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400000014

第14章 书法(2)

自从隋代僧人智果的《心成颂》以下,关干论书和书品的撰宋·黄庭坚·《杜甫寄贺兰铦诗》宋·苏轼·《赤壁赋》述,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张旭的十二笔意,以及翰林供奉张怀王藿的用笔十法和《书断》,李嗣真的后书品,孙过庭的书谱等。而书人的传记在此时亦渐备了。其余的遗文,大都收入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里。

南唐的李后主,学问渊博,词章华丽,书法绘事,亦极精能。字工金错刀法;所刻《升元帖》四卷,称为法帖的鼻祖。

宋代,并设翰林图书院,对于艺人,甚是优待,艺术的发达,很是显著,书法当然不能例外。

宋代的书家,以端明殿学士蔡襄、吏部员外郎黄庭坚、苏东坡。米元章四家为最著名。蔡襄,字君谟,以楷书见称,源出颜鲁公。他对于真、行、草,都很精妙。草书是变张芝、张旭之意,而以散笔作书,风云龙蛇,随手奔腾,世人称之为飞草。

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故称黄山谷。仕于哲宗和徽宗二朝,曾任神宗时实录检诗官,称为太史。他的书法,是以王右军、张长史为法,而别辟蹊径,自成一家的。楷书是他的特长,行草亦精。

宋·米芾·《蜀事贴》山人,是苏洵的长子。神宗时和王安石议论不合,贬于黄州,筑室东坡。到了哲宗时召还,累官翰林学士、兵部尚书。他除精书法外,于画和文章,都是雄视百世飘逸不群的。

米芾,字元章,是宋代襄阳人,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累官礼部员外郎,为书画两学博士;尝旅居苏州。书画均得王献之的笔意。

上述四家之书,都是纵横挥洒,变化淋漓,与前代的欧、虞、褚、柳等人,全异其趣,自成一代的风气。笔迹遗留甚多,印为法帖者亦夥。

法帖在宋代大盛。自南唐《升元帖》出后,太宗淳化中命翰林侍书王著把自古至唐的名笔集成十卷,于秘阁中石刻而成,名日《淳化阁帖》。元祐五年(1090年),更刻续帖,名日《太清楼后帖》。大观三年(1109年),命龙大渊集刻内府所藏的真迹,名日《大宋·赵佶·《夏日诗贴》观帖》。南宋时,绍兴年间所重刻的《淳化阁帖》,名日《绍兴国子帖》。淳熙十三年(1186年)覆刻的《修内司帖》,及同年南渡后所得内府的真迹而摹刻的,合成一书名《淳熙秘阁续帖》,凡十卷。又有尚书郎潘师旦于绛州摹《淳化帖》并参人别帖,刻为《绛帖》二十卷。刘丞相于潭州亦摹刻《淳化帖》而成《潭帖》,共十卷。其余还有《临江帖》、《庐陵帖》、《黔江帖》各十卷;《乌镇帖》二卷;《福清帖》四卷;《沣阳帖》十卷;《蔡州帖》、《武陵帖》各二十卷;《彭州帖》、《汝州帖》各十卷等,为比较的著名,此外尚有许多。王右军的《兰亭帖》,以宋宣和年间所刻的定武本为主要本,翻刻夥出。

作者押印于书画的款识上,是始于宋代的。以苏东坡、米元章、徽宗、赵子固等为元祖,这一点是值得顺便说及的。

元·赵孟頫·《致景亮书册》元代以蒙古之族,人主我国,诏令文告,多用白话,曾制定蒙古新字;然当时工书者,仍守唐宋的支流。没有去理会它。明·祝允明行草书贴明·董其昌·《书唐人诗》元代的名书家,足以记者只有赵孟頫一人。他兼工绘画,他的生平已在前章讲过。他的书法是法钟繇和王羲之的,对于褚遂良和米元章,也很信仰,晚年学李北海,兼长篆、隶、行、草,尤以小楷为最胜,实是元代一朝的宗匠。其书法的真迹,传于现今者不多。印成法帖之存于今日者,以刻于皇庆元年(1312年)的太仓州学《李愿归盘谷序》四石为冠,是明代的刻本。

元代的论书的撰述,著名者有苏霖的《书法钩玄》、刘惟志的《字学新书》、陈绎曾的《翰林院要诀》等。

宋元二代以来,尤其是明代到清代的初叶,学者只知有帖学,很少注意到碑学。那时法帖的摹刻,较前代为盛。前面说过的《淳化帖》、《大观帖》、《绛帖》、《潭帖》等,官私摹刻,不知有几十几百种,一翻再翻,翻得愈差愈远;学书的,除了这些法帖之外,没有其他的范本了。

有明一代的书法差不多完全是在帖学上用工夫的,其代表作家当推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倪元璐、邢侗、张瑞图、孙克弘、米万钟、黄道周、王铎等。其中可以特别提出来说说的,有董其昌、黄道周、王铎三人。

