种群的体脂含量对健康及寿命的影响亦有差别。因此,不同种群的超重/肥胖诊断标准亦有不同。
1以估测全身肥胖(总体脂增多)表1所列为WHO(1998)及WHO-WPR(2000)用BMI估测成人超重/肥胖分割点的建议。必须说明,此只是一个粗略的分割点,即使亚洲人不同种群间甚至中国人不同种群中BMI和健康及寿命的关系亦不会完全一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目前暂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BMI为24及28作为超重及肥胖的诊断分割点,如表2所示。随着更多精细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积累以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化,此分割点仍将变动。至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诊断一般按背景人群的BMI年龄分布曲线上,年龄的BMI的85百分位点或以上及95百分位点或以上定为超重或肥胖。
2以腰围或腰臀比()估测腹部或向心性肥胖(腰部体脂增多)目前多用腰围来诊断腹部肥胖,但是采用的分割点在种群间差异很大,而WHR分割群间差异相对较小。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目前暂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男性85厘米及女性80厘米为向心性肥胖的诊断分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