董其昌的字是远法李邕,近学米芾,是在二王的范围内活动的。他得到清代康熙的钟爱,一时臣下,如蓬从风,大家都学董字。自来评董字的,大抵言过其实。梁说:“晚年临唐碑大佳,然大碑版笔力怯弱。”此话比较公允。

黄道周,字幼平,一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官礼部尚书。武英殿学士,溢忠烈。他是明季与王择地位相仿的书家。他是要在二王范围以外另辟新路的,大约他是看厌了千余年来清·刘墉临米芾诗贴层层相因的字体了吧。他远师钟繇,再参入索靖的草法。他的书法,波磔多,停蓄少;方笔多,圆笔少。所以他的真书,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他的草书,如急湍下流,被咽危石。这种地方是前此书家所没有的奇景。

王铎,字觉斯,河南孟津人,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降清,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安。他一生陶醉于二王的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够得到二王的正传,并能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明季,他可说是中兴之王了。他的作品流传者甚多,在他的《拟山圆帖》中,可以概见他的优越的本领。

有清一代,书法的派别较任何前代为复杂,并且也发达。其中原因,说来有两个:

一、时代愈后,所接受的古人作品愈多,因此学者所取法的门类也广阔了;

二、古人本无所谓“碑学”,到了清代中叶的嘉庆、道光以后,汉魏碑志,出土渐多,一时风尚,研究说文,旁及金石文字,小学家既得碑志做考证经史的资料,书学界乃得开个光明灿烂的新纪元。这时候摹刻碑揭拓本之风大盛,因此有碑帖二派的区别。有人说:“碑学乘帖学之微,入缵大统。”这话未免有些过分,但事实上乃是承认清代下半叶碑学比帖学为盛,写碑的人比学帖的人为多。这件事是宋、元、明人所梦想不到的。

现在先从帖学说起。在二王范围内活动的以姜宸英、张照、刘墉、姚鼐、翁方纲、梅调鼎等最为杰出。

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圆,浙江慈溪人,官顺天考官。他的小真书和行书为最好。他是一代名士,是江南三布衣之一。张照,字得天,号泾南,是江苏华亭人。他的小字是学董其昌的,他的大字是学颜真卿的告身,他的《玉虹鉴真》,乃是近代数一数二的一部法贴。寻常的书翰,含着苏轼的厚味。

刘墉,字石庵,山东浩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他的大字是学颜真卿的。寻常的书翰,含着苏轼的原味。

姚鼐,字姬传,号惜抱,安徽桐城人,官中郎。他是著名的古文家。他的行书、草书最好。他学书的程序,是借径于元朝的倪瓒而上规晋、唐,—方面极力回避当时所最风行的赵、董—派的柔润的习气。所以他的作品,姿媚之中,带有坚苍的骨气,萧疏澹宕,有着不可捉摸的}:申力的。

清人之学倪云林(参看绘画章)的,除姚鼐之外,尚有恽格。他本是画家,是用花卉的笔意来写字的。

翁方纲,字正三,号罩谷,又号苏斋,河北大兴人,官至内阁学士。他的字是学欧阳询和虞世南的。

梅调鼎,字友竹,号赧翁,浙江慈谷人,名气不大,只有上海和宁波人知道他。他是山林隐士,脾气古怪,不肯随便替人写字,尤其是达官贵人,是他所最厌恶的。他的书法的高逸,为有清一代之冠。他是以二王为主,旁的无所不看,无所不写。

在二王以外另辟新路的有沈曾植一人,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浙江嘉兴人。他学黄道周和倪元璐,同时他在钟繇和索靖二人身上也用功夫。他专用方笔,翻覆盘旋,如游龙舞风,奇趣横生。

说到碑学方面,是以魏碑为主。当时书家在这方面用功夫的,可分方笔和圆笔两派。写方笔的,首推邓石如和包世臣二人。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后名石如,字顽伯,号完白,安徽怀宁人。他生平用力于篆、隶最深,他用作隶的方法作真书;真书的造就,比隶书稍逊一步。他的真书,完全是源出于六朝碑的,因为他对于汉碑是很有根抵的。

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泾县人。他的《艺舟双楫》中有述书三篇,他自己的学程在上篇中说得很详细。他的字取法于邓石如的多,但他能用邓的方法,云写北碑,很见功夫。他的用笔,专取侧势。

其余用方笔的还有赵之谦(字叔,一字益甫,号悲盦)、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又号清道人)、梁启超(字任公)等。

用圆笔写碑字的有:张裕剑(字廉卿,号濂亭)、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一字更生)。

清代精于篆书的人有钱坫(字献之,号十兰);邓石如(见前),吴大澄(字清卿,号恪斋,又号恒轩);杨沂孙(字子与,一字咏春,号濠叟);及吴俊卿(字昌硕,号缶庐)等。

以隶书见称的,在清代有:郑簠(字汝器,号谷口),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垸),桂馥(字冬卉,号未谷),金农(字寿门,号冬心),伊秉绶(字墨卿,号默庵),及何绍基(字子贞)等。

清代对于颜字有心得的人,除上述的刘塘、伊秉绶、何绍基等都有杰出的成绩外,其余尚有钱沣(字东注,号南圆)、张廷济(字叔未),及翁同和(字叔平,号松禅,又号缾庐)等。

晚近好古之士,常喜推究文字的源流,以发掘所得古代蠡壳龟版上的文字以及敦煌石室所发现的汉唐的写本,以求篆、籀、隶、楷的变化,这又是一条新辟的途径、继此以往的变迁,又将如何,现在当然是不能逆料得到的。

问题

一、中国的书法,造端于何时?什么叫六书?什么叫人体?

二、大篆是谁创制的?小篆是谁创制的?盛行于何时?

三、隶书是谁创制的?盛行于何时?何为八分书,和隶有什么分别?

四、自汉直到六朝,我国书法,更有何种变化?试略说其概。

五、晋代有何著名的书家?唐宋时代有何著名的书家?

六、关于研究书法的著述,有何著名之作?是谁著述的?

七、碑与帖有何分别?著名的碑和著名的帖,能举其例否?碑盛行于何时?帖盛行于何时?

八、印章始于何时和书法有什么关系?

九、我们当怎样研究文字的源流?

同类推荐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莽荒

    网游之莽荒

    新书上传生活的平淡掩盖不住他内心深处对于嗜血的渴望,杀戮诠释了他唯我独尊的霸气。集合一群残暴的兄弟,创建《天子》游戏中代表死亡的魔神殿,血堂,魂殿,杀戮天下。我不犯你也是最大的幸运,有何人敢犯我之威,哪来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包场,抢杀,灭族是他们最热衷的事。兄弟犯事何必问缘由,杀完在说。女人,即使你不喜欢我,但你还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只要我喜欢你就够了。邪气禀然,冷笑对天下。
  • 抹不掉的泪痕

    抹不掉的泪痕

    当落幕不再是余哀,当泪水沾上微尘,唯有你给我的错觉可以化为永恒。我愿用失落作画笔,用绝望作墨迹,只为你能在这轻如风的纸上,依旧有模有样,棱角分明。
  • 第一废材妃:邪王轻轻吻

    第一废材妃:邪王轻轻吻

    毒医双绝,前世她是世界顶级杀手集团W的唯一的继承人,具有超强的医药天赋,不料,在一次任务中遇难,在存亡的危机时刻,她竟与千年古物滴血认主!与相隔万里的异性时空的亡灵灵魂互换……当她双眸睁开时,发现自己竟成了整个帝都最无用的苏家大小姐,亲爹渣,后母佛口蛇心,姐妹更是一个赛一个白莲花,既然你们找死,那就别怪我不手下留情了什么?废材草包?花痴丑女?今天本小姐就要亮瞎你们的眼,炼丹?统统不在话下,灵兽?她当宠物玩,笑问天下谁有她狂,“本尊”某男答道,“好,今天爷就收了你”某女邪魅一笑“本王已躺好,爱妃快来”甜甜甜「男强女强1V1」
  • 未来篮球世界

    未来篮球世界

    所谓“梦想”,就是只能在做梦的时候想一想。当穷的只剩下“梦想”的宅男,得到一次穿越到未来游戏世界的机会,他的人生还会一穷二白吗?
  • 腹黑神王太妻奴

    腹黑神王太妻奴

    神堂大殿上,圣择天瞥了一眼跪在大殿上正不停颤抖着身体的神界重臣,眼光如剑。“本皇说了,要么把后主带回来,要么你去阎王那报道!”闻言那人身体再忍不住一抖,在圣择天正打算用眼神把他杀死前连忙道:“皇主,臣下去接后主时正好遇到白皇,秦皇,冷皇……”后面的话他不敢再说,因为神皇眼光太可怕了。“你不早说!”下一秒大殿上早已没有了人影。
  • 九仙飘渺楼

    九仙飘渺楼

    花开花谢,日月更替,世界在发展,有的世界在科技领域突飞猛进,有的在奇门遁甲方面下苦功,有的则在尝试飞升成仙……
  • 落千扬月

    落千扬月

    他是魔教教主,美得雌雄难辨,所以男扮女装做卧底什么的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连人皮面具都不用。他是武林盟主,他就要成婚了,他对她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对谁也都没有,所以,就听爹爹的吧。可是为什么,后来都变了呢???
  • 男神请留步

    男神请留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中的他,很幸运吕薇能在刚好的时光里碰到刚好的他。
  •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系列图书”之一,《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图文并茂,结合狙击手的经典事件、装备以及狙击手训练要领等,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上最顶尖的狙击手,还有狙击手手中的致命武器,《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将为您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军事世界。
  • 缘石记

    缘石记

    古之文学,石头传记颇多,有西游记,有红楼梦,然西游记中的石头乃是天地精华,红楼梦中的石头乃是通灵宝玉。无独有偶,本文戏说的石头,虽同样出自女娲之手,却独独是最不济、最无用的丑石,命运与以上二石可谓是天壤之别。那丑石自叹:自古英雄多传记,唯对小卒省墨滴!某见其可怜,便代为传记,也算是宽了这堕仙丑石之心。